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财务会计上的亏损是指当年总收益小于当年总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依照税法的规定将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其结果有可能小于零,这小于零的数额即税法规定中的亏损。税法中的亏损和财务会计中的亏损含义不同,其处理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税法中的亏损和财务会计中的亏损是不同的.财务会计上的亏损是指当年总收益小于当年总支出;企业所得税法中所称的亏损,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将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相似文献   

3.
税法中的亏损和财务会计中的亏损不同。财务会计上的亏损是指当年总收益小于当年总支出;企业所得税法中所称亏损,是指依照税法的规定将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  相似文献   

4.
企业生产经营中有有一定风险,或盈利、或亏损。财务会计上的亏损是指当年总收益小于当年总支出。税务上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依照税法的规定将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  相似文献   

5.
企业亏损弥补的税务处理及纳税申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其结果有可能小于零,这小于零的数额即税法所称亏损。本文将主要围绕税法意义上的亏损,对企业亏损弥补的税务处理与纳税申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是亏损的概念。亏损即"收不抵支",指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为负数,反映在会计科目上是"本年利润"的借方余额数。而税法则有自己的定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二是亏损的结转方式。亏损结转,是指  相似文献   

7.
一是亏损的概念。亏损即“收不抵支”,指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为负数,反映在会计科目上是“本年利润”的借方余额数。而税法则有自己的定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相似文献   

8.
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以及应纳税额,并进行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当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必须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并依据会计理论进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9.
廖慧 《企业研究》2012,(4):86-87
税务会计以税法为导向,税务会计的原则和核算等内容大多隐含在税法中,因此税务会计实质上就是税法在会计中的体现。而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其原则和核算的规定远比税务会计明确且公认。但税法的刚性及硬度又要强于财务会计,纳税人一旦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就会受到处罚。财务会计与税收法规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开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进行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0.
顾海军 《财会月刊》2008,(11):14-16
一、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的计算 通过对会计利润进行适当调整,计算出按税法规定可在以后年度用税前所得弥补的亏损额。计算公式如下:可在以后年度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的亏损额=税前亏损+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按会计准则计人损益但按税法规定不确认收入或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费用±会计上已计入损益的收入与税法规定的收入之间的差额±会计上已计入损益的成本费用与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其他应进行纳税调整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准则内容的变化使所得税处理也相应发生变化,所得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方法也有较大变更。新准则所得税会计出现的许多新观点,是会计实务的新发展,也更加贴近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是由税法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分离所决定的,比较、分析、研究二者间的差异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归纳出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差异,探讨了企业所得税及其与会计制度差异存在的问题,并对所得税改革与会计制度协调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在2017年修订了新收入准则,这一举措,对企业和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经过修订之后的新收入准则,不仅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方面得到了提升,同时对于收入确认时点和收入金额计量这两个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税法和会计间差异。针对房地产行业比较普遍的业务场景,论文对新收入准则下产生的房地产行业的税会差异,还有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土地增值税这三个方面产生的作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申志芳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12):52-53,56
文章结合新会计准则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新政策下固定资产主要涉及新企业所得税业务及会计处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3~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与盈余管理程度、审计费用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现行的应税收益-会计收益的差异水平下,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总体绩效评价指标、盈利预测误差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而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审计费用水平(“簿记成本“的替代变量)均显著高于采用应付税款法的公司,说明盈余管理与薄记成本是影响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实行后,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方法变化较大。文章主要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发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计税基础计量暂时性差异,重在规范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及计量,在资产及负债存量可靠、完整的基础上,从资产及负债的增减变动导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规范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所得税是税收实务教学中的难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又是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课程设计理念,我们开发了"企业所得税报税实务"课程,本文论述了该课程的开发背景、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发展应维持较高财务内控能力,尤其在新税法大力推广后,企业需要对会计税务情况加以筹划,提升对发展目标的明确性。会计税务筹划良好开展,可将企业税负压力减轻,能帮助企业将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竞争力。论文对会计税务筹划的概念加以分析,并结合企业发展契机,讨论其筹划应用意义,针对企业在新税法推广后的会计财务筹划现状,提出筹划中的可行性措施,以此降低企业税负压力,让企业具备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4 ̄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偏重;总体税负存在地区差异;总体税负存在行业差异;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与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