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调查数据表明:公众的生态理念有所树立,但不够深刻,在日常的商品消费中仍以关注商品本身为主,而为生态环境支付成本的意愿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论述生态文明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接着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还较多,影响生态文明;进而提出发展生态文化、提高消费质量、弘扬生态文明的具体对策:端正价值导向,树立生态文化、生态文明观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最后论述:弘扬生态文明,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生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利用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生态非正式制度通过人类再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阶段验证了生态非正式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构建生态非正式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森林作为一种资源,除了有传统的木材价值(直接价值)外,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间接价值),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平衡环境等等。当前,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经营和林业生产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因而导致森林资源经营和林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市场失灵以致政策失灵和制度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是指由于缺乏市场、对价格扭曲利用和错误理解而导致森林产品和服务的低价或无价。因此,对森林生态功能如何进行计量和定价,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森林生态环境效益的价值补偿会计核算反映的是资源资产的市场价格,而不是其价值。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的核算是会计学的一部分,应遵循会计核算体系的基本假定,以货币计量为基础。在我国传统的资源资产管理中,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个人或集体不得出售或出租转让任何资源,只允许通过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调配并将其作为资源资产流转的唯一手段。加之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资源未被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也没有市场价格。这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效益价值得不到补偿,使林业生态资源资金的循环链被迫中断。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则无论最初产权...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生态价值,在取水权的流转中,国家作为水资源的所有者,公权力的干预必不可少.取水权的流转需要即时的信息沟通和规范的交易流程,政府应当主导构建取水权流转平台,政府参与取水权的流转对实现水资源的持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是促进和规范取水权流转的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6.
生态服务的价值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长期、真实、全面的价值,可用于衡量人类活动真实的效益和成本.本文在阐述生态服务内涵的基础上,对生态服务的价值构成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市场交换和政府干预两种途径作为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消费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使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加剧。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应树立消费新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经济体系,进行制度创新,加强舆论宣传和环境教育,提倡符合生态消费模式的新型消费行为,大力推进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荒野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它彰显荒野的多重价值,反思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及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此乃当代生态哲学的内容和生态文化构建的力量。中国的荒野思想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却存在于西方生态哲学思潮和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之中,这是当代世界生态话语构建中的东方之声。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对话和交流,不仅促进了二者的交汇与融合,而且丰富了中西荒野思想。  相似文献   

9.
基层央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融生态是金融业与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金融、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从2004年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提出这一概念后,各省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先后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了工作内容,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基层央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寻求解决途径,从而更有效的将工作开展下去,构建规范、均衡、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中首先说明生态文明对人、社会经济、生产力、消费力的发展、对社会文明的作用;接着提出,我国多年来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防治.还提出要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模式;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要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弘扬生态文明,以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发展生态消费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我国在发展生态消费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消费力低、生态消费教育不足等问题。本文着重从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高生态消费力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发展生态消费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资源型城市作为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形式,面临着既要求生存又要求发展,既要开发资源又要保护资源,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困境.怎样从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走出一条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探讨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寻求突破发展制约、实现发展转型的方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生态城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绿色消费则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出发点。在生态环境剧烈恶化的今天,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有助于降低城市环境的污染,改进人们的消费结构,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围绕绿色消费构建生态城市,可以选择各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最后,本文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井秀 《西部金融》2007,(12):71-7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工程.本文分别从农村金融生态的内部调节、外部环境及考核激励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对欠发达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品牌生态作为一种新的品牌管理思想,不再局限于单个品牌。品牌生态从品牌建立到成长,甚至品牌衰亡和退出市场,对品牌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以全新的角度为企业的品牌发展以及整个产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助益。本文以常州木业品牌生态为例,探讨目前品牌生态存在的形成机制,从企业内部生态环境和外部生态环境着手,提出构建战略品牌生态系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剖析了财政支持生态扶贫的内在机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青海省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财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困境,从财政角度提出政策措施,构建青海省生态扶贫的财政支持体制机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之间良性循环,即生态服务于生产生活,生产支持生活,生产生活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美丽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乡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不畅、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畜禽养殖排污等因素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标本兼治,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因生态环境导致的生态纠纷亟需生态法治,生态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法治意识建设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法治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培养具有生态法治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报告调查了海南省大学生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是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主要手段,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科学性、准确性的关键,采用要素结构法,根据城市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职能构建评价指标模型,采用科学学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从两个维度出发,一是节能降耗,降低传统产业的排放,同时发展低排放的新兴产业,二是提升和再造生态资本,通过生态修复的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提升生态环境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应该充分认识生态修复实践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