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维视觉店铺设计系统--推荐给服装企业的视觉营销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劲 《中国纺织》2004,(10):182-183
自上世纪90以来,中国服装营销逐渐转向为品牌营销时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内地服装品牌不断涌现,然而目前服装品牌运作在我国仅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品牌运作采用启用明星代言人、强化店铺形象、制作精美品牌手册等技术方式,说明视觉形象的营造和传播业已引起品牌运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店铺形象则是品牌理念和形象传播的核心手段,良好的店铺形象能够充分体现品牌定位和其核心价值,在国外,三维店铺设计已经成为符合企业快速反应市场、迅速传播企业形象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鲁成 《中国纺织》2009,(11):118-119
跨界合作把不同领域的品牌联合,从而产生其特殊的市场影响力和价值,已经成为品牌营销和传播的一种新型方式  相似文献   

3.
MINI中国营销团队在今年伦敦奥运期间的各种迅速、立体、丰富的营销表现,为MINI赢得了极高的人气MINI的营销团队让外界彻底明白了这样一个简朴的道理:营销人也可以和电影导演、建筑设计师一样,创造真正的价值。王旌羽还是"一半黑一半白"的时候,就发现宝马中国MINI品牌传播的高级经理范力这边有很多"弹药"。为什么是"一半黑一半白"?是因为在同一个楼里,  相似文献   

4.
张静 《汽车观察》2012,(3):104-107
汽车厂商从不缺乏营销手段,这家韩国汽车公司正打算按照"您的创意"在中国重塑KIA,寻找中国元素的同时也可传播自身的品牌理念。事实上,汽车厂商从不缺乏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比如"就像不断往银行里存钱,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花钱"的体育营销:被业界誉为中国体育营销界的"达沃斯"——CCTV中国体育营销论坛于2012年1月9日落下帷幕,东风风神携手NBA、玲珑轮胎与中国女排一路同行、东风雪铁龙赞助中国羽毛球  相似文献   

5.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0):26-27
大众、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等这些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其品牌号召力的强大,非其他品牌所能比拟。这些拥有高价值的品牌,似乎不需要做太多工作就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那么这类企业的营销是否可以"无为而治",或者不需要做营销了?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营销活动是演绎和表现品牌核心价值及品牌识别体系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企业必须科学制定品牌营销战略,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营销的核心是品牌营销,产品竞争也愈集中体现为品牌竞争。品牌营销追求的最终目标便是依据品牌资产构成要素,实施品牌营销可以从品牌认知营销、品牌质量营销、品牌联想营销和品牌忠诚营销四个方面着手考虑,这也正是品牌营销的四部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张静 《汽车观察》2013,(6):90-91
以更高标准重视终端销售是宝马实现在华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虽未能在中国豪华车市场超越奥迪,但宝马经销商一直坚持用行动来阐释何为未来的高端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9.
安航 《汽车与社会》2011,(36):80-81
当越来越多的汽车消费者,成为宝马车主的时候,他们理所应当地沉浸在拥有的喜悦感之中:年轻人对于梦想之车及驾驶乐趣的渴望:中年人对于身份及成就的肯定,皆在这一刻得以实现。然而,宝马比这些车主想得更加长远,它们帮助车主实现梦想,并让这份梦想持久地散发光芒。这一切,都是在宝马全新的售后战略指导下,一步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2,(8):108-109
今后在汽车上,你不仅可以听音乐,享受呼叫中心的服务功能,你还能玩微博、上开心、看股市行情.在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驾驶是安全的! 别惊讶!这并非天方夜谭. 宝马的互联驾驶就有这样神奇的功能,用创新的想法丰富日常生活,让驾驶者享受未来的驾驶乐趣. 娱乐,但安全 "汽车只是驾驶工具,为什么要开发这么多娱乐性功能呢?"宝马中国公关部负责人赵涛在刚刚接触到宝马互联驾驶时发出这样的疑问,而这一疑惑很多人都有同感. 赵涛的外国同事和他说,西方人善于发现如何让汽车使用更为便捷,他们为此将不遗余力去做.他们很喜欢facebook,等红灯的时候,看看ipad、iPhone已经成为习惯,利用碎片的时间做着他们喜欢的事情,但这样的使用习惯如何能保证驾车的安全呢?其实字幕是投射在车载中央显示屏上,当时速超过3公里/小时,频幕就自动锁住,以保证驾驶者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人们习惯认为,企业应通过"示强"——"凸显自己优势"的方式来赢得消费者青睐。然而,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却通过"示弱"的营销思维赢得全球"粉丝"(如苹果等)。虽然美国学术界已证实"示弱营销"更能赢得消费者情感认同,但国内理论界尚未关注"示弱营销"的价值。本文在国内率先对"示弱营销"进行实证研究,以国际市场"蛇吞象"并购为背景,探索"示弱"品牌传记是否能减弱"蛇吞象"中对"强"品牌的负面影响以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当弱品牌不采用"示弱"品牌传记时,消费者对强品牌的购买意愿下降;当弱品牌采用"示弱"品牌传记时,相比"示强"品牌传记,消费者对弱品牌的情感认同更高,对强品牌购买意愿下降得更少;品牌传记与强品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经过消费者对"弱"品牌的情感认同发挥影响。论文最后讨论了本文结论对新兴国家企业在借"示弱营销"建立品牌情感,以及并购后品牌管理、品牌传播等方面的营销战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振华 《汽车观察》2013,(6):108-113
随着APP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汽车企业比如奥迪、宝马MINI、福特、大众、斯柯达等汽车品牌,已经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作为其品牌广告投放的重要渠道,而且在力度上也在逐年加大,这也直接令APP移动营销成为汽车品牌营销领域的最新看点。  相似文献   

13.
事件营销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就像一块企业进入消费者视野的敲门砖,又像一个高倍扩音器,帮助企业用更低廉的费用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如今,事件营销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营销方式,大企业通过事件营销保持品牌的持续影响,而小企业通过事件营销,避免自己与大企业在正面碰撞中的劣势,借巧力实现自己的品牌升位。简言之,不论中外,不管大小,企业都想整出点"事"。因为,事件营销就像哈利·波特手中的魔法棒,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安航 《汽车与社会》2011,(30):82-82
五十万元的预算,对于一辆想购买豪华品牌运动型轿车的人来说,有哪些选择?雷克萨斯IS250、英菲尼迪G25、沃尔沃S602.0T、还有宝马325i。在以上车型都是由国人所熟知的豪华品牌提供的前提下,若要对他们按照驾驶乐趣的多少来排个序,那325i自然是博得头筹的那—辆。  相似文献   

15.
《汽车观察》2013,(11):112-112
<正>之诺,宝马汽车与华晨汽车的合资自主品牌,自品牌发布以来就广受消费者关注。而作为华晨宝马合资自主品牌之诺旗下首款车型之诺1E将于本届广州车展上正式首发,并将于年底上市发售。据悉,之诺品牌也将是继宝马、MINI和"i"品牌之后,隶属宝马品牌之下的第四个新品牌。而近日相关媒体曝光其最新路试谍照,对比标准款的宝马X1,之诺原型车具备了一个不同的前格栅、前大灯、保险杠以及其他一些较小的外观调整。而的尾部经过了厚实的伪装,因而隐藏住了车尾的变化,但从整体轮廓来看,很像X1的造型设计。来到内饰部分,之诺车型同样共享了宝马X1的设计,包括方向盘,中控台式样都完全一致,特别是包括那套iDrive多媒体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郑劼 《汽车观察》2020,(5):57-59
四位汽车界的代表与来自各个行业的营销老总一起分享了他们的品牌观。5月10日,由搜狐主办、《汽车观察》独家战略合作的"第三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文飞、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等四位来自中国乘用车品牌的代表,与来自各个行业的营销老总一起分享了他们的品牌观。  相似文献   

17.
汽车发展历经百年巨变,伴随工业革命的进程,以欧美和日本汽车为代表的品牌发展与演变,成为人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最具有商业研究价值和最主动的一本品牌营销教科书。 创始命名与品牌人格 世界级汽车品牌往往是与创始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品牌的命名、个性和定位一开始就深深打上了其创始人的烙印,并且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无论是世界顶级品牌德国的戴姆勒—奔驰,美国的福特、克莱斯勒.还是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的雪铁龙、雷诺和日本的丰田.这些品牌都是以创始人的名字直接命名的。综观国际著名汽车品牌.每…  相似文献   

18.
传统营销方式已经无法解决品牌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营销不再是简单的品牌定位,而是涉及到企业的再造,从根本上转变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事件营销是企业提升品牌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播的最佳时机,企业通过介入公关事件可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如果要使用事件营销,则应把它视作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从战略的高度去重视它,无论是某一具体事件的传播,还是连续、长期的传播,都要做到持之以恒,有始有终。和企业日常的营销活动一样,事件营销  相似文献   

20.
谦锋  和平 《中国纺织》2009,(6):136-137
“现代品牌的运作已经转向以营销为中心,从产品开发到制作的一切产品生产都要围绕营销来组织。”上海今童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濮新泉一开口,就把话题直接转上了品牌。一个企业,卖的并不只是产品,更多的是产品背后的故事,它的价值理念,而这也正是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