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水头泄洪闸溢流堰挑坎出口挑角和坎高对其下游出流面流流态影响较大。在两个泄洪闸工程面流消能试验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溢流堰挑坎挑角和坎高对面流流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若挑坎坎高a较小时,可适当增大挑坎挑角θ值,以增大挑坎面流运行的泄洪流量和下游水深的范围;低水头泄洪闸面流消能的溢流堰挑坎挑角一般可采用10°~15°,当挑坎挑角增大至15°时,可较明显增大挑坎形成面流而不产生回复底流的下游水深的范围,扩大了面流运行的水深区间,有利于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陈辉  张冬 《江西水利科技》2004,30(Z1):51-53
通过对江西省郭家滩水电站橡胶坝泄流进行面流消能计算,确定挑角和坎高,为面流消能模型试验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坝上水电站溢流堰的消能设计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模型试验论证了T型墩结合消力戽的联合消能方式在低弗汝德系数的中低坝消能设计中的运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螺滩水库溢流堰模型试验,验证溢流堰体型的合理性,分析了渲泄各特征频率洪水、下游流速及河床冲刷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优化了枢纽工程各泄水建筑物的体型及水力特性,妥善解决了挑流消能下游回流淘刷岸坡、山体和所形成的河床淤积等问题,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白虎潭水库大坝设计的溢流堰宽为42 m,而下游河道最大水面宽度不足30 m。在设计水位条件下泄洪时,上下游水位落差超过70 m。为寻求适合白虎潭工程的消能防冲方案,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分别从挑距、冲坑最深点距挑坎的距离和最大冲坑深度等方面,对5种不同的泄洪消能型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最终选定“台阶坝面+差动挑坎”联合消能的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溢洪道下游河道的消能防冲问题。   相似文献   

7.
8.
柳树沟水电站泄洪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新疆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溢洪洞及泄洪洞挑流鼻坎体型优化的试验研究,通过调整鼻坎体型,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窄泄槽、高流速、泄槽与河道交角大、窄河道的异型窄缝鼻坎.这种鼻坎水舌不仅能沿纵向、竖向拉开,还能横向有所扩散,使水舌覆盖消能区较大范围,削弱了岸边回流,减轻了河床冲刷,且有效地控制了水舌落水位置、范围及分布,减少淤积体对电站尾水抬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龙船厂航电枢纽工程区域河道较弯曲和狭窄,水面坡降较大,枢纽工程泄洪闸的泄洪消能、泄流能力等是涉及工程运行安全的关键问题。通过水力模型试验,优化了泄洪闸溢流堰,确保泄洪闸出流为稳定的面流。同时,根据坝址河道的河势和地形条件,尽量扩大泄洪闸的泄流净宽,降低泄洪闸的上游壅水,以确保工程行洪畅顺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某工程为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了堰上水头对消能效果的影响,并获得流速、压强和消能率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工程设计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坝泄洪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处河道狭窄,溢流坝的泄洪落差和单宽流量较大,且电站尾水出水口靠近溢流坝,因此,溢流坝泄洪安全是枢纽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溢流坝泄洪消能模型试验研究,对溢流坝堰面曲线、两侧收缩边墙、闸墩、挑流鼻坎等布置和体型进行了优化,改善了其运行水力特性,妥善解决了溢流坝泄洪消能防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乐昌峡水电站溢流坝具有泄流落差和单宽流量较大、下游河道狭窄等特点,溢流坝的消能问题较突出.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对溢流坝挑流消能工布置和体型进行比较,推荐溢流坝采用反弧段一体的扩散式梯形差动式挑流鼻坎的消能方案,妥善解决了溢流坝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共青河泄洪闸下游河道由于人为过量挖沙导致下游河床下切、水位降低 ,泄洪闸泄洪造成了下游左堤岸决堤。共青河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方案的试验研究表明 ,在泄洪闸原消力池下游设置二级消力池 ,能较为妥善地解决消力池出流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过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某拦河闸底流消能工进行消能防冲试验,测试和分析不同开度下的水闸运行流态、流速分布及上下游水流衔接状况,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优化了拦河闸重建工程的消能防冲设计及闸门调度运行方式,妥善解决了拦河闸下游消能防冲问题,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盖下坝水电站工程泄水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泄洪,跌流加消能塘消能,有效解决了河谷狭窄、高水头等泄洪消能难题.通过充分研究地形、地质和水力条件,选择了合适的消能建筑物结构形式和布置,并得到水工模型试验的验证,布置合理,泄洪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该工程地形地质和枢纽布置的特点,对溢洪道5个泄槽及左、右泄洪冲沙底孔的挑坎体型进行了若干修改方案的比选,最终推荐的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泄洪消能及下游水流对B20堆积体的淘刷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河天桥水电站面流消能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桥水电站采用面流消能,原设计洪水标准为100a一遇,经本次水工整体模型试验,对100a一遇设计洪水、500a一遇校核洪水和1989年实测洪水均作了定床和动床试验研究。成果显示,100a一遇洪水和1989年洪水在建筑物下游可保持面流流态,无严重冲刷;500a一遇校核洪水则出现底流,冲坑较深,应考虑采取工程措施以改善流态,降低单宽流量。  相似文献   

19.
摘要:我国水利行业设计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二维设计,具有很多弊端。实现三维设计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对利用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s(VBA)编程工具实现水闸底流消能消力池三维设计、二维出图的实现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