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健 《汽车观察》2008,(6):94-95
中国已成为全球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主要中心,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到中国来选择和购买各种各样的客车;众多的中国制造商,不论规模大小,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狂喜。与业内的一位大佬交流,他感叹地说:做客车很容易,做好客车不容易!我认为,这句话很可能成为一句经典。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巴士与客车制造基地,还没有成为全球巴士与客车贸易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王健 《汽车观察》2009,(6):94-94
《中国巴士与客车:国际化与市场营销》2009年版发布了第一份“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竞争力调查报告”,是以竞争力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调查研究,其中最有趣的是对10个官方网站进行评估与测试,其结果被编制为评价巴士与客车制造商营销绩效的一个指标——中国客车先生指数(Mr.China Bus Index)。据调查所反映普遍情况是: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的官方网站质量大多处于初级水平,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健 《汽车观察》2010,(3):89-89
围绕2009中国年度客车(Coach of the Yearin China)所展开的争辩,一方面显示出巴士与客车市场受到越来越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行业发展中的某种虚浮,特别是一些专业人士的偏见。经过几轮争辩所传播的基本知识,对巴士与客车专业人士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王健 《汽车观察》2009,(8):94-94
解剖巴士与客车国际化营销的中国样本,通过学习来创造竞争力是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2010年的客车市场可以用高歌猛进来形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数据,2010年1~11月,客车行业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6.88%。这一年也是安凯再创奇迹、为十二五夯实基础的一年。从1994年散件组装的第一辆赛特拉客车下线至今,安凯不仅见证了中国客车业的黄金时代,同样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客车与世界客车不断缩小差  相似文献   

6.
亚历山大丹尼斯公司与五洲龙公司签订17年的组装生产协议,生产双层公交客车,这是否会给国内双层公交客车市场带来震动?自2006年底,包括上海、沈阳、杭州、济南、重庆等多个城市的公交公司陆续停用双层公交客车,并不再添置新的双层公交客车,这一现象曾经引起业内人士"双层巴士是否要淡出中国城市公交"的争论。据了解,这些城市使用的双层公交客车均为国产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11.5小时,一起回顾、总结中国客车行业过去一年的"辛酸"历程,一整天,一起展望、憧憬客车业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八年来,又是谁在幕后默默影响中国客车业?2 0 1 3年1 2月2 0日,一年一度的"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影响中国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已成举办了七届,每届活动都能吸引包括客车、公交、客运、旅游、配套等众多企业的上万名客车行业人士参与。记者从活动主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观光巴士1路的双层敝篷巴士"下岗"之际,来自英国大巴士(Big Bus)公司的双层敞篷巴士即将亮相黄浦江畔,为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中外嘉宾提供旅游观光服务。这为国内双层敞篷巴士的运营带来了新鲜的信息。大巴士公司引入中国客车大巴士公司在1991年6月成立,是以英国伦敦为总部的观光巴士公司。这家由贝尼家族(Maybury)拥有的公司,  相似文献   

9.
6月26日,南京中北巴士公司(以下简称中北巴士)院内迎来了宇通客车带来的节能盛宴——"价值连城"节能减排驾驶技能竞赛。宇通客车已携手客运企业连续多年举办"价值连城"活动,这次与中北巴士联办的活动是首次在公交系统举办。中北巴士再度牵手宇通客车"如果说是有计划的普及推广,那么这次活动是在公交系统的首站。不过,以前  相似文献   

10.
客车巡展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巡展仍然是效率最高的客车营销方式。尽管客车产品进步神速,客车技术和工艺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车营销却十几年如一日始终突破不了巡展.这就是客车营销的"巡展为王"现象。客车巡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起源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客车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完成生产任务,根本不用考虑客车营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客车开始进入买方市场,至此,客车巡展才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汽车观察》2009,(9):94-94
出口车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进入欧洲市场,这不仅仅有助于促进中国巴士与客车品牌的传播,对开拓国外其他地区的市场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这个夏天对于安凯客车有着尤为不同的意义。去往伦敦亲自感受奥运激情的人们,或许会发现印有"安凯客车"字样的红色双层观光巴士穿梭于各景点之间,融入伦敦美景之中,交织出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中国客车红动伦敦"安凯客车在伦敦奥运期间的成功运营,不仅是安凯客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又一次跨越,更是中国制造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中国客车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亮相。这次亮相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大宗机电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的完美  相似文献   

13.
在新能源客车特别是电动客车得到大力推广的当下,电动公交在很多城市都称得上随处可见。而在重庆,遍地行驶的电动公交有个独特之处:车身上喷绘着"快速充电巴士"。"目前,重庆有1600辆左右的快充公交(包括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分布在全市80多条公交线路上。"2014年12月22日,在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通电动")厂区,恒通电动品牌专员毕晓燕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其中包括354辆2014年新增的快充公交。"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汽车观察》2012,(12):120-125
对于"一通三龙"而言或许他们比别人更早地明白,中国客车市场的争夺战向来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几年前的趋之若鹜,到近年来的收缩、调整,"三龙"之一曾经的厦门金旅眼看要掉队了. 有行业资深专家这样对《汽车观察》总结:从今年市场情况来看,厦门金旅大中型客车销量下滑、校车布局后劲不足、海外出口没有突破,仅依靠利润单薄的轻型客车作为企业的增长引擎,短板已十分明显. 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在经历了产品线齐全与否及配置高低的比拼后,中国客车行业的下一个竞争阶段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到目前为止,客车细分市场没有表现特别突出的,公交、旅游和公路客车表现都不好。我原本以为公交市场应该表现不错,先以此拟订了一个题目,打算由此展开写一篇分析文章,结果分析数据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首席分析师余振清这样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今年车市整体都比较低迷,客车表现相对好一点,但也一般,没有什么亮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16.
王健 《汽车观察》2008,(12):100-100
勇敢地走出中国到世界各地设置装配工厂或维修中心,这才是中国巴士与客车制造商构筑国际化产业链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跟很多中国汽车合资企业走的"进口替代"的道路不同,苏州金龙和斯堪尼亚合作走的是"出口导向"的道路。艰难的合作历程苏州金龙与斯堪尼亚的合作历程充满了艰辛。有首歌唱到"我不在你的眼里,更不在你的心里",苏州金龙最初寻求和斯堪尼亚合作时,就是这种状态。苏州金龙是一个1998年才成立的客车企业。2002年,在寻求和斯堪尼亚合作时,才刚刚进入大客领域,在国内客车  相似文献   

18.
王兰 《汽车观察》2015,(2):38-40
"未来十年,我国客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无人驾驶的电动客车,即智能化的环保客车。"宇通客车技术副总监、技术研究院院长李高鹏如是说。李高鹏,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宇通工作,至今已经17余年,现任宇通客车技术副总监、技术研究院院长。他经历和见证了我国客车技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李高鹏认为,不仅是中国,在全球范围来看,电动汽车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汽车大国纷纷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未来趋  相似文献   

19.
与国外客车企业相比,中国的客车企业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心脏"——发动机。中国客车的发动机大部分都由独立发动机企业提供。纵观国外知名的大、中型客车企业,奔驰、沃尔沃、曼、斯堪尼亚、依维柯甚至现代、大宇等客车,全都  相似文献   

20.
3月26日,"安凯美丽中国行"第三季在上海盛大开启,来自苏沪地区的旅游、团体、租赁公司以及多家客车行业媒体到场参加,共同领略了安凯带来的产品和新能源技术盛宴。美丽中国行强势回归作为安凯客车的大型品牌主题活动,"安凯美丽中国行"早已是客车行业内名气颇高的"熟面孔",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力。该活动始于2013年,第一季以传播绿色旅游文化为主题,关注中国旅游交通产业,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