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庆明 《资本市场》1999,(11):48-49
<正> 截至今年7月13日,我国沪、深两地A、B股上市公司达900家,经过对这900家公司的分析与统计,股本结构中有国家股的共计629家(详见表1,本文所用数据均由华夏证券研究所提供,在此特别感谢雷敏女士的热情帮助)。分别由A、B、C、D、E、F六段中选取一家典型上市公司试作国家股回购,拟每次回购国家股中的20%,共计回购4次,最后国家股的持股比例将为目前水平的1/5,可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国家利益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技术与国家利益含义以及研究技术与国家利益问题价值的基础上,从关系探讨——技术和国家利益关系研究;模式对比研究——技术政策国际比较与国家发展研究;技术建构论——技术与国家意识形态研究3个视角探讨了技术与国家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合作博弈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双层利益视角下的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博弈模型,分析表明金砖国家在合作利益的驱使下进行金融合作的利益可以划分区域层次上所产生的交互利益与多边层次上所产生的多边利益。区域层次上的利益体现为:本币结算及互换合作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所带来的利益;资本市场合作能够带来的利益;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合作领域的利益。多边层次上的利益体现为:充分利用互相的市场降低欧美国家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投票权;提升金砖国家货币国际化水平以降低美元影响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在自由贸易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利益的传统地位、基本内涵以及作用方式均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强调自由市场的国际贸易之间,国家需要寻找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无条件的自由贸易会对一国的产业、能源、环境和金融等领域的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只有对国家利益的概念作出重新审视,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由贸易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5.
张睿壮教授系南开大学政治系教授、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岳健勇先生系深圳法制报特约撰稿人。近日,两人就中国加入WTO与中国的国家利益问题进行了访谈与对话,对话内容精彩,逻辑严密,对中国融入全球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证充分有力。现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德班的喧嚣落幕,但关于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话题并没有结束.带着一系列问题与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解读在这场"一波三折、几近夭折"的气候会议里,我们应该看到些什么和期望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自从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就把全球经济都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了,到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就更是把世界变成了资本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这样两个部分。目前又变成了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样几部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都不得不变成了开放经济。国际贸易极迅速地兴旺发展起来。近年来在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斗争在国际贸易中展开,国际贸易成了世界各国经济斗争的主战场。我们对于绿色壁垒问题越来越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认识知识产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知识产权与国家利益的密切关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分析了美、日、韩及台湾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提出了运用知识产权达到国家利益战略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分布着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洋山港、南京港和太仓港等港口,它们分别隶属于两省一市,即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全世界几乎有90%的物流运输量通过海运来完成,全球物流格局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愈来愈显现。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各城市也纷纷展开了“港口争夺战”,新建、扩建港口“蔚然成风”,无不与全球物流格局的这种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国家利益的客观性是指国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它主要包括生存、独立(自由)、经济财富和国家尊严四个方面。国家利益这四个方面形成了客观国家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什么改变中国”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企业家、社会学家、政府官员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经济学家,我想强调一点: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变化来讲,是企业家的出现和成长改变了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次大的经济发展浪潮,都与企业家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走出低谷的一年,全年交易总额为3万亿元,较2000年的1.6万亿元增加了近一倍,交易量为1.2亿手,较2000年的0.55亿手增加了约120%。从市场交易状况看,经过规范整顿的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渐渐走出了低谷,期货市场正在复苏。但是这一数字仅相当于美国期货交易所一天的交易量,即便与我国1995年10万亿的交易额相比也差之甚远,由此可见,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陈言 《经济》2007,(4):66-68
3月12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总裁西室泰三宣布,日兴诚实证券集团(Nikko Cordial,以下简称"日兴证券")维持上市资格."我们没有找到其必须退市的原因."西室总裁反复说.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是以全球的信息网络化为先导,以全球的市场化变革为基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将资本、技术和管理合成一体推行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其主要标志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当今世界的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是向全球推行西方发达国家规定的游戏规则的全球化;同时,  相似文献   

15.
16.
国际协调是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博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政策的导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产品内分工是各国依据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进行纵向分工的合作组织过程,其合作利益的分配机制是讨价还价,分配依据是各国企业对合作生产做出的边际贡献。因此,本文使用合作博弈的夏普利值方法构建了产品内分工的国家利益分配模型,讨论了要素不可流动与可流动情况下的利益分配情况产品内分工使得各国的总体收益上升,但其在国家间的分配并不均衡。在要素不可流动情况下,技术极端落后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净福利是增加的,而在要素可流动情况下则并不一定;相比要素不可流动的情况,要素可流动情况下的合作总体收益更高,但分配更不均衡;发达国家在要素可流动情况下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获得了世界比较优势,在利益分配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18.
浅析国家利益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许多学者曾就经济全球化产生 的根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等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国家利益对经济全球化作用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利益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急需回应的重大现实议题。长期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问题一直存在着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解释路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语境下,"国家"则是解释"中国奇迹"的关键。考察我国的国家利益问题,既要从内部环境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客观认识发展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并以"发展型政府"为基础的"强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从外部环境即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要以国家主体性整合动态比较优势、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的研究和实现最终落脚在"以人民为中心"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什么改变中国"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企业家、社会学家、政府官员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经济学家,我想强调一点: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变化来讲,是企业家的出现和成长改变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