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投资人、独立审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四个角度,对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导致的经济后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促进着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发展,才能合理运用公充价值计量,从而促进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的整个会计过程,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我国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会计准则制定的法律环境不够完善,契约约束力不强。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外部监督体系有待加强。制定机构要树立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的理念,制定程序要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广泛参与性,制定机构要反复评估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及时修正已实施的会计政策中不完善或是不合时宜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5.
重点阐述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仅仅初步建成,在许多方面市场化程度不高,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由此而引发的会计准则经济后果问题也不同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再加上我国特殊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环境,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十分明显的.由此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质量特征也是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会计稳健性,会计信息决定着公司层面的监管治理和投资融资政策,因此,会计信息稳健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类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以及会计实务。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整理本文系统的总结了会计稳健性是如何影响投资融资政策和公司治理的。 相似文献
7.
8.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在衡量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司财务稳定,保证公司经营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研究拟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综述总结会计稳健性在促进公司的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会计稳健性在降低公司融资成本、提高公司投资活动效率方面的影响。最后我们的研究为会计稳健性在我国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作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已引起会计界相关学者的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认同或犹豫。笔者认为:应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以期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特殊制度环境下,会计稳健性得到了有利保障,现已成为财务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本文从有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两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从融资和投资角度总结了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对现实经济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会计稳健性的产生时间较长,是会计计量和确认的重要惯例之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效应引发诸多争论。为此,会计稳健性一度被废止。但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使得会计稳健性这个概念又重回人们的视野。本文分析了会计稳健性概况,解读了会计稳健性产生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2.
会计稳健性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在会计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会计稳健性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就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财务管理学中的股票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理论的观点,不引起现金流量变化的会计政策的采用与变更,理应不影响公司股票的价值和市场参与者,如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关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准则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许多事件,资本市场中的诸多案例都从不同侧面有力证实会计政策的采用与变更具有强烈的经济后果。本文从经济后果的现象入手,进而剖析经济后果形成的原因,并最终讨论了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尤其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融资角度对国内外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会计稳健性与融资成本负相关,为采用较低的融资成本,企业应选择更为谨慎、稳健的会计政策来提高融资效率;对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性,现有文献并未达成一致结论。学者们在探究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成本影响的过程中,更侧重研究其对债务成本的影响,而对与股权成本相关性的研究则较少;目前众多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并无统一结论,在今后应对其加大研究力度,这对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的技术属性使得会计具有国际化的动力和源泉,世界经济一体化引起会计依赖的社会环境超出国界甚至扩展到全球范围,产生了会计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大大加速了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盲目牺牲国家利益,还要充分考虑协调措施带来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对高新企业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大量支持.高新企业想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住阵脚,积极创新是必要的事情,要加快自身科研技术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更新换代的发展.成功的研发活动能够让企业获得巨大潜力,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当前的市场对企业竞争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研发费用一直在不断增加.企业研发... 相似文献
17.
18.
以14家在中国上市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基于其年报披露的数据,对样本银行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和经济后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会计变更披露的规范还不够完善,制定出一套统一的会计变更披露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工作的一种规范,其本身具有经济后果,本文结合现行会计准则与旧准则之间的个别差异来论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分析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影响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与有效执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应该选用合理的制定模式,采用规范的准则制定程序,并确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