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天津市在役锅炉使用调查情况为现实背景,汇总天津市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节能信息资源传递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官学研产合作节能内涵,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机制设计基础,得到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最优机制模型。最后,对天津市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节能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合作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2.
区别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政府的半隐性角色,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围绕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展开,政府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基于两种合作模式的概念界定,从参与主体、主导者、组织形式、信息资源传导方式、核心驱动力、调控机制以及适用范畴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合作模式。通过梳理政府角色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研究,阐述官学研产合作模式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两种合作模式的适用范畴。提出引入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分析政府参与度对于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创新等中宏观社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争议颇多的问题,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官产学合作促进区域创新产出。将官产学合作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2009-2013年中国内地30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研究了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官学合作和官产合作均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只有官学合作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而官产合作和产学合作并不具有中介效应。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我国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学研合作如何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均衡合作模式的问题,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两阶段均衡理论剖析产学研合作形成过程机理,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探寻角点均衡下的产学研自给自足、局部分工(Ⅰ和Ⅱ)和完全分工组织结构,并运用Agent建模理论和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形成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产学研均衡合作模式的形成。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均衡是一个递进、演化和失效的动态循环过程;分工组织结构是产学研合作网络形成的基础,且产、学、研合作分工越完全,二分网络结构越复杂;产、学、研交易效率越大,合作网络整体的均衡效用越大。  相似文献   

6.
范纯增  姜虹 《经济地理》2011,31(8):1319-1325
首先构筑了集群间互动发展的动力模型,将集群间互动概括为合作与竞争,以长三角医药产业集群为例,设计了企业调查和多元回归方法对集群间合争动力、强度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与等级性,集群间互动结构具有不平衡性,集群间合作(竞争)的动力依次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和其他,在微笑曲线上表现为产研销等单一或多重层面;医药产业集群间互动主要以强势企业为中心,它基于能力和资源的互补,表现为多种互动形式。因缺乏学研机构的强力的激发和牵引,群间有效互动的自加强机制尚未形成;集群间竞争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因过度竞争而带来负效应,但群间合作及群间总体竞合互动呈现正效应。集群间加强合作或提高集中度而弱化零散的过度竞争均会带来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思檬 《时代经贸》2020,(12):70-71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其提出要将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转化为高 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二者之间的实践逻辑环环相扣。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水平,产学合作机制则是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人才培养内涵、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本文以会计学专业为例,深入剖析产学合作的意义,并在剖析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产 学合作机制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的机遇。最后,本文提出了产学合作机制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徐国刚 《经济师》2009,(10):250-251
文章以宁波阿里山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例,阐述了"产、学、研"合作之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由此证实"产、学、研"合作之路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校双方的双赢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与地方科技合作的一种成功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市石龙镇以“石龙科技基金”为纽带,在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间探索了一条“官、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密切了高校和地方的联系,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是一种高校与地方科技合作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曾宪军 《经济师》2005,(2):68-69
对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认为高校教育系统的教育功能存在不尽完善之处、当前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产、学、研各方的优势和不足决定了必须实行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一个基层科研组织成员科研合作稳定性模型;运用模型,分析了基层科研组织成员的合作条件,对影响科研人员合作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基层科研组织成员合作稳定性的机制设计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明确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内涵与标志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以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以城市群内各地方政府为参与主体,按照"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激励相容"三个机制设计标准进行了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政府合作机制设计,并构建了政府合作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为以政府合作的方式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提供了对策建议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以产、学、研作为节点,以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团队作为超边,以每个团队中组织机构合作申请专利的次数作为超边的权重,构建基于加权超图的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拓扑结构。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超网络方法分析了2016年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申请发明专利的合作关系。实证显示超网络中节点的度、超度和超强度累计概率分布均服从幂律分布,说明网络结构中的节点具有异质性。通过分析进一步说明,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内各技术领域创新格局不平衡,应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企业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和技术的中介作用与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基于2014-2016年816家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长短期对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且无论长短期,境外合作的影响最强,产学、产政合作长期效应强,产研合作短期效应强;知识和技术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研发正向调节产学、产政合作绩效,负向调节产研、境外合作绩效。研究结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研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产、学、研三方创新主体参与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当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间存在着利益纠纷、价值差异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时,创新主体往往会发生异化而影响合作创新的顺利进行。异化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协调合作创新主体利益关系、整合合作创新主体的价值观念以及加强道德建设等方式规避合作创新主体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学合作应运而生.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校和跨国公司产学合作的动机以及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障碍.该校与跨国公司产学合作具体框架以及知识管理模式都将在本文中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北京理工大学在与跨国公司产学合作方面做了SWOT分析,对中国高校与跨国公司在产学合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校企合作为背景,首先构建了技术机制、信任机制、学习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知识产权机制6种耦合机制与知识集成绩效间关系的概念模型。然后利用路径分析法,将原概念模型分解为4个复回归模型,并对模型逐一进行修正,得到校企合作知识集成耦合机制的路径图。最后分别对6种耦合机制的直接效果值和间接效果值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校企合作的技术机制、知识产权机制、信任机制、学习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与知识集成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校企合作的信任机制通过学习机制的中介作用影响知识集成绩效;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的中介作用影响知识集成绩效。  相似文献   

19.
喻訄  史妍 《时代经贸》2010,(12):102-102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来临,产学合作应运而生。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校和跨国公司产学合作的动机以及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障碍。该校与跨国公司产学合作具体框架以及知识管理模式都将在本文中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北京理工大学在与跨国公司产学合作方面做了SWOT分析,对中国高校与跨国公司在产学合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丽 《生产力研究》2012,(2):86-87,91
调查得知"软件测试工程师"已经成为新IT人才需求榜上的前四位之一。未来几年国内软件行业对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将超过20~30万人。国内市场软件测试人才的稀缺,必将引起软件测试这一职位成为新的"黄金"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社会需求。校企合作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和大众化生源特点,建立并完善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建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基地的相关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全校性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支撑应用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和教师职场体验基地,建立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机制、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为学校摸索出一条校企合作构建特色专业课程的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