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州海关如何发力“一带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海关处于对外贸易与国际交往的最前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责无旁贷.本文深入分析甘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与不足,结合海关工作实际,对助力甘肃“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初步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准自然实验”,文章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外部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外部投资水平,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文章通过异质性分析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了何种形式的外部投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以及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形势下辽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辽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的优势,通过对当前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分析,剖析其融入发展的困境,并提出了一条适合辽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化路径,为辽宁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井天锋 《发展》2016,(9):73-74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们认清“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辐射出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本文主要从战略层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价值进行多方面的透视,抛砖引玉,以求各位方家对此问题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周子渊 《老区建设》2022,(17):66-71
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来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教育协同指明了方向,定下了目标,需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上高质量推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取得了五项主要成就:国际合作: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9项成果中,已有265项已经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14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95%.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的过程中,中国外交在理念、政策、策略等方面实现了诸多创新与进步.同样,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创新经济外交理念,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和机制,坚持市场政府分工并进、外交经济相互支持,加强中央层面的统筹协调和央地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而实现“一带一路”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带一路”意义重大,它既是通过新一轮对外开放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和再平衡的新战略,又是拓展中国发展空间、促进地区繁荣和稳定的新举措,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正因为如此,“一带一路”提出后,即受到各界的赞誉和好评.与此同时,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投入和全面细致的研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对其概念、内涵和外延加以认真界定,明确涉及的领域,搞清楚相关地理情况,分析其经济效益,研究其国际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项目推动的优先次序和方式方法.只有在充分研究、论证和规划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将这样一个很好的战略设想变成现实.笔者仅就建设“一带一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一个初步的梳理,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提出,中方将会同合作伙伴发布《“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推出《“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建立“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廉洁研究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杜媛  陈蕾  金磊 《发展》2016,(10):72-73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省,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紧密联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为甘肃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作应紧抓时代契机,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担负起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化,绿色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底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各方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  相似文献   

12.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这是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新的历史坐标. 2013年,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刚一提出,省委就提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目标;2014年9月,随着中央战略的不断明晰,省委正式确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中亚国家在产能合作方面取得可喜成果。中亚地区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区、产能合作的先行区。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在中亚地区产能合作进展和实现路径,对于实现“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23,(10):13-16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庆有何作为?10月13日,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现场,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政府外办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亮眼成果,并对下一步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举措和行动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在广西作为沿海省区被重点规划的新背景下,明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港口建设是互通互联重点之一.钦州港拥有历史、区位、对外基础等优势,借“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在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产业园区建设、临港产业发展、港口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创新发展的格局,可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贺煜  黄仪 《重庆与世界》2023,(10):30-33
<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及专家学者关注,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川外)区域国别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川外持续开展“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已成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健康卫生、生物医药等“大健康”领域,“一带一路”全球化合作的价值和优势不断凸显。据《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卫生健康合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滕海峰 《发展》2015,(4):73-75
“一带一路”是2013年9月中央做出的关于开放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兰州新区积极响应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针对“一带一路”所形成的开放新体系,兰州新区需要在功能定位、开放视野、开放层次、开放方向及极化带动等方面做出积极的适应性调整,并通过战略协同、空间优化、要素集聚、沟通协调四个途径,实现与“一带一路”的全面对接.  相似文献   

19.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在主旨发言中表示,甘肃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并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林铎在主旨发言中首先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重新点亮了这两条千年丝路,让他们迎来了重焕荣光的历史契机.两年多来,沿线地区利益交集越来越多,合作动力越来越强,繁荣振兴丝绸之路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0.
近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