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出发,指出重新审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必要性。通过对传统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与当代可持续发展实践相适应的新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五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分工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重要线索,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要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首先涉及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反映的是分工协作下的劳动者和自然的关系,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对研究对象的表述和三卷《资本论》中从不同角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分析,得出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论。这样的理解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必然要求。反思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落后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其误区并非在于要变革生产关系,而是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方向不正确,是判断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标准把握得不对。是坚持生产关系标准还是坚持生产力标准,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改革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研究企业理论的三个独特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研究企业理论的视角与西方主流学者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嵌入关系中探讨企业成员的行为;二是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企业中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和法律关系;三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企业演进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6.
过去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演变时简单地采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其实,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着一个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深入解释: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这样一个中介,一方面体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孕育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制度演进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三个时期正相对应.这不仅表明用生产方式的演进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变迁,而且也表明马克思经济学中包含着具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两种生产关系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自身的“生产关系”即血族关系、氏族关系以及家族关系度是人类自身生产的质的关系的表现,人口自身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的表现;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关系十分脆弱,人类自身的“生产关系”即血族关系、氏族关系以及家族关系取代了物质生产关系,这时的生产方式不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而是由生产力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关系”构成。  相似文献   

8.
生产方式是一个由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纯粹宏观概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都与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导致生产方式变化,即两者都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只是因为生产力的技术构成方面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是外生的,才导致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公式。但是,由于生产力的社会构成本身是以生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且是内生于马克思的经济系统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这时就不能再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个公式了。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思想界经常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对立起来进行分析,其重要原因是假定两种不同体制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另一种是错误的;而没有看到这两种体制其实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与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有重大差异,基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也自然需要不同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行经济改革并不是纠正前三十年的偏差,而仅是纠正改革这个时间点上的偏差。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是符合国情的选择;而改革反映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要求。为了推进改革,对改革前经济体制进行理想化的反思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当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之时,通过简单否定改革前经济体制来证明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正当性已经没有必要。从较长的历史尺度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实施的是如何在既有国情下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本质都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辩证关系探索一条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不断发展的国情、不断变化的世情的发展道路。中国能成功实现转型,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源于中国传统的“求实”“重实”的传统。强调包容、融合,因而也就不太相信“教条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而是愿意根据实际修正与调整理论,这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70年变革的统一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研究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它们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时代的先进生产方式体系,包含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消除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固有弊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不但要遵循社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还必须遵循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的规律,巩固和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关系高质量发展。在现实经济中,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降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上升,为此,建议把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整体上振兴国有经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第二个飞跃”。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剥削的存在性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逻辑本身内含了剥削的存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无法否认剥削的存在,除非我们另创一个与马克思相区别的剥削概念.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时,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高于生产关系标准,即坚持邓小平同志所提倡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出消灭剥削的正确判断:当剥削的存在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时,我们应该容忍之;当剥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消灭它则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怎样搞好社会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求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也说明搞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搞社会主义必须抓好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搞好社会主义的这三个环节的实践中推进的。同时要把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重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自觉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中,研究对象虽为生产关系,但也包含丰富内容的生产及其生产力理论.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是一维的要素生产力理论,然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实际是由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构成的二维理论体系.他在《资本论》中就是从这两个维度展开对生产及其生产力进行分析的.这一新的认识不仅恢复了其原意,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为生产力的内生演变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而且对于发展出一支独立的分支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纯经济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赖于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只有充分肯定、重视和发挥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积极能动作用,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公司财务目标是企业目标的目标化,在企业目标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影响和制约公司财务目标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主要因素;阐述了确立公司财务目标的基本原则,以及现代公司财务目标的构成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市场经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改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当务之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被推向市场参子竞争,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企业要更多地关心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使企业扬弃原有的一些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宽自己的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重新认识和改造原有企业中陈旧生产关系的一项根本举措。我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民价值的评判是其支点;把农民的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是其突出特点;理顺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核心;从政策上保护农民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农民利益观,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构建城乡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财富内涵的挖掘以及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真正关系的揭示是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前提和理论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对财富的认识却存在不少岐解。从人们对财富属性认识的历史回顾来看,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财富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是对异质性的使用价值的同质化抽象;因而无论是用价值还是用使用价值来度量财富,在量上都是一致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力成反比"这一论断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扩张过程。笔者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结合经济全球化在当代的新表征,从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这种研究呈现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饮食美的范畴是根据饮食审美主体审美感受的不同对饮食美的分类,是饮食美本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俚俗与典雅是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美呈现氛围基本类别的感受的范畴,带有一般性、基础性,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美创造技法基本关系感受的范畴天然与雕饰,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辩证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