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的城镇化要求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和土地规模上的城镇化,而且应注重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指标,评价分析了永州市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研究结果显示,永州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湖南省其他代表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势头整体良好。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低、实现难度最大的地区,其城镇化进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质量与速度.文章从制度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和生态环境维度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思考并给出建议,以期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我国城镇化发展即将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有:政府、企业和个人、市场机制、产业聚集、农村剩余、效益、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变革、外资、制度创新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实际上,城镇化的动力呈现阶段性差异和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杨小兰 《现代商业》2014,(19):86-88
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让城市发展加快脚步,尽快从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从而达到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形象的效果。城镇化发展是一项发展战略,属于建设全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评价模型则是对城镇化发展的评价,让研究者更深入的了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后注意事项与发展方向。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城镇化评价模型构建的意义,分析了构建中的主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型指标具体分析,旨在完善城镇化评价模型构建,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洋洋  杨莉  王彦吾 《商》2014,(20):47-45
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陕西省在积极推进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相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还存在着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和城镇化过程中"半城镇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陕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对金融支持和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了解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人口、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其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样本数据为陕西省2009—2014年十个省辖市的相关指标数据。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1990—2012年城镇化率和二、三产业年产值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和二、三产业发展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陕西省城镇化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协整以及格林兰因果关系;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发现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对二、三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后者对城镇化的推动还不明显。针对于此:应鼓励二、三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加大城镇尤其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二、三产业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省1990—2012年城镇化率和二、三产业年产值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和二、三产业发展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陕西省城镇化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协整以及格林兰因果关系;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发现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对二、三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后者对城镇化的推动还不明显。针对于此:应鼓励二、三产业链向中小城镇的延伸;加大城镇尤其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二、三产业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12)
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本质量不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需要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化培训,提高农民工科学知识、技能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过程。近年,城镇化率持续攀高,研究城镇化的问题,不仅仅要注重城镇化数量,更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湖南省地级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文章主要从人口转换和经济增长等五个方面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综合集成分析配合因子分析方法,然后结合十三个地级市的实际情况,对城镇化质量比较研究,将湖南省地级市分成了城镇化质量较好区、良好区和较差区三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与之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本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上不均且大部分城市严重滞后,差异明显,呈现"一大十一小"的局面,应用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但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本文主要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7项指标,构建了哈尔滨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所辖各市、县进行测度,最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速度是城镇化数量扩张的过程和方面.城镇化速度受经济、社会、政治、历史、地理、制度、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经济角度看,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总的经济发展速度,对城镇化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以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对城镇化速度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文章简略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概况.在肯定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后果.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作出了基本判断和预测.最后特别强调了维持科学合理城镇化发展速度应该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生态环境等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2 0 1 3年底中央城镇化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实践道路。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任务。201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全国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主要目标,2 0 13年宿松的城镇化率为47.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的速度明显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2)
本文对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测评,构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搜集西部12个地区、24项变量指标的原始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得出西部各地区综合质量得分,给出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维持7%以上的中速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有更多精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城镇化中注意防止过度城镇化、大都市病、房地产化、农民工过度边缘化、有速度质量的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应该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机遇、问题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经济维持7%以上的中速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有更多精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城镇化中注意防止过度城镇化、大都市病、房地产化、农民工过度边缘化、有速度质量的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应该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  相似文献   

18.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深入分析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素的基础上,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长度、宽度、深度、速度和效度五个方面构建了由16个指标组成的金融支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将成结构调整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质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各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评价,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进特征。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省份城镇化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分布始终保持"东高西低"的非平衡形态;邻近区域城镇化发展存在"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