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关系、订立劳动合同时,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特别约定的供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互相考察的期间。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双方以较低风险相互考察对方的一种手段。在试用期间内,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则考察用人单位介绍的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程刚  崔丽 《金融博览》2007,(12):16-17
亮点一:用人单位违法责任加重——书面合同须1月内订立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按照以上规定支付两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存续的主要载体,对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有很大影响。劳动合同规制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其成立、有效且生效为前提,但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合同会出现无效的情况。实践中,劳动合同无效制度的设立,引发了一些问题。基于劳动关系二元体系,科学地设置劳动合同无效规则、完善劳动合同无效制度,对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逆向劳务派遣”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者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一直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相反,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后,要求劳动者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让劳动者以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身份在其原岗位工作。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逆向劳务派遣”。本文认为,逆向劳务派遣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侵害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应为无效。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关系结束后,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继续缴费的义务.如果此时用人单位由于疏忽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减员而继续为劳动者缴费,能否要求征缴机构退还该缴费或者要求劳动者退还这部分社保费?如果劳动者不退还,能否在拟支付给劳动者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加...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概莫能外。《劳动合同法》要求以劳动合同的形式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规章制度是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基础,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必须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均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如果违反第十条规定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受到"惩罚",其立法目的在于对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动者的权利无法确定而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行为予以的惩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蔡巧萍 《新理财》2006,(6):19-21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劳动合同法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 用人单位因为厂区搬迁,无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遂告知劳动者并询问劳动者是否同意随迁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于是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要求其支付未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代通知金".劳动者请求能否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该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由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获得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权益,因而对劳动者可能更为有...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 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署生效后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工作岗位的调整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否在任何情形下,用人单位都没有单方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保障》2011,(10):62-63
案例回放《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书面向用人单位提出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于是未给该职工缴纳社保费,但给其他职工都依法缴纳了。后该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辞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否承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咨询热线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提前通知主持人:《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规定,劳劝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经协商办理终止或者续  相似文献   

15.
咨询热线     
用人单位要求签逆向劳务派遣协议怎么办主持人:《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何确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规范管理亦为重要。试用期考核不规范承担败诉责任费某于2016年11月21日入职某公司,任总经理职务,双方签订了期限自当日起至2019年11月20日止的"劳动合同书",约定试用期至2017年2月20日止。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能否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养老金损失?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指由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务工订立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工向用工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务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务工与用工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即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公司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与人才机构签订派遣协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2014,(1):60-60
主持人:劳动者失业后依法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自何时开始发放失业保险金?例如,某劳动者于2013年9月15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2013年9月26日,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为由,办理了社会保险减员手续;该劳动者于2013年10月12日到相关机构办理了失业保险登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从2015年11月起支付失业保险金是否正确?该劳动者应从何时开始享受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11,(9):66-66
主持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农村户籍劳动者在达到60周岁开始享受新农保养老金时,用人单位能否依据该条款与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劳动者可能仅仅享受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