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的股市(A股,以下同)是以2825点开盘的,在笔者写作本文时的12月初,股指已经回落到了2350点以下。粗粗算来,不到一年光景,500点指数被跌掉了。而在这背后,是几万亿元的股票市值被蒸发。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凡是参与股市操作的,几乎没有人是赢家。统计显示,到2011年9月底的时候,仅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就损失了2300亿元。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尚且如此,那么普通个人投资者的情况就更糟糕了0股市的持续下跌,正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2.
今年股市自年初开始走出大波震荡上行的走势,热点不断涌现,板块轮番上涨,股指屡创新高。尤其是 2000年 7月 19日上证指数突破 2000点重要整数关口以后,大盘指数依然不断盘升。今年沪深指数不断出现新的高点,慢牛行情取代了暴涨暴跌,可是许多投资者赚了指数赔了钱。在牛市行情中赔钱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对今年牛市行情的来临缺乏心理准备,更没想到 2000年的股市不仅牛气冲天而且旷日持久,很多投资者,包括部分机构投资者,在 2月 17日上证指数冲到 1770点时已获利了结。二是今年是局部牛市,许多股票如四川长虹、深发展、浦发银行等…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中国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上半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而后,便出现了关于中国股市泡沫的争论。指出中国股市存在严重泡沫的有中国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也有海外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依据是:(1)中国股市在短期中已经大幅度上涨。即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末的1161点,上涨到2006年末的2675点,大盘上涨了1.3倍;深圳成份指数从2005年末的2863点,上涨到2006年末的6647点,大盘上涨了1.32倍。  相似文献   

4.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08,(10):18-18
最近有一份市场调查显示,42.99%的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在1500点时才有投资价值;25.49%的投资者认为,在2000点时才有投资价值;只有不到20%的投资者认为当前的股市有投资价值,而且40%以上的投资者认为,今年的股市要下跌72%以上才有投资价值。这说明了尽管今年的中国股市在世界市场上表现最惨,但投资者仍然对当前的市场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是投资者伤心的一年。沪、深两市分别以带有长长上影线且实体高达431点、1430点的大阴线收场,股市系统性风险显现。投资者出现损失总是难免的,但是有不少投资者是因轻信专家、机构推荐而招致惨重损失,如经典之作《银广夏——中国第一绩优股》就迷倒不少投资者。那么,如何来看待证券专业机构的投资建议呢?他们所推荐的股票有多少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每天有几十万投资者涌入市场时,当股市的指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4倍多时,当股票市场总值由2005年底的33430亿上涨了5倍多时,当股市一月成交量高于以往一年的成交量时,当整个市场的股票都在快速换手交易时,当大量的民众都涌入股市时,中国股市的疯狂早就不是什么要争论的问题了。中国股市的疯狂是不是全民皆股使然?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中国是否真的出现了“全民炒股”?老百姓对股票感兴趣,究竟是好是坏?目前这种储蓄向股票分流、人们投资意识增强的趋势,有没有可能继续发展下去?最近一段时期,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为此,本刊特邀多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分析师及著名学者为本刊撰稿,各抒己见。希望能为广大投资者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周旭 《改革与开放》2003,(10):44-45
<正> 越来越多的股民感到目前的股市活性越来越差,投机气氛越来越淡,短期获利机会越来越少,事实也的确如此。资料统计显示,上证指数波动幅度从去年150点,变成今年140点,目前市场平均换手率只有0.5%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由于两年来市场持续低迷,普通投资者已深度套牢,难有作为,另一方面说明股市已进入机构博弈时代,分析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市场的脉搏。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涨行情,维持了近10年的大牛市。然而进入2001年下半年以来,整个股市却每况愈下,时至今日已近乎跌破1000点——为什么投资者丧失了对股票的投资兴趣,是什么使得投资者信心大失?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7,(15):41-43
“奥运会是中国的股市‘护身符’”,“奥运会结束之前中国股市不会出现拐点”……这些,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热议的话题,甚至,有不少投资者直接把股市的涨跌和奥运会紧密联系起来. 奥运会对股市的作用有多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济中,中国股市到2008年夏季之前被锁定为牛市,这一观点也遭到分析人士质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经历着股市狂热症带来的阵痛,这种狂热看来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股市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上涨了近5倍,15日再创历史新高,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首次突破6000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股市可谓一路高歌.从一千点开始直线上扬并顺利超过历史高点。股市的红火给投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思考。中国股市上涨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两千多点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近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态势.更使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2.
当每天有几十万投资者涌入市场时,当股市的指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4倍多时,当股票市场总值由2005年底的33430亿增加到18万多亿而上涨了5倍多时,当股市一天成交高于以往一月成交量、一月成交量高于以往一年的成交量时,当整个市场的股票都在快速换手交易时,当市场的内幕交易泛滥时,当大量的民众都涌入股市时,中国股市的疯狂早就不是什么要争论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熟悉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样一句股谚:冬播春收。意思是每年的冬天,往往是股市最为低迷的时候,此刻不妨买点股票,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股市大都能够走出一轮上涨行情,投资者就可以收获股价上涨的果实了。今年一季度的股市表现,似乎印证了这条谚语。从去年底到今年的1月初,股市处在无休止的下跌过程中,虽然有关方面试图提振股市信心,但是收效甚微。到了1月份,沪市探低至2132点,这是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而且也明显  相似文献   

14.
陈忠庆是台湾畅销书《个人理财手册》的作者,资深理财专家,曾任台湾《工商时报》主编。2006年年初,他在祖国大陆投资了股票型基金。6月初,他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说,他的投资已经有了40%的收益。陈忠庆认为,大陆过去数年低迷的股市和蓬勃发展的宏观经济背离,预计上涨是未来两三年内地股市的大趋势,长期获利将按倍数计算。和这位台湾理财专家一样,今年以来,成千上万投资者从中国股市中获益丰厚。由于多种原因,中国股市最具影响的指数——上证指数——从2001年的2000多点一路下跌至2005年6月的998点,数千万投资者在5年漫漫熊市中损失惨重,许多…  相似文献   

15.
【英国《金融时报》6月19日】18日,沪深股市放量大涨。上证指数上涨5.2%,重新站上2900点。此前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2%,A股历史上首次出现“十连阴”。此前的下跌已将股指从去年10月的高点腰斩,“十连阴”更让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跌入谷底。周三的大涨是否预示着股市即将阴转晴?过去半年的经验已经让投资者懂得,市场的底部不可轻言。然而,当股市处在今天这样的微妙时刻,其机会和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市“疯了”。中国股市从2006年下半年的1000多点(A股股票指数)低谷一路攀升,到2007年1月底,直逼5000点大关。“中国股票的牛市来临了”,一时间众多专家、证券投资者惊喜地呼喊。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勇  汤大杰 《开放导报》2007,(1):110-112
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已经近10年,它的功能和作用是否符合人们对它的预期?回答这个问题对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使用GARCH事件模型对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证据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具有稳定中国股市的作用,每一次关于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都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波动较大而著称。2007~2008年间股指从6100点急跌到1600点的行情,至今还让投资者感到心悸。股指的这种大幅震荡,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投资者结构的不完善,显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股市缺乏机构投资者众所周知,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是比较特殊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06—2007年股市的高歌猛进和随后大盘的急转直下,给许多投资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但部分投资者对投资理财仍然认识不足,在投资中存在不少误区,尤其是伴随着最近半年多来的股市持续上涨,一些投资者又把应有的投资纪律抛在了脑后  相似文献   

20.
股市涨势喜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预测政府会继续提振股市,因为后者可以用股市上涨的收益拯救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消息面似乎验证了一点。《21世纪经济报道》月初刊登消息说:近期河北、湖北、云南、安徽等省市纷纷出台稳定投资相关政策意见,提出在传统产业领域加快升级,在新兴领域加快项目储备和投资落地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