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市场意识、金融意识逐步强化,传统“大锅饭”的格局已被打破,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但由于种种原因,银企关系趋散状况也日趋明显,银企之间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这种状况已引起企业界,经济金融界专家学者的关注,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是市场经济“天平”上不可缺少的“砝码”,势必会对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文江 《企业活力》2004,(10):14-15
<正> 新型银企关系是指银行、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与社会再生产中,按照法律要求和市场准则进行的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关系。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是指按照双方独立法人平等互利、双向选择的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活力、有弹性、讲信用、高效益的银企关系,其实质是银企双方为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而实行的资金联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实现经济效益评价。 一、现代新型银企关系的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都是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其关系主要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搞好银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红 《企业经济》2002,(8):141-141
多年来,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扭曲的,是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长期形成的老观念与大力健全银行的功能要求很不相适应.现在,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涉及的面越来越广,筹资、用资的路子越来越宽,和企业打交道的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搞好银企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要搞好银企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银企关系,其内涵是平等互助、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即双方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企业法人,进行公平往来,双方优势有机配合,产生生机和活力,企业依靠银行信贷资金维持再生产,获得最佳经营成果,同时,银行也依靠企业推动信贷资金良性循环,获得银行利润.因此,银行和企业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4.
“银企互保”效果好江苏通州市副市长刘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和企业都要按照价值规律从事经营活动,为了各自利益难免发生一些碰撞。但是实践证明,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银行与企业始终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同甘共苦的。银企合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双方效益,更...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小企业》2002,(1):47-48
新型银企关系应该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银行家与企业家的个人关系,良好的个人关系需要有沟通交流、坦诚相待的基础,将普通的个人关系发展到朋友关系再提升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法人)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简单的提供信贷和服务的业务关系,而是一种银企之间唇齿相依、命运相连、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密切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促进企业资产与金融资产“双盘活”,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银行、企业以及所有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襄樊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形式改善银企关系,促进了经济发展。1998年,全市银行累计发放贷款约80亿元,净投放贷款164亿元;争取上级行直贷1835亿元;累计办理承兑106亿元,贴现12亿元,为全市经济增长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了巨大的信贷支持。银企携手、共图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广泛开展银企对话针对银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府专门成立银企关系协调指导小组,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银企关系,实质上是银行与企业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以利率为价格,对资金这一特殊商品进行自由、平等买卖交易而形成的一种再分配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一是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双方都是独立自主的市场经济主体,处于平等的地位,银行和企业都依法拥有对自已资产的使用权、分配权、处置权,银企之间的存贷往来是依法确立的债权债务关系。二是互惠互利的诚实信用关系。银行以信用中介的身份,一方面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包括企业暂时闲置的资金,另一方面把这些资金贷给企业,支持其发展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8.
郑良芳 《数据》2005,(6):42-43
我国大型跨国企业都是靠银企巨额贷款扶持发展起来的.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离不开银行的贷款扶持.企业如何从对外投资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规避政治、法律、信用、罢工等风险,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是银企须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商业银行法的颁布,银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在相互经济利益中,银企之间如何建立新型互助的借贷关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是银企之间面临的全新课题.目前,许多企业步履维艰,包袱沉重,需要银行的支持,对银行有“十盼”:一盼银行严格执行金融政策,不乱上浮利息或变相加收利息,不短贷要高息,不加收服务、咨询、评审等费用,影响银行信誉.二盼银行转变观念,深入企业.银企之间不再是原来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而银行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深,对资质不良的企业难免会“惜贷”。本文通过建立银企融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企业贷款难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一、银企一次借贷的博弈分析“现代企业的价值在于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企业需要用现金来偿还负债本息,而会计上确认的“利润”不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盈利企业被迫破产,就是现金流量不足引起的;银行经营  相似文献   

11.
银企鱼水相依、互相依存,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资金要素来保障;银行要发展、要壮大。也需要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来支撑。今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实现我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的关键一年,在新的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下.深入探讨银企对接.促进银企共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股权。在我国是通过新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把一部分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将银企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持股与被持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进而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作为资产重组的手段之一,债转股是国际通行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从我国情况看,它是银企重组中的主要内容,对搞活国企,促进国企减亏增利,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些企业领导、政府官员乃至理论界,把债转股…  相似文献   

13.
银企战略联盟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银企战略联盟中,企业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影响着银企双方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以及联盟的稳定.联盟企业需要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银行,以获得融资的便利;银行需要通过从联盟企业获得控制权,以便有效地监控企业,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导出了银行与企业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黄军 《四川会计》1996,(10):31-32
重塑新型银企关系蓬安县建设银行黄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银企之间出现了一优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重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银企关系,是摆在银行与企业面前共同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国有现代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 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不论银行还是企业,都要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新型的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紧密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市场化原则已成为银行同企业建立和发展关系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银企关系就是银行与企业的交往关系。传统的银企关系是按计划经济要求构筑起来的,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银行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借助的关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相应建立新型的银企业关系,推进改革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冰 《会计之友》2007,(36):91-92
银行和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两个主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企业经营效率不高会制约银行业务的运作;反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也会削弱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因此,通过银企双向选择机制的财务分析,使银企双方明确相互选择的标准,是塑造银企独立产权主体地位,实施产融一体化发展道路,加强银企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银企关系是指银行与工商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联系与联系形式,以及这种联系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向与强度.银企关系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下体现出不同制度安排的特点,二者的结合程度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差异,从对各国商业银行业务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的研究和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从总体上来看,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构造出不同的银企关系,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基本由市场来决定,所以就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和企业的双向选择的以信贷关系为主的银企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基本由政府计划来决定,而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银行进行信贷资金配给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客户资源是外贸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客户资源拓展的不足影响着外贸企业的生存,同样银行也面临客户的维护与拓展问题。为此,银行与外贸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资源共拓的银企联盟,促进信息资源尤其是客户资源的共享,使企业与银行之间构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双方都从中获得更大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误区之一:流动资金向财政资金异化。长期以来,银企之间的借贷关系被扭曲了,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血缘”关系,有人称之为“财政是爹,银行是娘”,尤其是1983年银行统管企业流动资金以来,财政不再供应流动资金,失去“父爱”的企业百般依赖“母爱”,于是银行“统管”变成了“统包”。银行对企业背上了“无限责任”,造成了资金供应“异化”。 事实上,财政再分配与银行信贷,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资金分配方式。但是,由于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连裆裤”状态,财政赤字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已成为中国的惯例,信贷资金财政化的势头日益严重。一是财政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