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的国民收入范畴统计迄今为止还是存在很多争论,一直以来都存在两种观点,而且这两种观点的出处都是马克思。可以马克思对于这两种观点并不可能同时赞成。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中会将国民收入统计范畴进行划分,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这个划分方式都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对于国民收入统计范畴的划分一定要具有科学性,本文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针对国民收入统计范畴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近年来,理论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范畴的定义有所争议,出现了特殊范畴论、一般范畴论、统一范畴论三种观点。然而,进行剩余价值范畴的讨论,首先需要理解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精确具体定义和具体所指的。这对于理解剩余价值的范畴、用剩余价值理论来指导我国现代化进程以及理解剩余价值和剩余劳动的关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分别在1994年和2007年提出提高"两个比重"。前"两个比重"讲的是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及其内部结构问题,后"两个比重"则强调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及其内部结构问题。本文认为,无论是已经实现的目标还是在实现下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深层次矛盾的存在,继续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实现"两个比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成本的范畴应是C,不应是C V,并不是为了概念的推导,而是既为了反映成本的本质,也为了有准则地划分成本的内容。由于理论的准则不确切,当前成本范围划分中存在不合理和紊乱状况。 1.应在剩余产品M中提取的则划入了成本。银行的利息、企业的保险费等都列入了成本。利息是国民收入再次分配。保险费是社会的后备基金。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民收入统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何改革和国民收入如何统计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一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这就需要更加重视对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回看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现无论在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呈现出类似趋势,即住户部门的份额明显下降,企业和政府部门份额明显提高,因此,国民收入分配中各主体收入所占的比例理论上应该存在一个最优值,本文的...  相似文献   

7.
成本理论是价格理论和国民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对成本的基本理论研究曾经是政治经济学中比较沉寂的领域。近年来,这种沉寂的局面已经打破。起率先作用的是主张社会主义成本就是C的观点,而后,又有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成本论就是价值论的见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耗费的性质问题,更深刻地说,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的理解。本文不同意上述两种新的成本观点。认为:成本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生产阶段的产物。只要成本范畴存在,它始终包括商品价值中C和V两  相似文献   

8.
成本的范畴,现在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财政部关于成本开支范围的十条规定,一个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价值构成中的C V。我认为财政部的成本开支范围是个具体规定,在制订中也应有个理论概念,具体规定只能是理论概念的具体化,没有理论概念,制订具体规定也就没有准则。所以,我认为,划分成本的范畴应是以马克思的商品价值构成的科学原理W=C V M。只有以这个原理来分析,成本的范畴才能清晰,易于把握,在拟订具体规定时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在讨论确定社会主义利息率的依据时,大抵都说: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银行贷款利率必须小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波动”。如果这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说,也未始不可,但实际上我们是把这一观点作为确定社会主义利息率的全部理论依据,好象是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存在这一现成的答案,因而没有必要去具体地研究现实经济活动中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了。这却是值得商榷的。诚然,马克思在分析生息资本与平均利润的关系时有这样的表述:“利息本身就成为利  相似文献   

10.
陈琛 《金卡工程》2009,13(3):56-56
一直以来,法学界对于对法律作公私法划分有没有必要,是否需要建立统一的公法以及如何确定公私法划分的标准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观点:"公法与私法,私人自治与公共权力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即使是最典型的私权--私有财产权和契约自由都不是纯粹'私'的,须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故所谓公私法划分只是一种幻想",本文将结合公私法划分的历史背景,长久以来对划分公私法的不同观点对上述观点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作为认知语言学发展至今影响最深远的两大范畴理论,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的优劣及其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本文从两种理论的特征出发,结合学界已有观点浅析二者的对立和互补关系,论证二者虽然存在很大分歧但并非完全对立,经典是原型的基础,原型是经典的延伸。原型范畴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实用性,但是经典范畴理论也仍具备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莫里斯.A.科普兰于1947年创立的资金流量核算是资金流量理论的起点。科普兰在资金流量核算上的巨大成就在于他说明了,一个繁复的资金流量核算体系有可能编制出来,并且他也探讨了有关理论概念和统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试图分析资金流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对金融体系的作用。但科普兰的那套资金流量核算并不与国民收入生产核算有着直接的联系。尽管他对这二种核算的关系作了很多论述,他不想把资金流量核算看作国民收入生产核算的一个补充。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统计实践逐步消除了两种核算之间的隔阂。196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要求资金流量  相似文献   

13.
作为《资本论》这一无产阶级"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同他的商品价值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价值理论是货币理论的基础,货币理论是商品价值理论的直接发展。《资本论》中的货币理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完成阶段。在西方,尽管资产阶级的货币理论多种多样,但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还是货币数量论。无论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还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均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比较分析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与西方货币理论,比较两种理论在货币流通规律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提出对基础货币划分层次,这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是第一次。本文作为对此问题的一种尝试性探讨,希望得到学界前辈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中,一是折旧率的设计问题,二是折旧基金的使用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前提是弄清楚折旧基金的性质是什么。在经济理论界,大多数同志都认为其性质是双重的:即既有补偿性质又有积累性质。许多人往往特别强调积累的一面。通过学习,我认为这不符合马克思的折旧基金思想。折旧问题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有一定的地位。他有过很多的论述。我们不应当只从他在某一个时期的论述来作结论,而应当掌握马克思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整个思想。本文,试图本着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估现行时点上资产的价值,国际上存在FASB和IASB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在新会计准则中,我国选择了IASB观点。这是否适合我国,以及在实践运用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及怎么解决,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首先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晓亮 《金融博览》2005,(3):31-31
公有与私有是相对应的,不是公有就是私有。而且不论公有和私有,都是一个系列,都可以有多种具体的制度和实现形式。这是马克思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何敬 《会计师》2013,(3X):3-4
IAS17和目前的租赁准则征求意见稿对租赁类型进行了规定。这两个准则对租赁类型的划分都存在问题。本文将租赁类型划分为融资性租赁和非融资性租赁,并进一步探讨了四种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综合财政的本质与性质关于综合财政的概念,由于人们对综合财政本质认识存在差异而导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代表性的观点可归纳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综合财政就是财政,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简称“国家分配论”);一种观点认为综合财政就是社会资金的综合分配计划(简称“综合分配计划论”)。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0.
何敬 《会计师》2013,(6):3-4
IAS17和目前的租赁准则征求意见稿对租赁类型进行了规定。这两个准则对租赁类型的划分都存在问题。本文将租赁类型划分为融资性租赁和非融资性租赁,并进一步探讨了四种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