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0年长三角地区各类经济指标数据,对十项指标进行测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法按相似性分为三类。结果表明:上海和苏州的经济实力最强,三类城市间的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各类城市内部的经济实力也有较大差异。实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定量评价上海经济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能力,利用长三角地区有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相关性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模型和城市对外交流模型,进而得出城市对外影响能力模型,通过SPSS软件计算出上海市对于一定范围内城市经济区的影响能力。分析表明,上海市对长三角地区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增强,辐射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依然存在问题,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业务领域,建设联动型经济。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实力突出、良好地区只有南宁、柳州、桂林和钦州4个城市,而实力一般和较弱地区有10个城市,这说明,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实力突出和良好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和带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步伐、扩大对外开放规模、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是提高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立 《时代金融》2012,(30):330-331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不同省市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大致相同。聚类分析将我国31个省市的竞争力分析三类,第一类为竞争实力比较强的省市、第二类为竞争力一般的省市,第三类为竞争力较差的省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为考察内蒙古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及其动态变化,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年和2005年综合经济发展实力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内蒙古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中心综合评价分析及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金融中心可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区域金融中心综合实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区位优势等,采用层次分析模型,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各层综合函数,计算出全国36城市金融中心综合实力排序,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模型,对全国36个城市金融中心等级进行分类.我国的金融中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正在快速成长,金融中心的发展应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相呼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排序,并进一步总结黑龙江主要城市的发展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排序,并进一步总结黑龙江主要城市的发展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12年山东省1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和客观排序,本文以数据对17地级市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璟 《中国外资》2011,(24):154-154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也随之强劲增长,并使其消费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江苏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所以导致各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应用SPSS软件中的对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进行分析,对于准确掌握各城市居民消费状况,进一步改善其消费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中国外资》2011,(18):169-170,173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24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做了分析,并对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做出了排序,对两大区域所有城市按城市化水平的分布状态做出总结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各地区的多个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将综合因子进行聚类,得出各地区经济排名和分类,可以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融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产生重要作用。以粤东西北三地区12个城市为样本,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的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环境、金融效率和融资能力的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2地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研究,并提出促进各市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各城市2014年的12项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陕西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排名,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从而为陕西省的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19个城市2006~2010年样本数据,建立了城市金融中心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对19个城市的金融中心水平和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和分类研究。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讨论了不同区域城市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提出了提高金融中心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拥有专利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与水平,是城市综合科技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专利角度入手,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专利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武汉在创新意识、创新潜力和市场价值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南昌、郑州城市在创新发展速度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各白酒企业的整体绩效状况,以上市的8家白酒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公司在2006-2011年间表现综合实力强弱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综合得分及排名,为投资者决策和企业的综合实力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何敏 《金融与市场》2013,(12):26-29
近年来,各类非存款类贷款组织快速发展,在丰富社会融资渠道、活跃信贷市场、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蕴藏了较大风险,成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本文在明确非存款类贷款组织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资金来源、利率、跨区经营、风险内控、市场退出、监管措施等方面,对加强非存款类贷款组织监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中三角地区的经济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相应的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中三角地区4个省的经济实力综合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促进中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闽 《时代金融》2013,(11):105-107
本文从定性的角度给予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经济功能进行了阐述,之后结合新疆自治区对乌鲁木齐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现实情况的指标体系,用以对乌鲁木齐市的综合实力做出量化评价。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乌鲁木齐的综合实力今后需要提升的方面重点应放在国际竞争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建设,以此来增强城市的综合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