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耕地流失的调查及反思杨德才,胡孝德,唐松根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而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耕地,耕地的增减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虽然我国仅靠占世界总耕地面积6.4...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 ,我国小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农村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如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统计 ,截至 1998年底 ,全国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有 14 8万多个 ,其中种植业占 6 3 1% ,养殖业占 14 4 % ,加工运输业占 6 1% ,其他行业占 16 4 % ,全国有跨县的专业合作组织 5 2 4 0个 ,跨乡的专业合作组织 814 0个 ;在全国 4…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不同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及耕地面积变化,研究了影响我国耕地过度流失的政策和经济因素,分析了耕地流失的政策—经济驱动力;认为乱占滥用耕地现象是从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增长,确立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以后出现的,在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耕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从出让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中可以直接受益,开发商占用耕地所付出的费用低于占用同样面积已有城市建设用地的费用,使开发商不愿提高已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希望占用更多的耕地;针对这些耕地流失的政策—经济驱动因素,提出了从源头上防止耕地过度流失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5.
8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要素得以重组并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活跃。目前正在进行的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改革,将导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此时,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促进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于1844年,一个半世纪以来,虽然各国合作运动的背景不同,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合作学派,但世界各国在合作运动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则是相同的。国际合作社联盟1966年曾提出六条原则作为国际合作运动的惯例,这些原则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这些原则是:(1)入社自由。任何人只要能从合作社的服务中获益并履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 ,必须加速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而其关键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巩固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成果 ,运用现代产权理论 ,合理界定和安排农用土地产权 ,构建一套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用土地产权制度。一、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根本问题综合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西方学者的产权理论 ,产权的内涵大致包括 4个基本要点 ,即产权是一种财产权利 ,是一种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社会性行为权利 ;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产权具有排他性 ,外部力量不得侵犯…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认识,大力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是当前急需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回答的重大问题。 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深化和飞跃,从  相似文献   

9.
农村市场化与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负担重的原因探讨近年来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但农民负担加重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析原因 ,主要有两类观点 :一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认为 ,农村政府机构臃肿 ,冗员太多 ,效率低下 ;为农业提供服务的政府部门仍有垄断性 ,导致农业服务费用上升 ,农民负担沉重 ;落后地区基层组织由于缺乏发达地区那样的收入来源而财力紧张 ,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 ,只好把开支转嫁到农民身上。二是从农民的角度认为 ,农民虽然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 ,但分散、小规模、不合作等历史原因使其无力拒绝各种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11.
福建省耕地流失原因及总量动态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福建省近 5 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  据国家有关部门资料统计显示 ,福建省耕地面积曾于 1 950年代前期及 1 960年代前期出现过 2次短期的小幅增长 ,其后绝大多数时段呈缩减趋势。全省耕地面积由 1 950年的1 45.0 2 7万公顷 ,减少到 2 0 0 0年的 1 1 8.70 9万公顷 ,50年间共减少耕地 2 6.3 1 8万公顷 ,年均减少 52 64公顷 ,年均损失率达 0 .3 6%。该期间耕地资源大体呈现出如下 5个变化期 (图 1 )   ( 1 ) 1 950— 1 957年缓慢增加期。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运动让广大农民重新获得土地 ,极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种地的热情 ,这期间 ,福建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保护和利用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替代的耕地资源意义十分重大。该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基本状况,分别从农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市场等方面揭示了耕地大量流失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建设也日趋城镇化。但由于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做好耕地资源的保护,使我国在农业经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面积水平,仅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2.4%,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乱批乱占耕地,浪  相似文献   

14.
薛昊 《中国改革》2005,(8):72-73
市场化进程直观表现为一系列经济关系的变化与形成。而与这一过程紧密相关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变化。这个变化对市场化来说,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意识形态的突破,是市场化向前推进的先导性力量。中国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是实践创新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党和政府把理论的创新作为实践的先导,统一和凝聚全社会的思想,从而确保市场化推进每一步都得到尽可能多的社会认同,降低市场化推进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农民市场化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市场化水平反映农业经营中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作用的大小,其衡量指标包括农民、农业投资、农产品交易和劳务的市场化水平。农民市场化水平是指农村中农户的经济活动依赖市场交易程度的高低,它是农业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主体,他们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是指经济资源由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根本性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行为、政府职能等一系列经济关系与上述转变相适应的过程。目前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50%左右。云南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这势必阻碍着农村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影响了云南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耕地保护与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管理建设占用耕地、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对耕地质量的维护、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监管与考核的力度等面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耕地保护强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市场化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化过程启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有力推动下不断向前推进。首先,从“推力”角度作用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工业化早期开始...  相似文献   

19.
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生产有很大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受素质和习惯的影响,农民缺乏足够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加之农民信息渠道狭窄,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供求状况。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生产、技术等方面服务于农户,抵御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合作组织通过收集、分析、传递市场信息,根据价格信号来安排农户生产,减少分散经营所不可避免的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它以集体的力量增强农民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提高农民在市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农村耕地撂荒和耕地质量下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农村经济多元化和经营行多样化选择条件下,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粮食生产成为效益最低的产业,直接导致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工业三废污染,长期的掠夺式经营,造成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文章提出了要坚持耕地质量和数量的总量平衡,重视和保护耕地要有新的视角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