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笑瑜 《北方经贸》2011,(10):16-17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不断蔓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失衡中面临重大挑战?全球经济失衡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2)是美联储在国内经济提振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的背景下启动的。QE2或许能够使美国走出通缩的泥潭,也有可能催生资产泡沫,酝酿新的金融危机,但却无疑给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继续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全球热钱将更加泛滥,世界经济秩序将遭到破坏,各国外汇储备将进一步缩水等。对此,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必须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适时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扩大本币结算合作,积极应对QE2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全球一体化的概念,指出全球一体化既带来机遇又带来风险.在利用开放带来的高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机遇时,各国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们也面临如何减轻贫穷人群风险的挑战,还面临如何增加平等和包容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陈锋  谷纯悦 《新财富》2005,(4):18-20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承受着大宗商品涨价压力,而成本无法向消费与零售领域转移,这使“亚洲制造”的财富直接流向美、欧等亚洲商品进口国。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其比欧美国家承担了更多的通缩与通胀风险。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只能持续大约3年时间,短暂通胀之后,亚洲可能将迎来较大规模的通缩。  相似文献   

5.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低迷,贸易也并不活跃,在各国出台的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逐渐失能以后,世界经济的增长面临着诸多风险。但挑战与机会并存,目前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海外并购已经成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海外并购有着多样化、规模逐渐扩大等特征,民营企业并购海外公司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但是,海外并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需要中国企业合理分析,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来的一种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全球风险应运而生,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如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是我们要着力研究和应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将世界各国的生产、贸易以及科学技术日益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实现了各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可能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了与经济全球化密切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将经济模式,不断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增加了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9.
《商》2015,(10)
随着世界各国的相互之间的经济依赖性逐渐增强,便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使得各国加强了了解好合作,但是也将会给各国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发展来阐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价格调控越来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货币政策、西方国家债务以及全球流动性使得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输入性通胀或通缩已呈周期性特点;国内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价格刚性上升助推物价上涨将成为常态。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价格调控长效机制,成为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一、建立和完善价格调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就在人们担心放松银根将引发通胀之际,通缩风险却已降临.三大发达经济体之中,美国和欧洲正在走向通缩,日本更是已经陷入了通缩.初级产品价格和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货币都有所下跌.金融危机具有通缩效应的原因在于,危机会导致现金需求上升、银行中介功能瘫痪,从而降低货币乘数,令基础货币的增长无法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会在产能严重过剩之际抑制总需求.通缩是危机的延伸,它会增大实际债务负担,并损害利润率.持有巨额债务的全球银行业将面临资产负债表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贸易》2010,(12):82-82
2010年的中国外贸面临诸多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的失衡,包括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等。中国为全球失衡“买单”;与各国贸易摩擦也在加剧。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摩擦目前集中于钢铁、机电、化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几大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与破产,进而由金融衍生品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经济不断下滑.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将使商业银行遭遇重大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大力开展中间业务,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储备优秀人才等来应对此次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使各国开始更为关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金融体系风险共担问题,本文从此次危机各国暴露的经济现象及问题入手,浅谈全球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造成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逐渐认识到,金融与风险永远共存.随着当前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正面临全新机遇和挑战.因此,探索一条全新经济发展之路,对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潘旺 《中国商论》2023,(4):50-52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各国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突发公共风险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往往超越一国之范围而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研究突发公共风险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稳中向好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与电子商务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农产品电商成为传统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商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农产品电子商务自身特点及新冠疫情对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出发,分析在面对突发公共风险事件时,农产品电商企业在物流运输、生产销售、消费意愿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谢道键  李顶 《商》2014,(3):113-113
随着各国对金融市场开发发展、放松管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金融机构在得到利益收获的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和挑战。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各种复杂多变的风险。银行的面临的风险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等。其中,以信用风险最为古老、重要,也是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直接影响着银行业系统乃至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和协调发展。美国的次贷危机更使信用风险引起了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8.
管笛 《消费导刊》2009,(15):81-81
全球经济危急影响下,各国金融与经济状况落到谷底。对此,各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各路专家学者等纷纷发表建议。本文简单述说当前经济的大前提下存在的机会与挑战,重视修炼企业内功,调整心态,抓住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防范通货紧缩及通缩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出现通胀的概率很低,主要风险是通缩和下行压力,宏观调控要明确基本取向,把稳增长与防通缩结合起来,把需求侧综合性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需求侧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合理确定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目标,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施适度宽松和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定位好防通缩的政策目标和运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实施更加积极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和发挥更好政策效果.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用地供给、金融、财税、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各个国家都加入到生产的“全球价值链”中。而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国际经济环境带来了诸多冲击挑战。世界的疫情发展态势,正在考验着各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的韧性。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危机冲击下各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其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国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越深,在面对危机冲击时,该国制造业出口下降的幅度越大,也就是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差。研究对于本次疫情,如何保持制造业出口韧性,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和服务业嵌入,促进各国转危为机提出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