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业经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对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对现代金融来说它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银行风险的恶化,竞争力的下降等。且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因加入WTO而日益提升的背影下,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杏 《商业研究》2004,(18):147-150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势。中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分业经营的国家之一,在面临着加入WTO的现实状况下,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琳 《市场论坛》2005,(8):86-87
随着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临近的金融业激烈的竞争局面.中国金融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开始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时代。本文将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动因、必然性、可行性因素等多方面加以分析,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刘彬  董岚 《商场现代化》2007,(29):364-365
本文对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以混业经营中金融控股公司为主导,结合分业经营中的专业管理模式,实现集团混业、经营分业是我国银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融合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周庆维 《商业研究》2004,(20):133-135
在当今金融业的国际化、全能化、自由化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必将走上混业经营的道路。但目前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还不允许我国实行完全的混业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兼具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优点,是我国银行业现阶段转变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已是国际金融业的主流。现阶段我国金融业是分业经营,但面对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必然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在此条件下,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混业经营的体制安排。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过程中,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混业经营是现代金融的必然趋势.将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交叉经营,这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面对新时期的经济状况.从客观角度去审视分业经营与独立经营之间的差异,能够让我们清楚认识到混业经济带来的巨大优势。本文先阐述了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再对比了混业经营的优势,并提出混业经营推广需要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作用.目前,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主流趋势.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业现行的仍是分业经营模式,走向混合经营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浅析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的经营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从国际上看 ,金融业面临着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混业经营的前提条件是 :银行本身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 ;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 ;法律框架健全。采用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应从本国金融业的实际出发 ,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伍莎 《计划与市场》2002,(12):11-13
国际金融经营制度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美国曾是分业经营的典型代表,现在重新实行混业经营。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同一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面对当前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主流,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必然的现实选择,也是长远的发展方向。它已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敏玉 《商业研究》2001,(9):115-116
在当今国际金融业向混合经营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却实行分业经营。混业与分业经营进行比较,两者各有利弊;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符合我国的国情,但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具有阶段性,混业经营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成为近期讨论的热点。银行业进行分业或混业经营选择信于银行业的自身素质和银行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服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现阶段主要实行分业经营,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是目前银行业必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出现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基本上完成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但我国目前对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监管。本文在介绍了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后,分析了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钊  王舒健 《商业研究》2006,(2):121-12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经营方式的主流。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应当是我国金融业逐步实现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波  游晓霞 《商业研究》2005,(22):178-180
混业经营是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流。短期内,我国金融业必须坚持分业经营;长期内,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过渡的最佳选择。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可以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盛昌琴 《商业研究》2003,(24):107-109
金融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直接促进了金融的混业经营。为提高金融公司的竞争力 ,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要想和国外全能化的金融集团比拼 ,在目前实行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我国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银行业来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业巅峰之后,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说明了混业经营能够极大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混业经营的各项条件。因此,如何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确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走好混业之路也就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饶云峰 《商业研究》2002,(10):49-50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将是必然选择。通过对美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分析,结合中国金融业的状况,中国金融业现阶段应当混业经营,实现资产负债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分散经营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刘冰  吴彤 《财贸经济》2003,(11):51-53
开放的国际环境中,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既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不同体制的竞争。在金融服务综合化大行其道,混业经营已成主流的当今世界,我国的金融业,虽说已在现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内,于银行、证券、保险等诸业之间,建构起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态势。但总体上说,其依旧缺乏应有的制度基础。鉴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加速,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尽快实现真正的金融混业经营,可谓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动因分析 在金融经营体制设计的角度看来,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各有利弊:分业经营具有稳定优势、同时混业经营具有效率优势。分业或混业,其核心问题还是效率与风险的基本矛盾。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视角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目前发展趋势的动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