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是国营农场的主要劳动资料和生产手段,是国营农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1982年和1983年中央两个1号文件明确规定了农业机械化的方针,确定“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应重新研究和拟定在我国不同地区实行机械化的方案。”这就说明实现农业机械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条件的。本文就国营农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探,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2.
农牧渔业部农垦局于今年6月间在黑龙江省举办全国国营农场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习研究班。研究班的中心内容是讲授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基本知识,交流国营农场农机化的经验,讨论国营农场农机化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及统计报表。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农业”1957年第2期和“中国农垦”1957年第1、2期先后发表了若干文章,对国营农场自产自用产品估价问题展开了讨论,足见这个问题对当前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个人阅读之余,提出下面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建场至今,不忘毛泽东主席"无疑地,这个国营农场在推动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会起重要的示范作用"的初心,牢记周恩来总理赋予的"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场始终在中国农业现代化上探路闯关、积累经验、引领示范。  相似文献   

5.
农场农机更新换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场农机更新换代的探讨骆志富,耿文秀,郑海斌农业机械化在国营农场经济发展中居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亦是衡量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农业生产适时、...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重要的标志。中国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要将传统的农业经济运行模式转变为农业机械化模式,就要将相对分散的农村土地集中。实施土地流转,农业土地可以成片经营,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以推动农业现代化方向更好更快地发展。本论文针对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北大荒精神——垦区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 8月 ,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垦区时向我们发出了伟大号召 :“发扬北大荒精神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垦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早在垦区创建初期 ,党中央就指出 ,国营农场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干部、积累经验、示范农民”。后来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中起示范作用一直成为国营农场的重要任务。现在 ,垦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 ,也是全国农垦系统的半壁江山。垦区在农业机械化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因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就责…  相似文献   

8.
发刊词     
“中国农垦”杂志,现在出版了。读者同志们,您们知道,这个刊物的前身是大家所熟悉的“机械化农业”。六年以前,“机械化农业”出版的时候,我国刚开始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开垦荒地,建立国营农场,当时确定“机械化农业”的主要任务,是交流建场经验和学习苏联机耕的先进经验。如果说,几年来,她在这方面是起了作用的话,那首先应归功于作者、读者的支持。在这里,谨向您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相似文献   

9.
去年8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垦区时向我们发出了伟大号召:“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垦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早在垦区创建初期,党中央就指出,国营农场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干部、积累经验、示范农民”。后来,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中起示范作用一直成为国营农场的重要任务。现在.垦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也是全国农垦系统的半壁江山。垦区在农业机械化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因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北大荒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是现代化程度低。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相关参考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实际情况,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分析,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对数线性形式建立回归模型,得出2001-2018年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219%,说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即提高机械化程度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垦区之一。垦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垦区土地总面积8537万亩,其中耕地294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6亩,种植业工人平均占有耕地77.1亩,属于人少地多的类型。近年来,国营农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以职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多种承包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因此,研究探讨种植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以充分发挥垦区的机械化优势,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发展中,国营农场形成了它本身的特点,主要是正规化的条田,较高的机械化程度,配套的水利设施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等。农垦经济体制改革,不但没有改变国营农场全民所有制的性质,而且也没有改变国营农场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那么,国营农场内部各类小农场的特点是什么呢?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深化国营农场的改革,完善家庭农场分配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这本书除了对苏联国营农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远景规划作了叙述外,更主要地是依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特点,详细地论述了国营农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其中对于农业生产机械化、改善劳动组织、栽培技术、农艺设施和降低成本等重要问题,都以理论结合实际,作了精辟的分析和介绍,对我国农业生产工作有极现实的参考价值。现已出版,每册定价0.25元,各地新华书店均有经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曷初步形成,农业机械化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得以快速发展。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和经验,依据全国统计数据,设置变量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这对政策制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进入了农业机械化中级发展阶段,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国营农场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模式,调动了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商品生产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职工家庭农场的性质、地位及其与国营农场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在积极探索。它关系到国营农场的改革方向和继续坚持改革的问题,如果理论上概念不清就会导致实践中出现混乱,甚至会使国营农场的经济体制改革半途而废。世界农业发展史证明:农业适于家庭经营。家庭农场就是家庭经营农业的经济实体。资本主义国家有欧美式的私有制家庭农场,社会主义的中国农村有合作经济的集体所有制家庭农场,两者的共同点是独立经营农业的经济实体;不同点是,由于社会制度和所有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低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明显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再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出现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徘徊局面。引起了人们对农业生产力现状的忧虑。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则是一个经济技术发展过程。面对21世纪,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中国农业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然而,如何看待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人们的认识不一,众说纷纭。笔者也想就我国农业机械化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应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国营农场全国联合会的邀请,中国国营农场代表团一行6人,于1985年10月17日至11月2日,访问、考察了匈牙利国营农场。这次访问,是去年匈牙利国营农场代表团访问我国的一次回访。访问期间,先后考察了两个农业联合企业、10个国营农场、5个工厂和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农业和食品部国务秘书维拉尼·米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进入了农业机械化中级发展阶段,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从建国至今,我国的农业装备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全国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后,国营农场的农资供应有了较大的改善。以湖南省岳阳市几大农场为例,1989年的农肥供应,其实物总量就比上年增加19.1%,这对推动全市国营农场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全市国营农场农资专营目前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