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支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历来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首要问题是把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并使土地适当集中。农村信用社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土地集中生产经营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支持:首先,要支持大部分农民从传统的农业耕作中转移出来,转变为乡镇企业、个私企业的工人及个体工商户。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积极支持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发展个私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力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从而大量吸收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变农民…  相似文献   

2.
从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发展的情况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转移的障碍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过剩劳动力的原因与分布从全国来看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剩余劳动力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城乡之间劳动力转移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向城市。目前引起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主要原因有 :(1 )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伴随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农业投入和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 ,活劳动投入大幅度减少 ,单纯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 (2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萎缩。在我国乡镇企业崛起的近 2 0年中 ,共转移了近 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 1 990…  相似文献   

4.
一、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票作用1.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更具有优势。(1)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所需的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较低,同样的资金可以比大中城市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小城镇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力择业面较广。(3)小城镇接近于农村,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和就业风险。由此可见,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2.小城镇建设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小城镇的繁荣兴旺,可以…  相似文献   

5.
城郊乡镇企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好地方李纯英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连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的乡镇企业举步维艰,从而也引起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困难。如何走出困境?笔者认为,乡镇企业向城郊发展、农业劳动力向城郊转移,是解决问题的一...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难题。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并重点分析了其制约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加速小城镇建设 ,引导乡镇企业发展 ,促进农业开发 ,适度向大城市和境外转移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7.
供给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把这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现阶段实际,阐述了限制农产品产量不能增加中国农民收入,只有转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劳动力中,发展区域优势行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效益,才能使中国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转移的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其原因除了农村劳动力过剩之外,市场机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导力量。表现在两方面,一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晋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有5个特点: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与城镇化进程基本吻合;②小城镇发展成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吸纳器;③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转化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条件;④乡镇企业结构优化,为转化农村劳动力奠定了基础;⑤对外开放和城市经济发展,为转化农村劳动力扩展了空间。存在的问题是:①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造成转移过程中择业面窄、就业层次低;②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造成转移大军的无序流动;③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④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弱化。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是要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创造更大就业空间;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劳务市场和服务体系,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加快建设小城镇,能够启动民间投资、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农村市场、启动经济增长,是一个现实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小城镇建设:经济增长结合部,城市化发展大趋势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流,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财务会计》2001,(11):11-11
本刊讯农业部、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背景资料要求各地制定扶持政策,适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对乡企布局进行一次战略性调整。并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通知说,除少数不适宜在小城镇兴办的企业外,原则上农村新办的企业都要建在小城镇,有条件的地区,要利用技术改造、扩建、重组等时机,推动现有分散布局的企业向小城镇逐步集中,特别是老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项目要逐步向小城镇转移。严禁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的中心 ,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乡镇企业的发展 ,对振兴农村经济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依托 ,相互促进 ,是农村经济的活力所在。为此 :1 .要制定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的政策。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 ,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对连片开发和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或减免土地税 ;对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 ,特别是新建企业则可通过较高的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措施加以限制。农民进小城镇建房、务工、经商用地 ,应给予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 ,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改善生活质量 ,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小城镇要布局合理 ,科学规划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3年来 ,通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总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和建立建制镇的过程 ,可以清楚地看…  相似文献   

14.
寻找加速城镇化的新模式和新政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湖北与浙苏粤的农村城镇化率、乡镇企业集群和就业集聚度的比较与分析,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乡镇企业集群提供了长期稳定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吸收农村居民向小城镇迁移,导致农村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高;解释了苏浙粤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而湖北城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晚、规模小;提出了以乡镇企业集群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速农村家庭迁移的农村城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问题上 ,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但是 ,在转移的具体途径方面却存在很大分歧。这种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应就地转移、就地消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 ,应通过优先发展小城镇予以吸纳 ;第三种观点认为 ,应向城市转移 ,尤其是向大中城市转移。本文认为 ,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应该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但需要解决一些制度性的障碍 ,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那种力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就地转移的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行不通的 ;力图通过优先发展小城镇来吸纳大量农村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13年中,农村非农产业的扩张转移了320.1万农业过剩劳动力。但在人口迁移方面严格控制,政府力图行政式地控制、发展城镇,实行“离土不离乡”和“进厂不进城”的人口政策,提倡就地办乡镇企业,人口就地城市化;同时僵化的户籍、居庄、就业、就学和城镇福利体制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一六障碍。因此,从我国的过去和目前看,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农业中滞留了大量的剩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聚集是因为城乡差别政策仍然存在,小城镇缺乏聚集基础,乡镇企业缺乏聚集动力。为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此问题,并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组织创新的角度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狠抓落实,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中去,因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我区而言,尽管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小城镇 (县级市、中心镇都已不少 ),但总的情况是各城镇规模小、功能低、软硬环境差、经济辐射能力弱,不少小城镇仅是行政中心而非经济中心,因而很难吸聚足够多的农业人口和乡镇企业安家落户。基于此种状况,决定了我区目前乃至今后的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就不应放在单纯的县改市、乡…  相似文献   

19.
城镇是市场经济的载体。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如何真正发挥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和加快小城镇发展,是一个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打破乡镇和城域界限,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重点镇集中,努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大力培植城镇第三产业,大  相似文献   

20.
蒋满霖 《农村经济》2001,(11):20-22
(一 )小城镇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1 有利于带动西部经济现代化。我国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长期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中 ,改革开放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不仅使已有的小城镇迅速地发展起来 ,而且还促使一些原来仅仅只是农村一般的小集镇也迅速发展成为颇具规模与活力的小城镇。然而 ,我国西部乡镇企业小型分散的空间布局 ,松懈无序的组织结构是与其所追求的规模效益、低成本扩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相悖的。小城镇正是以比较利益优势吸引着众多的乡镇企业和投资者向其集聚 ,从而改变了乡镇企业以往那种分散布局、协作困难、各自为政的局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