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历史来看,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小企业的增长要快于大型企业,因而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相对较大.据统计,1986年到1994年末,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8%,其中大型企业增长率为5—8%,而同期中小企业增长率超过30%.据1995年统计,在我国全部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总数占99.9%,总产值占72.9%,就业人员占83.2%.应收税金占52.2%.中小企业每年完成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近20年来,尤其是在近几年国有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持续高速增长,在中小企业当中占多数的乡镇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增加量的30%,工业增加值增加量的50%来自于乡镇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来,冶河镇企管委积极转变职能,大力实施了"111工程",即攻一个难点,抓一个亮点,开发一个新增长点,使全镇乡镇企业出现了老企业复苏、重点骨干企业规模提高、农业产业化项目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0年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利润2800万元,同比增长25.6%,税金760万元,同比增长14.6%.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沙河市工业企业由1978年的二十三家国有、集体企业,年工业增加值2400多万元,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家企业、年工业增加值63.8亿元,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经济规模比1978年增长了257倍.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市工业经济按照"工业强市"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2004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对全市经济拉动力显著增强 1、工业生产增长势头强劲,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7亿元,产值53.77亿元,分别增长14.91%和26.8%,呈现出了高速增长态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4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7亿元,增长57.2%.  相似文献   

5.
正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很多工业企业搞房地产去了忧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是12.2%,这个成绩非常不错,但打开一看,里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个12.2%的利润中,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只增长了4%。去年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1%,很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都搞房地产去了。为什么?因为企业干主业划不来。这就是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工业企业不搞自己的主业.这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镇企业》2003,(2):26-27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宗锦耀同志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报告中,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施“三化”带“三农”战略。体,二者互依互促。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内蒙、贵州、甘肃、四川、广西等省市在乡镇企业园区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企业规模上,坚持发展大中小企业并举去年乡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部乡镇工业增加值的36.4%;全国有40家乡镇企业进入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7.
区域品牌集群——中小企业品牌突围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活力显著增强,我国有中小企业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要发展农村工业经济,而实现农村工业经济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科学依据就是产业集群理论.因此,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根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2004年,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由于民营经济中的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生存状态和发展态势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迫切要求.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及乡镇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去年怀化市乡镇企业运行态势良好,规模企业迅速崛起,企业素质、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统计,1-11月全市累计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56.56亿元,完成乡镇工业增加值26.9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7%、8.6%,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由前年末的59家增加到86家。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     
《现代企业》2012,(2):36-37
现代企业编辑部 2012·2期 (总第155期)2011年我国工业利润增长25.4%本刊讯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2011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882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突出发展主题”的要求,围绕优化环境和改善服务两大任务,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主要成效上半年,我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09.8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净利润110.1亿元,增长29.8%;入库税金67.3亿元,同比增长23.9%;支付工资总额201.6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达8296家,实现增加值77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企业平均职工人数164.5万人,增长6.5%;利税总额194.3亿元,增长38.9%。主…  相似文献   

12.
民营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俊 《集团经济研究》2006,(15):113-115
我国现代民营企业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才有正式合法的身份,但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进入90年代,特别是小平南巡以后才真正开始其大发展阶段.三十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截至到2004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家数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5.53%,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4.76%,真正担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责.  相似文献   

13.
周博 《数据》2004,(1):31-32
2003年11月末,北京市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4204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1585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3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5.3万人,占全部55%.国有工业企业的户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户数的38%,却掌握了68.5%的资产,完成了58.7%的增加值,实现了59.8%的利税,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国有经济对全市工业有较强的控制力,对其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当前工业经济缓中趋稳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要把减轻企业负担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今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从企业层面看,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67.1%。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量大面广的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迫切需要能够得到支持,轻装前行。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社队企业的乡镇企业,二十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发展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任,被我国三代领导人屡屡点评和褒奖.但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名称叫得不那么响了,有的还认为可以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代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从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来看,2003年,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2004年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这说明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中,存在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经消失,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培养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工业发展现状综述 1.1工业规模 潍坊市工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2002年潍坊市的工业总产值1398.9亿元,工业增加值379.3亿元,2003年工业总产值为3556687万元(现价)完成工业增加值950296万元.2000、2001、2002、2003年潍坊市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3.6%、14.3%、16.0%和20.4%增长.2003年工业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为近年来最高;从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来看,一直在占40%左右,说明潍坊市工业规模尚大,工业已经是潍坊市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与乡镇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要发展农村工业经济,而实现农村工业经济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科学依据就是产业集群理论。因此,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根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2004年,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由于民营经济中的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生存状态和发展态势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迫切要求。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及乡镇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月2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而2013年这一数据为9.7%。"我国工业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在增速之外,要看到我国工业经济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动力在正常有序的转换。"对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信部设定为8%,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了解到,1-7月,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385.78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3%,7月当月增长12.9%。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企业加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386.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