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广大农民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而农民的健康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政府支持和集体经济扶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互助共济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可以减轻农民看病费用的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和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广东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如何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野 《生产力研究》2004,(11):31-32,39
目前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统筹制度是重点解决部分人群看不起病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突出问题的。然而,要使广大农民享有普遍的医疗保障,必须构建一个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多地依赖于政府。文章以农村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属性和特点基础上,以浙江省宁波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为例,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心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建中  王军  龚春艳 《经济论坛》2006,(10):121-12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原则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医疗互助制度。它对满足当时大多数农村人口的初级医疗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单一的集体经济变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多元经济,依托于集体经济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这项制度由此中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而农村地区在经济、卫生、文化等诸多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城镇地区,能否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创建城乡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农村经济和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刚刚起步,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力求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洁莲 《经济师》2003,(10):178-178,226
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 ,我国农村掀起的合作医疗保险 ,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使地方病和流行病得到预防和控制。但自 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医疗制度及整个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迅速滑坡 ,农村医疗保障的覆盖率不到 1 0 % ,面对医疗费用的攀升 ,农村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文章提出在短期内 ,建立大病统筹医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8.
朱清香  张杰 《时代经贸》2007,(8Z):67-6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阐述了解决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制度模式选择,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动员政府、医疗机构、企业、社会性组织和农民群众多方参与、多方协作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卫生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增强农牧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保障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综观中国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演进及国外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以病症诊治为主体,以预防保健、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为补充的综合性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有着层次分明、功能完备、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强等特点,理应成为中国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典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慧 《经济论坛》2006,(19):126-127
随着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大量农民面临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3年1月,中国政府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种我国农村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曾经在农村卫生事业上起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因失去了经济基础而大面积解体。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以后,合作医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重建时期,各地陆续开始试点工作。本研究试图探讨试点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用以及影响制度效用的因素,为新型农村合…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是上个世纪中期我们党和政府为了能够使广大农民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而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广大农村农民看病难和就医难的问题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由中低收入农民群体向高收入群体农民群体的利益转移问题。对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外几个国家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先进经验。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医疗方面的经验做法,文中列举了德国、日本、泰国和巴西的基本做法,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医疗合作发展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老年医疗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下 ,建立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农村老人的生存质量 ,促进农村老龄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实现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洁 《经济师》2009,(12):69-71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以合作医疗制度为基本的多层次、多需求的系统工程。因而有必要实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解读与借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许多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中国也在积极致力于该项制度建设。本文对德国、日本、泰国及巴西等四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析的基础上 ,指出我们应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和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在全国进行试点工作以来,新型合作医疗在全国发展成一种高潮。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说明目前我国农村不能实行与城市相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分析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现状,总结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制度理论、实践的分析以求找到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真正的为缩小城乡差距出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农民就近转移与住房置换战略的协调实施,将会有效减少农业人口、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施行这一战略,要求解决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如何实施创新问题。而能否成功实施此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对诸如户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宅基地制度等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创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医疗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和生命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对农村单个家庭来说,没有医疗保障可能会走入“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恶性循环;对整个社会而言,农民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家庭的稳定,进而波及到社会的稳定。然而当前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举步维艰,遇到种种障碍。一、农村现行的经营体制使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曾在农村实行过卫生保健制度,尽管当时的合作医疗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治运动来推动,并不是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兴办,制度也不完善,但取得了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18.
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政府就如何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但对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的研究有些滞后。本对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以解决目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津 《经济论坛》2007,(22):121-123
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正在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担当起农民的医疗保障责任,关键是建立一套医疗费用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柴盛 《经济导刊》2012,(4):30-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政策不断完善,农民切实受益,初步实现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全面覆盖,成为解决中国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基本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城乡统筹、满足农民多层次需求和方便异地就医等问题,是新农合制度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完善新农合制度,必须加强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