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晋 《河北金融》2010,(5):27-28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以下简称"农户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社区的重要方式,是国家为实现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农户贷款的覆盖率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质量变化呈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农户信用评定制度不完善、经营成本高、信贷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农户贷款的健康发展。从防范金融风险和切实保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等方面考虑,都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本溪满族自治县被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列为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试点地区,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与本溪市农村信用社联合下文,依托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平台,按照大数定理模式创新农户贷款机制,应用农户信用评分结果,发放农户贷款,从而降低审核成本、提高审核效率、扩大贷款规模,最终实现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3.
1.经营管理体制要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合作制原则,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机制.要全面推开扩股增资工作,面向广大农户特别是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农村专业户,募集农村信用社股金,让社员真正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主人.改革各级信用社的考核模式,建立服务"三农"的激励机制.改变过去农村信用社系统的考核过于重存款、轻贷款的倾向;中国人民银行对农信社系统负责干部的使用、提拔等都要把服务"三农"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要充分发挥信用站联系农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支持“三农”是农村信用社服务和发展的方向,发放农业贷款是支持“三农”的重要手段,笔者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的过程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和有悖于服务“三农”的现象。一、存在的问题1.发放贷款重担保轻“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观念陈旧。今年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加收入,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调查中发现个别农村信用社仍以担保贷款为主,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度缓慢,甚至有的农村信用社根本就不开展此项贷款,理由是:一是怕贷款出现风险;二是信用户不好评…  相似文献   

5.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以农户的信用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贷款。因其具有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周转使用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从信用社自身而言,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不仅是为“三农”服务的具体表现和树立形象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弱化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自人民银行总行颁布《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各级人行和农信联社等管理部门又……  相似文献   

6.
一、以农户"贷款证"为载体,大力推行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在贯彻落实支持"三农"政策中,应通过实施"农村信用工程",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证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如何既承担起为“三农”提供全方位信贷服务的重任 ,又能保证其信贷资产实现良性循环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将过去抵押担保贷款改为农户信用贷款 ,大力推行“信用村”、“信用户”评审工作 ,实施靠信用放款的支农政策 ,有力地支持了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促进了全市农村信用社存贷业务的迅速发展 ,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改进信贷方式 ,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农户联保贷款  驻马店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 ,作为肩负全市主要支农任务的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8.
2001年以来,甘南州农村信用社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支持与指导下,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坚持信用社"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改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以创建"信用村、信用户"活动为依托,积极推广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扩大农业贷款总量.至2003年6月末,全州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信用贷款证>5321本,发放范围涉及35个自然村5321户农户,授信贷款总额达到2238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不仅简化了贷款手续,解决了农户小额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解决了农户发展效益农业的资金需求,而且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和农牧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南昌市农信社支农服务基本情况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已逐步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2000年,南昌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8.2亿元,对"三农"贷款余额为14.3亿元,比1999年增长1%,其中,农户贷款4.43亿元,农村经济组织贷款2.58亿元,农村工商户贷款7.28亿元.农村信用社对"三农"贷款占辖内金融业对"三农"贷款总额的77.2%,比重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一、系统开发背景 自1998年按合作制原则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规范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根植农村,更加贴近农民,逐步成为"农民朋友自己的银行".2000年初,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信用社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的精神,本着加大支农力度、促进"三农"发展的根本原则,济南市农村信用社将服务职能放在首位,在所辖范围内全面推行了"一次核批,限额控制,随到随贷,周转使用,一定三年"的<农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农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其高效便捷的"两证一章"柜面服务方式为农民简化了手续,农村信用社通过<农户贷款证>大力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为千家万户农民架起了发家致富的金色桥梁.截至2001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已核定发放<农户贷款证>22.19万个,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80%以上的农户贷款以<农户贷款证>的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户贷款证>持证面占到了全市农户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层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农户联保贷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体现了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宗旨,但由于农信社管理和农户信用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农户联保贷款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张建伟 《中国外资》2011,(23):10-10
地方政府借助农村信用社以创建县级征信中心、建设信用村、实施金融扶贫、创建三农贷款专营中心作为主要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实现"信用三农、普惠金融、普惠民生",为当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 吉安市地处江西省中西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吉安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始终以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止到2001年12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6.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33亿元,其中,农户及农业经济贷款10.47亿元,占51.53%,农户贷款面超过5%.2001年9月,吉安市农村信用联社被中国人民银行授予"全国农村信用社支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深化内部改革为动力,以支持“三农”为宗旨,认真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积极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止2003年3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485.05亿元,较年初增加3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6.3亿元,较年初增加27.8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17.2亿元。较年初增加19.9亿元。农业贷款占信用社新增各项贷款的71.3%。在农业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172.5亿元,较年初增加18.3亿元,同比多增5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4.6亿元,占农户贷款的20.…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加大了支持“三农”的力度.投放农贷数额和比重逐年增加。但从部分信用社财务上看,农户贷款以贷还贷即倒约换据现象比较普遍。由此造成信用社贷款形态占用不真实和农户信用意识的下降,给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6.
<正>信用工程建设是农村信用社为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民"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这一传统难题,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资信评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三信"评定,对农户、个体工商户集中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授信,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业务发展,不断增强和提高服务"三农"的功能和水平,在支持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省联社把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全面推行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截至2005年末,全省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493.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64.5%;农业贷款余额、增加额等5项指标连续3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全省农户贷款面达36.2%,有719万户农民得到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全省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农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银行以“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服务三农、业务下乡”的口号回归农村,农业银行开始抢占农村金融市场。而作为“服务三农”定位的农村信用社,大力投放农户贷款,力保市场不丢。目前,由于农村信用社没有将农户贷款信息并人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造成农行在发放农户贷款时不能有效掌握农户前期的贷款情况,有可能造成与农信社交叉放款,贷款回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2000,(5):31-31
19 99年 ,宁波市农村信用社系统通过开展“百村千厂万户”大调查 ,在全市 12 7个行政村中建立了村级农户贷款评议小组 ,评出了 33个“信用村” ,架起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桥梁。这一措施基本做到办理农民小额贷款不出村 ,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深受农民的广泛欢迎。延伸信贷服务———建立村农户贷款评议小组农村信用社姓“农”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然而农村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产业布局大都小而分散 ,农民对生产经营的贷款需求往往额度不大 ,随意性强 ,若按一般贷款程序发放贷款 ,在手续上、时间上难以适…  相似文献   

20.
刘清娟 《时代金融》2008,(11):73-75
<正>近几年来,新疆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三农"的重要金融支柱。2007年,农村信用社用仅占全区金融同业8.85%的资金来源保证了新疆七成以上的农业贷款投放,特别是农户小额贷款覆盖率和贷款净投放都分别排在全国农信社系统第一和第二位,全区94%以上的农户能够得到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截至2008年5月,新疆农村信用社已发放春耕备耕贷款及抗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