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虚弱,不影响我们个人的坚强;中国强盛,不意味我们个人的成功。我只知道当我们每个人都在没有自信的夜色里砥砺前行时,中国也自然就迎来真正的黎明。有人说中国现在是盛世,真荒唐。一个盛世之国的护照怎么这么不好用呢?一个盛世之国怎么会被周边小国轮番索要领土呢?外国人在我面前称赞孔子、老子和王阳明时,我一点儿也不自豪,反而觉得无地自容。"被盛世"了的中国,有十几亿人民,却几乎没有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2.
正李代文老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让我们在学习中提升了文化素养,拓宽了文化视野。李老师首先指出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他说文化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终极追求。"文化"是"文明之教化"。以文化人,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有着恒久的生命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是灵魂,文化是我们的价值观,文化是我们的思想,是一种精神。所以我们要追求有品味,积极  相似文献   

3.
文化这东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往大里说,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强不强,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发达不发达,先进不先进大有关系。往小里说,文化就在每个人的日常举止里:随地吐痰,满口粗话,与老人抢座,不遵守交规,都是没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D·马克戈万是晚清时期俄驻华使馆的一名外交官,选文通过一名外国人的眼睛展现了百年前的中国社会情况。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人永远是个谜。这其中还包括像我们这样的欧洲人:不但到过中国,而且甚至还在那里居住过三四年,讲起中国话如同讲自己的母语一样流利。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敢说对中国及中国人有了很好的了解。是的,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民族,一个既有突出的民族个性,又相互间十分矛盾的民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欧洲人习惯于逻辑性的、连贯性的思维,而中国人则喜欢联想式的、曲折式的思维。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有的人会说;“我的梦想是想当语文老师,将来让自己的学生畅游于知识的海洋里,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人会说:“我的梦想是当兵,站立于祖国的边疆,保护育我养我的祖国,让祖国不在受别国侵略”;有的人会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健身教练,让每一个人都具有强健的体魄,不再让别国人称我国人民为‘东亚病夫’”等等,而我的梦想则是成为一位知名的服装设计师。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我们国家每年都要在清明节举行公祭黄帝的活动,而且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对此,可能有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这么隆重地祭祀黄帝?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敬祭祖先是我们必行的责任和义务,是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特性的文化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也有自己的祖先--这就是黄帝。我们每个人的祖先是直接的血缘关系,而黄帝作为我们的祖先,则是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经过了数千年,在多元民族的交融中形成,今天已经没有办法弄清确切的血缘关系了;更重要的,黄帝作为我们的祖先,主要是从文化意义上说的。纪念黄帝并不是现在才这样做的,历  相似文献   

7.
岳峙 《上海国资》2010,(8):82-82
近来因为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议,去了一趟韩国。 以前经常听到从外面回来的朋友说,这几年国外的人看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觉得中国人特别穷,现在是觉得中国人真有钱,奢侈品商店里最多的就是中国人,而且是成批地购买的。让外国人很艳羡。  相似文献   

8.
王艳华  许以民 《黑河学刊》2013,(11):190-192
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国人的道德情结最为深厚,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深远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行为。其成因在于: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政治统治的需要;教育的积极推动;道德情结的自我强化等。  相似文献   

9.
民族性格即指一个民族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一种总体的价值取向。比如我们说美国人自由、随意,法国人浪漫、轻松、会享受生活,日本人勤恳、暖昧和等级森严,德国人严谨、理性,英国人严肃而有骑士风度,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那样复杂,而一个民族的性格对于本国的外交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研究俄罗斯的民族性格看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也不断取得充实和进步。然而在当代的中国,排队文化却是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努力去营造的文化。本文将揭示中国人薄弱的排队意识,并简要分析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人类活动之道的总和,主要包括为人之道和为事之道两大部分,核心是为人之道。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文化是抽象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件,也不是一件可以拿捏的物品,很难说文化是什么。但文化又是具体的,是可以化人的。它体现在每个人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的待人接物之中。而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养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环境创造人,人亦创造环境"。可以说,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品质都折射出其成长背景、生活阅历、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12.
徐海玲 《魅力中国》2011,(17):63-64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图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灿烂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中凝结出的智慧结晶。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文化势必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其最小的社会单位,家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婚姻伦理以及模式出现了中西碰撞、新旧结合的现象。20世纪以来,尤其实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家庭婚姻关系还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文章旨在探讨中国的家庭模式、婚姻伦理和中国家庭婚姻关系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以启发人们运用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实现家庭婚姻关系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村上春树说过,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是故事,我信。我们很多中国人恰恰不会讲故事,不会这种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来表达,真该补上这一课 跟外国人学汉语,这听起来纯属无稽之谈,外国人向中国人学汉语还差不多!事实上,也有大量的外国人在中国学汉语,更有不少中国人在世界不少国家传授汉语。  相似文献   

14.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在城市硬件上没有问题,关键是人的素质,在国贸地面停车场,很2多外国人都按照要求规规矩矩的停放自己的汽车,但是我们国人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差距,经常随意停车,你说也不听,所以世界城市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光是盖高楼大厦就行了。  相似文献   

15.
康聪颖 《魅力中国》2011,(9):139-139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每个汉字都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语文教学活动最重要有三点意义:第一,培养人最基本、最常用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的载体:第三,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基于此,我们的教师,不能只注重学历、普通话等条件,更要注重教师的中华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仙逝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改过来.”杨振宁先生认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一个看法,就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对此我深有同感。有记者问过我:“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我立刻回答说:“最大的苦恼是大多数人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产品,不相信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能由中国人独立完成。”1980年前,对于我们跨越式发展的独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价值观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化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每个中华儿女。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引领者,也是社会中的高知识群体,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时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民族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2,(5):74-74
比德·史尤瓦尔来自瑞典的马尔默,在中国已居住20多年。他说:“我不觉得自己像瑞典人或欧洲人,我很中国。”没有几个外国人能像他那样说完美的中丈。  相似文献   

19.
广西阳朔西街、云南丽江古城都是外国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不仅来旅游的外国人多,有的来了又来,最后索性干脆就留了下来,在当地生活。所以有人说这两个地方是东西交汇之所,外国人来这儿看东方的中国风情,中国人来这儿感受异国情调。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1,(8):32-33
一张图片就是一个世界。小小方寸间充满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中的成就、冲突和解决矛盾的过程,表现出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进步,表现出人的命运、情感、意志和力量。这是每个读图人想从中领悟到的意境,也是每个摄影人所想达到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一年一度的“华赛”(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想传达给大家的理念。新一届“华赛”又新鲜出炉,让我们借这一双双新闻的眼去回头看一看2010年所带给我们的所有感动,包括欢笑与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