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平 《全国商情》2012,(16):90-92
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现行生育政策成为基本国策,逐步走上法治轨道(1980年至今)。当前,社会上所谓人口计生"放松论"、"放开论""原罪论"等传得沸沸扬扬,人口计生工作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在201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对"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基本方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但在贯彻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空粱”家庭的养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我国养老保阵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把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阵制度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结合,适度调整现行的生育政策,是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近期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等问题。对此,应继续稳定和完善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议恢复婚检,加强婚育、保健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惩用B超鉴定性别后有意堕女胎的行为;加强计划外生育的管理,健全城乡基本保障制度,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4.
选取1972~2015年数据,就计划生育政策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了一些变量后,通过回归结果发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导致失业率上升,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由于人口结构转变和个体生命周期的特殊性的存在,生育政策对失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回归结果显示滞后期为20年。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生育政策的调整不一定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相反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拉动了总需求会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因此,提出政府应适时采取更加宽松的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增加人总量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从而降低失业率促进就业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口风险是指城市人口在再生产过程中面临损失损害的不确定性。当前城市人口风险主要表现为少子化、无子化、劳动力短缺化、单极化、人口承载极限化、贫困化与老龄化等几种风险。防范和化解城市人口风险,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提高城市人口风险意识;创新生育政策观念,引领生育潮流,有效增加城市人口总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城乡人口调控政策力度,有序引导人口流向;加大扶贫力度与覆盖面,多渠道增加贫困居民收入;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人口调整政策新思路,即"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此次人口政策的微调是对我国实施三十多年"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终结。我国人口政策的微调将促使每年多生育近百万人,他们的出生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对我国住房将产生结构性的需求,惟有"未雨绸缪",才能把握先机,制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选取相关分析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将引起居民储蓄率的下降,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家庭对储蓄的偏好较弱。本文发现,独生子女家庭具有“高风险、低储蓄”的特征,抗风险能力十分低下。想要化解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就必须继续放开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为我国长期人口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现行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近9亿农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是第一道关口,对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优质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我市连续7年获得"湖南省优质服务县市先进单位"的称号。但是,在村级这一块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笔者就我市当前村级计划生育的现状问题及如何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应充分肯定其社会价值.但在一系列社会保障条件还相对缺位的现实下,一些实行计划生育行为的家庭,也为此承受了一定的风险及其代价,部分家庭的生活成本加大,发展潜能减弱,而导致相对贫困,乃至绝对贫困.为此,必须全面审视计划生育微观生育行为的社会价值,建立配套的奖励、扶持和补偿机制,维持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矛盾凸显的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考验,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阶段。文章以生育政策为视角,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现有问题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跌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机理。这不仅增强人口发展的危机程度,而且强化"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节点,进而加大"中等收入陷阱"的跌入风险。为此,文章以生育政策为视角提出相应路径,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可持续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