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期实行城乡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化逻辑,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对于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要,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张家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理念不清,体制存在缺陷;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市场相对滞后,封建沉渣残存等。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均衡。应该从转换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地方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增加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原因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要抓住资金、文化、政策三个切入点,科学务实地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公共文化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一直由政府包办。由于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共支出十分有限,资金匮乏成为制约新时期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把一部分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委托给企业,让其自行管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仅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激发了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达到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浙江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这种做法提供了建设公共文化事业的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省财政在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不仅增加了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在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层面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但也存在文化事业经费占全省财政支出比重较低、人均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在辽宁建设文化强省的新形势下,基于财政角度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解决之策: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保障县乡等基层文化服务投入;优化财政文化投入结构,突出支持重点;确立文化服务基本保障标准,厘清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支出责任;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与信号作用,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  相似文献   

6.
城市商业银行要跳出中心城市圈子,将"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逐步转变为以其所在城市为中心、以县域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市场定位.城市商业银行应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扶持县域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为县经济发展培育人才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支持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明确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地位,处理好"送"与"建"、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要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与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农村发展需要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宫是各级政府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而设立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场所,近年来由于管理滞后、经费缺乏,同时由于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及理念变化较大致使文化宫体系难以适应,导致对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吸引力逐渐降低,那么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定位与管理创新,这已成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现状令人担忧,归结为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淡化了民族文化的存在;片面追逐经济利益使民族文化畸形变异;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自生自灭.政府是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导力量,要承担民族文化保护的主要责任.民族文化按产品属性划分为民族文化公共产品、民族文化准公共产品和民族文化私人产品,据此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分工,解决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政府职能存在着"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既存在供给不足,也存在需求不足的矛盾.在"互联网+"背景下,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政府供给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建立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机制.由收集、认识社会公众需求开始,经过采集服务信息、评估选择、提供服务产品和接受意见反馈的过程,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适销对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机制,必须大力实施"互联网+"文化服务供给;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多元主体治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精准;重塑供给的组织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