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方金融的发展,依法确定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职责,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的现状,应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金融稳定为平衡点,立法明确规定中央金融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机构的职责,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典 《河北金融》2020,(1):61-63
随着地方金融快速发展和各种新型金融业务出现,地方金融监管的职能日益重要。然而,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之间、地方与金融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监管协调问题,地方金融发展与监管之间存在矛盾,这都不利于监管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人民银行在地方金融监管框架中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发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建议从共享监管信息、重视监管实施、关注金融机构行为与文化等方面入手,推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汪洋 《中国金融》2020,(2):64-66
2019年对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行业发展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9年年初,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新一轮改革顺利完成,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省、市两级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均已组建到位并开启新的运作,其"三定"职责中首次明确了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行业负有强化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地方金融的管理,弥补金融短板,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然而,地方政府的这种管理却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职责定位不准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适应地方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深化其管理体制改革。其中,明确职责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金融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方金融组织不断增加和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发展,地方性金融风险逐渐暴露,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的紧迫性日益加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现状、改革探索与潜在问题,发现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在理顺监管职责、健全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问责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和实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两大职责,并改革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和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6.
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协调运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立地方金融办具有内在必要性,但有可能与中央金融管理派出机构的职能产生交叉和重叠,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协调运行,促进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事关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当前形势下,制定《金融稳定法》不仅必要而且条件基本具备。《金融稳定法》应从加强全国金融监管和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两个层面,明确我国金融稳定工作机构及其职责,明确金融稳定工作手段和风险处置程序。  相似文献   

8.
陈盼 《西南金融》2020,(4):22-33
我国金融业体量庞大且关联复杂,金融治理愈发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协作,形成合力。近年来,各地均在探索建立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监管协调机制,但仍缺乏系统、明确的顶层设计,且面临中央指导不够、基层力量不足、法律规定不明等挑战。本文对国内外的央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了梳理,按互动程度深浅将国际上金融监管协作机制分为无需互动、有限互动和深度互动三种模式,并按时间和特点将国内央地监管协作机制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机制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本文提出了构建双层监管协作框架、完善金融委地方协调机制、完善法律配套体系等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日益承担更多的金融管理职责.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行为,推动地方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现状,深入阐述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温州金融改革是在民间借贷市场无序发展多年并风险积聚的背景下启动的。从逻辑上来说,改革的重点在于民间借贷的规范化与阳光化、扩大正规金融供给以及地方金融管理体系建设,而改革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此外扩大正规金融供给及建设地方金融管理体系也需要循序渐进,因此温州金融改革可能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方和中央关系不顺随着金融办逐步在向统领地方金融、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牵头新型金融业态、组织直接融资的角色转换,金融办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为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基层央行有时不得不根据金融办的安排处理一些具体金融事务,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受到牵制和约束。此外,地方实施金融管理多从地方利益出发,选择性地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央行的货币信贷政策传导职能受阻。这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担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强化金融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本文以两者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两者在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两者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关于这一问题的仔细研究,能够为中国人民银行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提过有效地指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担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强化金融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本文以两者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两者在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两者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关于这一问题的仔细研究,能够为中国人民银行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提过有效地指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脱离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长效监管机制,实现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在金融委的统筹领导下,进一步明确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明确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分工,实现监管有效衔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综述: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一直对地方金融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垂直金融管理体制的演进,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受到了诸多制约,影响力明显下降。但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增强地方金融服务供给和保障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意识并没有减弱,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加强地方金融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在"一行三会"的中央垂直管理体系外,地方金融管理的逐步发展成型并强化,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和维护区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取得了快速发展,一些准金融机构和组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地方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方政府也更加重视金融业发展,参与金融管理的积极性高涨。当前,地方金融管理也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地方金融管理和中央金融管理关系未能理顺、对具体金融业务存在不同程度干预、对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管理不到位、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就如何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财税》2001,(12):28-29
当前,为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方针政策,全国各地全面开展了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以及地方金融风险的化解工作。这给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财务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利时机。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认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财政部门关于加强金融机构财务监管工作的各项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机构资产及财务监督工作体系,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毅飞 《时代金融》2014,(9):200+20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地方金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金融的全面发展状况,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对改革我国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重复监管、监管盲区、责权不对等、职能混淆等问题,基于对当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缺损主要原因的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及寻求理论指导,本文建议从中央地方政府统分结合、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关系、需求角度及基础性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监管沙盒是一种可兼顾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的监管模式,其本质为前准入监管、差异化监管和临时性监管,并提供了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创新主体的互动机制,有助于推动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在对监管沙盒的本质特征进行厘清的基础上,对我国引入监管沙盒的必要性与具体的法律制度构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可以考虑引入监管沙盒制度,增进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金融创新的监管成本。结合我国实际,应允许正规金融机构与"准金融机构"申请监管沙盒测试,并明确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与省级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作为监管沙盒的实施主体。在监管沙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强调底线监管思维,并采取消费者测试库与风险补偿等消费者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