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发展企业年金制度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2005年8月1日之后,中国企业年金业务正式进入市场化运营时期。企业年金进行市场化运营,不仅能使年金在储存时得到保值增值,而且还能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是资本市场中的风险也是无处不在,企业年金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比如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内部治理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风险等诸多风险。在此背景下,针对企业年金基金运营过程中的一类非常突出的风险——委托代理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年金运行的框架规定,它包括企业年金方案,基金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方案和合同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合格后形成企业年金计划。在企业年金计划运行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风险,具体有企业年金的代理风险,企业年金的治理风险,企业年金的监管风险。下面,笔者对每个风险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营运效率损失的规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老保险基金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它的双重刚性。在委托代理的运营方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缺失等原因造成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从而导致基金运营的效率损失。本文认为其规避办法是,建立完善的运营监管机制,对于提高以委托———代理方式运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道德风险是经济人双方订立委托代理合同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从个人私利出发,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为的可能性。由于在经营方面基金投资者与墓金管理人之间、基金督理人与托管人之间、基金管理人与中介机构之间、基金管理人与基金零售商之间都有委托代理关系;监管上监管个人与证监会之间也有委托代理关系.而且证监会在监管力度选择上又陷入“囚徒”困境。因此.道德风险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5.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以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在基金发起设立和项目投资两个环节,存在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主要表现的运作风险,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基金契约、发挥外部监管等举措,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控制基金的运作风险。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在该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其建立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及垄断以及运行中的风险问题,所以对年金计划实施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企业年金的特点结合相关监管理论,文章从法律层面、税收监管、投资运营、政府协调监管等几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从而为我国企业年金的正常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在该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其建立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及垄断以及运行中的风险问题.所以对年金计划实施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企业年金的特点结合相关监管理论.文章从法律层面、税收监管、投资运营、政府协调监管等几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从而为我国企业年金的正常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和监督的机会主义等问题,导致政府采购中委托代理失灵。本文通过引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委托一代理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政府采购合谋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法规体系建设、采购人员考核以及监督机制健全三个方面提出了政府采购委托代理失灵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银行保险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单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保险公司是委托人,银行是代理人,由于双方的利益冲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委托代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委托代理理论研究表明:一方面委托人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模型,按风险共担(risk—sharing)原则激励代理人,使双方的目标尽量一致;另一方面尽量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双重委托代理下的股利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存在大股东与经营者、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攫取中小股东利益.本文将股利政策作为一个可观测变量引入单层、双重委托代理模型,详细分析了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研究结论认为,在单层和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将股利政策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机制,写入激励合同,可以降低风险成本和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江炎骏 《经济师》2014,(3):95-96,99
文章以某市工商系统2011—2012年度十佳案件为案例,对商业贿赂进行经济学分析。按照"经济人"假设,商业贿赂是参与双方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作出的理性决策;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商业贿赂前提是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后果是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包括提高商业贿赂的查处率、增加贿赂成本、加强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着由投资者到风险投资公司、再到风险企业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必然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本文探讨了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在契约安排和投资工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 ,以有效提高风险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  相似文献   

15.
PPP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这使得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合作的同时也面临着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等问题,PPP的合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双方利益,但是PPP合同也有其局限性。需要通过监管的实施来弥补PPP合同的不足,可以选择合同内监管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PPP合同的监管,PPP模式的优势在监管中才能得到显现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晋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一个经济对策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和经营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但这里所讲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它是泛指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状态条件下,所建立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和交易风险。就明清晋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风险及其采取的风险规避途径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过程的关键三方中,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各自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文章在概述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基础上,阐明基金管理人与被投资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合作博弈,并得到投资决策前、项目运作中、资金退出时双方的博弈均衡。最后,文章提出解决利益冲突的协调方案,以促进产业投资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与被投资企业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军民融合看成一种由军地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由一条自下而上的授权链和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军民融合工作制度的鲜明特点,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链条长、层级多、代理成本高,以及委托代理关系不甚明确且指向模糊、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等问题。构建有效的军民融合机制,旨在解决军民融合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减少委托代理层级为路径、以明确决策责任划分为关键、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程度,最终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委托代理制的内在缺陷与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蓓 《经济师》2005,(8):207-208
随着以委托代理制为基础的公司制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跨越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问题。委托代理制的内在缺陷包括委托代理双方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与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加强激励与监督,完善或弥补现行委托代理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差序信任”格局,分析了差序信任对第三方理财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以及各方行为选择的影响,探讨了差序信任对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差序信任影响下,1.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演化为原生和衍生两种形态;2.原生委托代理关系,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较小,衍生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变大;3.原生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代理双方进行多重博弈;衍生委托代理关系下进行一次博弈,因此代理方的机会主义倾向变大,违约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