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国内外会计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权益结合法行将被美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淘汰之际,我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合并准则》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财政部在结合中国实际,同时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内容的背景下,制定和颁布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和合并财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33号——企业合并报表》。在合并准则中明确规范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的不同会计处理原则能否共存,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动机下,对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的不同会计处理原则能否共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财政部在结合中国实际,同时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内容的背景下,制定和颁布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和合并财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33号--企业合并报表>.在合并准则中明确规范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的不同会计处理原则能否共存,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动机下,对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的不同会计处理原则能否共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红月 《时代经贸》2007,5(12X):174-175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开始实施,而新准则的贯彻和实施需要各部门问的相互协作,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则起到了从内部进行完善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会计准则体系越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也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指出了在新准则体系下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我国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本文通过对其中变化较大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企业会计的影响及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以期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该项准则.  相似文献   

6.
“商誉”价值是指企业合并时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我国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中,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母公司所拥有的份额之间的差额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列作“合并价差”。从内容来看,合并价差实际包括二部分内容:(1)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2)商誉。另外,《投资》准则中对初始投资成本与所拥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单独核算,并在一定期限内分摊。从内容分析,《投资》准则中的“股权投资差额”即是合并报表中“合并价差”项目,遣一项目在我国会计处理中与国际惯例不一致是主要因素是对商誉没有进行单独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自2007年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至今已近5年,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众多研究表明,新准则的持续、平稳及有效实施,的确体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与此同时,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仅从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利润操纵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规避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合并财务报表一直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之一,中外会计学者对合并报表中有些问题的认识始终存有争议,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合并范围、少数股权的处理等,其焦点问题是对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认识。本文在对现有合并报表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颁布新准则的背景,提出对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虽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但相关会计处理原则的改变,会带来公司账面净资产的改变。比较新旧会计准则体系39条具体准则中的很多会计处理方法有了较大改变,这些改变都可能对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造成影响,比如关于投资、存货、债务重组、无形资产、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的变化可能影响公司利润,还有一些具体准则的变化可能影响公司对利润操纵的手段。本文仅就新会计准则中那些对企业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的部分条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为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业务,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执行,其中一大亮点是对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了重大变革,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业务规范内容及核算进行探讨解析,以帮助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好地理解运用新准则。  相似文献   

11.
曾华庆 《经济论坛》2007,(18):117-118
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使得其会计处理方法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经济环境为研究背景和已经出现的有关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对作为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主体会计方法的权益结合法做一些修定,也就是以变异的权益结合法来更好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业务。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合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1日,新的企业准则正式在上市公司中实施了,与旧准则相比,财务报表合并问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特点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提出了新准则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了《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中实现了平稳着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职业判断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不够公允、极少数公司存在操纵利润的现象、少数公司对企业会计准则理解有误导致会计处理存在偏差,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部分又是由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滞后所引起的。而叛准则的实施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更会因企业集团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扩大化和复杂化。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陈成飚 《时代经贸》2007,(4Z):115-116
2007年1月1日,新的企业准则正式在上市公司中实施了,与旧准则相比,财务报表合并问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特点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提出了新准则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编制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团通过编制规范、合理的合并报表,为企业股东、管理层、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合并报表的编制及披露已成为会计行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其中合并范围的确定是影响合并报袁相关性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合并范围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合并报表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本文对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规定进行了分析、对比,三者既有相同点,都体现了"实质"上的控制,但又有细微区别,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暂时控制"是不纳入合并范围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对"子公司会因其经营活动不同于集团的其他企业而被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的规定等等.最后,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合并会计报表准则中"需要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进行重新认定的情况"、"合并特定目的实体的规范"、"非同质排除的改进"、"暂时控制"等几个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张红月 《时代经贸》2007,5(12):174-175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开始实施,而新准则的贯彻和实施需要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则起到了从内部进行完善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会计准则体系越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也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内涵,指出了在新准则体系下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我国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志益 《当代经济》2008,(4):123-124
目前在企业合并会计理论中,主要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问题。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合并方式实现战略目标,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对这些企业也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我国运用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现状及新准则的规定,对两种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会计操纵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通过人为地对会计数据和信息披露进行操纵,从而使报表不能真实和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经营业绩。本文将从现行准则中对减值准备、存货计价、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合并范围的确定以及内部研发支出会计操纵的防范进行小结并对进一步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加清晰.更接近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所倡导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由此引起了报表观念由“利润表观”转向“资产负债表现”,从而导致在具体的准则层面对盈余管理的操作具有了更强的抑制作用。文章将会计目标、报表观念和具体准则联系起来,系统分析新准则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煤炭上市公司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在煤炭上市公司实际的运用中仍然存在问题,为了使我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体系能更加有效地实施,为了使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进一步健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