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信用额度管理概念,以现行应收账款管理为基础,将信用管理级别设置为A、B、C、D四级并分别对应不同的信用期限或信用额度。在企业自行开发的ERP中增加信用额度管理功能模块,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同时建立有效的效绩考核机制,明确应收账款管理责任,调动业务人员催款积极性,从而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资金回笼率、保证现金流通畅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徐玉凤 《现代商业》2011,(15):81-82
市场经济的现状和条件下,企业间,特别是国有企业间互相拖欠货款,导致逾期的应收账款数量、数额巨大,已经成为了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从而引起企业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信用与应收账款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信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信用机制的建设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加强,有利于根本地解决应收账款导致的企业资金短缺、坏账损失等问题的困扰。商界的说法是"中国最缺的就是信用"。因此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从而避免赊销坏账的问题,就变成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里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当前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成为扩大销售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由此生产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成为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此,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市场营销以及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了销售额,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账款的催收费用,产生一定的坏账损失,如果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不严,已发生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有可能形成更大的损失.本文针对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应收账款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人员的信用审批权限、收帐政策,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就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日常管理、事后管理及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旨在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为有关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处置,备受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对它的研究集中于减少应收账款发生,加快应收账款回笼,以及如何利用应收账款融资等三方面问题,而对于应收账款的源头管理——客户信用的调查与评价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细致。本文针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如何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部门,培养企业内部的专业信用评估人才,以对客户的信用进行有效客观的评价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其可以扩大企业,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如果提高其的投资效益,对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进行了浅析,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管理,提出了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李珩 《致富时代》2010,(11):53-54
赊销是现代企业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了销售,促进了利润的增长,但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拖欠也是拖垮很多企业的原因之一。文章认为,应从制定并贯彻实施企业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事后管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等方面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理财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企业必须通过严谨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选准销售客户,通过科学的信用决策,制定合理的信用策略,通过规范的日常事务管理,减少应收账款风险,从而加强和优化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搞好应收账款管理这一问题,从信用决策、日常管理、回收策略、融通策略四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为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11):198-200
应收账款与企业生存、运营和发展息息相关,他是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赊销的产物。如果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当将会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匹配、增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坏账损失,从而不能真实的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可见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意义重大,加强这方面管理将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并且企业日渐将应收账款设置为重点考核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标准之一。本文针对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分析,重点对如何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企业内部人员的信用审批权限、收款政策及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扩大销售量而造成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机制,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的预防、事中的控制、事后催收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浅析应收款项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应收账款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的资本运营.在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本文从企业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入手,讨论了应收账款在企业中的利弊,描述了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措施,主要从加强信用管理、赊销责任制和日常监督等方法来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尤丽团 《北方经贸》2010,(2):114-115
信用政策又称应收账款政策。应收账款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因此,研究企业的信用政策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提出信用决策的定量分析,从克服信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销售渠道,就会向客户以赊销的方式提供商品,进而形成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过大将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收益水平,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发生断裂,从而产生财务危机。因此,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意义重大。本文从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应收帐款的风险,并针对企业运用应收账款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探讨了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采用信用管理,商业信用的采用产生了应收账款。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收账款因其金额大、占比高,对其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文章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一个经济范畴,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往往采用赊销的商业信用方式进行销售,其资金运动则表现为应收账款的运动。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其实质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融资性服务。目前,应收账款在我国企业总资产额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应收账款的管理开始与资金管理一并成为债权企业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本单位。3年年初,应收款项达723万多元,已超过净资产186万元,应收账款的管理已作为03年度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仅关系着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企业不断适应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的需要。各家企业应以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与科学的信用评估模型为基础.选取恰当的结算方式转移交易客户的信用风险.并配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动态监控等手段,提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精细度与时效性。从而.使应收账款转为企业实际的销售收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在扩大企业产品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也给企业资金的回收带来了风险。许多企业必须利用信用销售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就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应通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使企业形成因信用销售增加的收益大于企业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的良性循环。文章论述了企业因应收账款形成的风险以及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制定与应收账款相关的策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等对策,以使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降低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概率和额度。  相似文献   

20.
葛嵛荣 《消费导刊》2009,(13):94-94
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的规模扩大,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日益重要。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在不影响销售收入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应做好信用政策的制订、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收账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