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年间,顺德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利用本市是省综合改革试验市的有利条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农业全面增产增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生机勃勃。顺德市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中央英明正确的决策,是强国富民之路。广大干部、群众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经济繁荣;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农机化发展的回顾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闵行区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二十年农机化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9年~1991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农机化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满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力不断转移的需求,扩大农机作业项目,提高机械化程度。使耕田、开沟、植保、田间运输、麦子机割等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同时,为了适应农村实行家  相似文献   

3.
农村改革的二十年,也是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二十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作为政府贯彻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方针、产业政策,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与发展,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稳定增加。197...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古就有“劝农”、“课桑”、“教稼”之说,表明一些传统农业增产措施的推广与应用,从古到今已延续数千年。今天,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省农技推广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二十年来,农技推广越来越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辽宁农技推广二十年改革与发展历程 辽宁省农技推广改革二十年来,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改革初期到“六五”计划时期 (1978- 1985)。 1979年 7月,农业部在全国进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试点,辽宁省的海城、…  相似文献   

5.
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二十年,是全党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二十年,也是粮食流通体制由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二十年。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加深对邓小平改革开放伟大理论的理解,必将强有力地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胜利前进。一、粮食流通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程由高度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是在探索中推进,在…  相似文献   

6.
1988年8月,也就是在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伴随着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发轫,第一期《中国粮食经济》呱呱坠地,至今已然过去整整二十个春秋。  相似文献   

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航程至今已走过整整20年了.回顾20年来,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主要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村一片繁荣景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完全归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归功于党的坚强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发奋努力.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所以,2O年来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村财会工作的改革成功,又是邓小平理论威力在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的证实.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对“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邀请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六位专家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热点,谈学习体会,谈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扶贫成效显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扶贫办成立二十年来,大理州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1993年。1993年,全州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42千克,超出当年温饱标准42千克,农民经济纯收入451元,超出当年温饱标准151元。全州贫困人口下降到了69万多人。第二阶段是1994年-2000年。这一阶段以50个扶贫攻坚乡(其中,省定47个,州定3个)为主战场,转移工作重心,实施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已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以建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为突破口, 农村改革取得了成功,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登上新台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的书柜里有一个隔层,专门存放着1988年到2008年的《农村财务会计》杂志。我把这些杂志按年装订成册,作为藏书的一部分。这些杂志是我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历经二十年收集、订阅的,每期我都细心地保留、小心地收藏。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全行上下正在积极推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投资部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全面”要求,按照总行党委统一安排,着眼学懂弄通做实下功夫,在实践中奋力书写投资业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农发行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一、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核心要义(一)党的二十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所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二十年来,达县粮食系统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一、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回顾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演变过程,计划经济时期是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农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最先受益的也是广大农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也极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等阶段的基础上,正大步迈向小康。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表11978—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1978年以来,改革为农村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尽管目前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但回顾这二十年,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经济体制上的许多巨大变化。本文试从八个方面作一简要的理论概括。 一、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转变的最基本标志,是资金、物资、人才、商品、信息等资源配置已经主要地和基本地通过市场来实现。从投资来源来看,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  相似文献   

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神州万物,也为南粤大地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乡镇企业在南粤大地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武装农业、繁荣农村、造福农民、搞活经济的正确选择,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至关重要。连云港作为农业大市,肩负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区农村改革发展最快的二十年,也是农产品市场全面发展的二十年,其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低级到中级的逐步发育与完善的过程,成绩比较明显。(一)农产品供给总量稳定增长,供需平衡状况良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广西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改革统派购制度,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调整产业结构,推行“两高~优”农业,稳住粮价,发挥糖料、水果两个支柱产业作用,带动了农业的全面增长。粮食增产,供给增加,总量由1978年的1082.…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0月27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扩大)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时云主持会议并对厅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20年了。这一期间我国城乡发生了巨变,那种长期的经济停滞,市场短缺,人民生活贫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为顺利进入下一个世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年来广东农村改革有哪些特点、哪些经验?本文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