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利有弊,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它将确立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善利率结构,抑制“金融灰市”,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创新,削弱商业银行“惜贷”行为,增加非国有企业融资机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利率市场化将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货币政策时滞,改变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公众的预期,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凌晖货币政策从广义上讲,包括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所有关于货币方面的规定和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甚至可进一步包括向政府借款、国债管理乃至政府税收和开支等可能影响货币支出的行为。本文所研究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  相似文献   

3.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列举了各经济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连年顺差,特别是在近期内国际收支差额的增长速度更是令人惊叹。而我国国际收支的连年顺差必将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冲击。为缓解国际收支失衡、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开始回暖的情况下,我国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负利率"会对我国居民的收入、企业投资、商业银行改革及资本市场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负利率"是由通胀压力过大导致的,但深层原因是我国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导致的。为缓解"负利率"的影响,我国中央银行不宜提高名义利率,但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多种措施来控制货币供给,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为维持物价稳定,我国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经过一系列调控措施后,消费价格指数却依然较高。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全球迈入互联网时代,在近20年的发展当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全球一体化经济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及经济结构调整都有了一定影响.本文就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定义与计量更加困难,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传导机制、调控手段和目标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变得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相互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国际经济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上升;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力度有所下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预防与应对货币危机的各种政策措施进行探讨。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诸多不利的影响。要预防货币危机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根本的保障 ,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同样是重要的。应急性政策措施必须与基础性政策措施相结合 ,才能消除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 ,中国 18年货币政策操作经历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两方面的考验 ,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当前妨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信贷收缩机制。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验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状况指数是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基期变化的加权和,是一个纳入了利率和汇率对货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考虑到银行信用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殊作用,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权重的估计,计算了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并通过考察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变化是中国货币环境“松紧”的一个良好指示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葛兰杰原因;中央银行有必要估算并公布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以作为政府适时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参考指标,减少货币政策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不断强化的市场导向经济而言,加入WTO无疑是其提高效率的重大步伐。不过,我在本文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的汇率管理和保持宏观经济控制问题。 汇率政策 随着亚洲危机的过去和中国的东亚竞争国家的货币贬值的结束,中国的工业出口一度得到迅速增长。因此,已有的相关讨论围绕着汇率政策来展开:货币是应该贬值还是升值?对于汇率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只要中国坚持对国际证券资本流动给予控制,汇率就不是由市场、而是由政府决定的。不过,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在短期资本流动上实施严格而谨慎的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由来已久,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多目标的互为矛盾的体系,使用它只能引起央行调控经济的效率下降。在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之后,笔者提出应该准确地理解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提出应该按照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来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7.
宋清华 《当代财经》2002,(11):30-33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志的主要渠道,但货币政策在信贷市场的传导过程中仍然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笔者就提高信贷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建议如下:一要实行稳健的信贷政策,完善信贷政策的操作及实施机制;二要增强商业银行的货款营销观念,积极拓展信贷市场;三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成为亚洲储备性货币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区域性货币的条件,但由于其现有国际货币地位低下、影响力不足,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弱势地位,要使人民币成为亚洲主要储备性货币,我国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轻济实力,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在东亚金融合作中,我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结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及利率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给予外资大量优惠政策,伴随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资大规模地、持续地进入中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引进外资政策进行了调整。该文归纳了我国外资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改革方向,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投资环境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