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放在了裁减企业富余人员上。据统计,截止1997年,全国企业下岗职工已达1150余万人。而且今后三年职工下岗的趋势还会增长,仅国有企业就将有近1000万职工需要下岗分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著称的冶金行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任务将更加繁重。目前,不少企业通过减员和规范下岗,已逐步裁减了一些富余人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搞“一刀切”。这是不少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推进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抓住下岗一待岗一再上岗这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有的放矢地开展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企业改革稳妥、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c对策一:“下”要讲清道理,做到下而无怨1.分析形势,讲治“为什么下”的问题。企业领导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浅出地向职工讲清楚减人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敢于和善于向广大职工讲清下岗分流的积极意义。不仅要从理论上解疑释惑,更要从方法和感情上使职工乐于接受。真正懂得,减员不是目的,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把精减下来…  相似文献   

3.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当前国有在业正处在改革、改组、改造的关键时期,在落实兼并、重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等各顶改革措施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心态极度活跃并富于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人本管理”有关理论,深入开展以人为对象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便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把“人本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创造“人和”的企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创造“人和”氛围,帮助职工在改革发展中树立良好的心态,保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普遍实行“减员增效”,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下岗分流而面临着重新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头痛、下岗者着急的一大难题。其实,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岗者缺乏信心和勇气。比如开店,许多人总是认为十分复杂、风险又大,一般人是干不了的事,加上怕丢人现眼的爱面子思想作怪,因而不敢尝试,甚至“怕”字当头,压根儿就不作考虑,导致贻误良机。 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尤其是当前商机无限的经济环境,对于下岗职工再就业更是提供了诸多机遇和出路,许多人从小本生意做起,通过自己的辛勤…  相似文献   

5.
谭树群 《公司》2000,(6):42-43
近年来,随着铁路产品结构调整,工厂新造货车产量逐年递减,按照“以销定产、以产定岗、以岗定人”的劳动用工原则,工厂必然进一步加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力度。为了取得广大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平稳下岗,合理分流,应切实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明确指导思想 实施“下岗分流”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减员增效”,不仅要解决人浮于事、机构重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立足长远,解决机制问题,保证工厂经济效益长期稳定增长。“减人增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下岗分流,减少劳动用工数量,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单位产…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从公司今后改革进展看,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也将是企业内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下岗职工从思想上、收入上、观念上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因此做好下岗分流职工的思想教育,化解矛盾,稳定内部环境,已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1、下岗分流职工心态的分析下岗职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从曾工作过的企业和岗位走下来,在职工思想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许多职工从感情上不愿接受,也难以接受,于是出现了多种心态。一是产生了被抛弃心理。下岗分流职工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下岗分流人员在不断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加大,解决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对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问题极为重视,专门召开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布置此项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深入研究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的有关问题,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于1998年8月13日在京召开了“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问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会长潘岳同志主持。来…  相似文献   

8.
“下岗”、“失业”、“减员”、“待岗”、“息工”等等在几年前还是陌生的词汇,近一、二年已经常出现在电视、报纸、家庭和其它一些场所,成为牵动千家万户的热门话题.一、下岗分流的客观形势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基本措施之一,就是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这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任务和战略措施.国家已经确定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机关干部三年内精减一半,退出靠国家财政供养的行列.其它部门和地区也分别定出各自的目标和实施方案:铁道部党组宣布自1998年开始,三年内,全国铁路职工结构性分离110万,并将这一指标下分到各铁路局.辽宁省宣布将彻底整顿国有企业,三年内将裁减工人近百万,等等.这些行动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减员和下岗是我  相似文献   

9.
“下岗”“再就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语,成了人们议论最多且不轻松的话题。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研究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解决他们的出路,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下岗职工的心态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人和发展,结构调整,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企业适应竞争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部分职工下岗、转岗,分渍将不可避免,改革把职工推向优胜劣汰的竞争激流中,以往职工“进人企业的门就是国家的人,劳保福利定终身”的格局已被打破,下岗已成为企业职工必须面对的现实。对此,下岗职工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职工是理解国家的困难,对改革抱着积极态度,以平常之心直面改革并做好参与改革的准备。但对于习惯了“大锅饭”、“铁饭碗”一些职工来说,下岗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对他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现实考验。因此,他们所流露出来的是千姿百态的心态,主要表现在:1.困惑悲观,产生失落感。2.想不通,疑惑不解,有吃亏感。3.埋怨情绪大,怨天尤人,有抵触感。4.生活压力大,...  相似文献   

10.
一要知情明“事理”.企业对职工下岗,是贯彻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转化运行机制,解决我国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机构臃肿,国有企业职工原有的优越感、保险感不复存在,“铁饭碗”成了“泥饭碗”,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改革内部运行机制,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采取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下岗是企业减轻自身负担的一种运行方式,下岗的职工要理解企业的难处,谅解企业的做法,要知道,下岗①是为了把过份集中的生产力进行分流,让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能人进行再就业,使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②是减轻企业的负担,免得在一棵树上吊死,甘为企业,甘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身先士卒,优先下海,这是一种值得崇尚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物资企业改革向深层次推进,下岗分流人员增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再就业的问题,又一次突出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本文拟从拓宽再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创造便于人员流动的机会、条件和环境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国有物资企业转制,人员下岗分流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下岗”、“分流”、“减人”、“失业”、“再就业”等等文字,以极高的频率在人们眼前跳跃,以极响的声音在人们耳畔轰鸣的时候,其意义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生存环境的改变,提高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企业如此,职工亦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既是国家民族和企业生存环境的改造与转变,也是企业职工个人生存环境的改造与转变。我们曾经引为自豪与骄傲、无忧无虑的铁饭碗,倾刻间就被砸烂了。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成了困扰一部分已经或即将下岗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减员增效,实施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在国有企业全面铺开。铁路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又是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这方面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基层站段是铁路企业的基础,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主要由站段组织落实,站段的责任重大。本文就站段怎样搞好下岗分流、  相似文献   

14.
国家要发展,改革势在必行。但很多改革,总是拿基层乡镇政府开第一刀,然后便偃旗息鼓了。农业税取消后,各级政府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在乡镇进行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很大,每个乡镇核编减人,下岗分流了几十人,甚至连在乡镇干了三十多年的无编人员也被辞退回家。而一到了市里县里,政府机关、市直县直各局那么多干部,却依然“面貌未改山河依旧”,未见有一个人被分流下岗,他们照样清闲自在地端着铁饭碗。今年又清理公务车辆,规定每个乡镇最多保留两辆公务用车,多余的车辆一律封存。结果每个乡镇都有两三辆半新的吉普车被勒令上交拍卖。一辆吉普值多…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一部分职工下岗再就业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能否解决好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保证和服务的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战略,自1998年开始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作为解决国有企业冗员的过渡性措施,至今已经历了“双轨”与“转轨”阶段,目前正处于“并轨”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国近半数的省份已经实现和正在完成并轨,全国在中心的下岗职工从最高峰的700万人下降到100万人,虽然要求实现并轨的规模不大,但难度不小,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方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已步入攻坚阶段,深层次的矛盾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由于计划经济旧体制的长期影响和市场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一些国有企业因机制不活、管理不善、技术落后、债务包袱和社会包袱沉重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充满信心和希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很多,诸如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实行政策扶持;加强党的领导和经营者队伍的建设;坚持“三改一加…  相似文献   

18.
对于已经分流到社会上的下岗协保、失业人员,中央和市政府制订了不少促进扶持他们就业的政策。但是,最好的办法是“节流”,就是国有企业要尽量减少分流、控制减员。一方面企业改革要深化,一方面岗位流失不能失控,怎么办?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在促进就业的政策中,贯彻了“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19.
来自各行各业的CEO重返课堂,目的不仅是求知,更是求信息,求人脉。知识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借力“CEO俱乐部”的“圈子”,便为自己开启了一扇面向更广阔天空的窗。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纺织(轻)工业厅(局、总会、公司):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将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解困突破口的部署,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明确年度分流安置任务。根据中央提出三年压锭1000万,分流安置120万下岗职工的目标,纺织总会决定,在两年内基本完成下岗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1998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60余万人,1999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50万人,2000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0万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部门要将分流安置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具体分流安置指标见附表。二、各地纺织主管部门要制定详细的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计划。职工下岗分流要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先易后难,精心安排,兼顾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对于下岗的困难职工,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解困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时,积极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