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瑞静 《中国报业》2023,(22):220-22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变化,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加丰富的短视频迅速崛起,短视频新闻已经成为地方台融媒体中心突破的重要途径。当前,地方台的短视频新闻创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同质化严重、内容表现力不足、受众的忠诚度较低等问题。融媒体背景下,地方媒体应当注重提升新闻制作效率,培养新型新闻人才,为我国地方台的新闻发展创造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叶莉 《中国报业》2022,(20):42-43
随着当前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实现更加丰富的传播方式和更加广泛的传播途径,受众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传播力度。为了更好地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受众,新闻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受众心理状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新闻传播中,应当满含人文关怀的意蕴。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人文缺失的现象。面对体育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应当采取策略推进传媒本位的回归。传媒机构应当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重视对体育新闻报道对象和受众的深入研究;传媒机构从业人员应当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在整个报道过程中把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效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来探讨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具体从新闻受众的社会责任表现、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特点、受众社会责任的培养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在在新闻传播中出现的虚假新闻、不实新闻的现象,不但干扰了受众的视听,辜负了受众的信任,也容易发生对社会或新闻当事人的法律侵权问题,这就使新闻机构和新闻制造者不可避免地应当担负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在虚假新闻事件中,由于某些原因的影响,使得新闻机构或新闻制造者所担负的法律责任,具有免除责任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孙敏 《中国报业》2023,(13):246-24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们阅读习惯的不断变化,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较大冲击。因此,应当对二者之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系统阐述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网络时代下,建议通过保持正直客观的态度、掌握一手资料、多与受众互动交流、采用多变的编排风格等方式,做好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7.
刘继 《中国报业》2022,(24):26-27
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在采编工作上开展持续的创新和突破,为受众提供符合民意、贴近民生的高质量新闻,满足他们真实的需求。本文从新闻采编工作出发,对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能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短视频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地方广电媒体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进一步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就必须把握住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和规律,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打破思维定式,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方法,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传播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生产传播优质新闻,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9.
赵江 《商》2014,(40):191-191
现场报道是目前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方式,也是新闻信息最快捷的传播方式,它使新闻信息富有感染力,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随着社会发展和新技术的兴起,社会与受众对新闻现场报道的现场感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缺乏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增强现场感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方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是当地受众获取本地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多数节目也因此得到当地受众的喜欢并有较高的收视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台的节目不存在脱离实际、游离生活、远离群众的问题,或者说已经解决了节目"三贴近"的问题。地方台与广大受众的直接距离以及新闻的第一现场近一些,节目的地方特色鲜明些,也并不意味着就具有了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张兴彦 《中国报业》2023,(2):187-189
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舆论能够体现一部分受众对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统一看法,能够对个体或群体组织的行为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精神影响。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效的信息传播极大地强化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则催生了大量散布不实信息以博取关注和流量的无良媒体。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传播的低成本性与流量的高回报性,加剧了其引爆舆情的概率,极易危害一方社会的稳定。地方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地方台”)作为引导区域受众思想、传承并发展优秀文化以及监测社会思想环境的信息传播媒介,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正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探寻强化其舆论引导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传媒的功能和角色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受众”日益成为传播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传播受众芙学也由此产生。传播受众美学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变化作为自己的规律核心,主张受众审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重视不同受众的不同审美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强调受众审茭意识对传播者审美创造的启示、借鉴以及对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塑造作用,强调提高受众审芙意识的重要性。中西方传播受众蔓学虽因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而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国情并相互借鉴和促进,这也是国内学者所应当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王秀贞 《北方经贸》2010,(5):118-119
新闻传播媒介不但是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它的强大威力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民生、民情、民意,是当前新闻大潮中被广大受众所悦纳且极具市场力的一种新闻类型,因此,如何保证民生新闻自身的健康发展,发挥其正向传播功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业界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工作。新闻敏感要求记者能迅速判断所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指导意义、对受众的吸引力,挖掘、鉴别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并对新闻进行合理预见。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地方台新闻节目需及时转型。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发展需要思考如何精准定位自身节目类型,确保较高收视率并带给受众极佳的用户体验等问题。本文以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大直播》为例,分析节目成功的要素,并对未来地方新闻的定位发展做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郑辉 《中国报业》2023,(3):124-125
融媒体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互通,共同发展。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提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想实现自身发展,就必须直面挑战,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意识,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徐晓艳 《中国报业》2022,(3):126-128
新闻传播实践中,情感化叙事的价值深受关注。本文分析主流媒体新闻叙事的情感性与客观性、情感叙事与情绪传播的价值等,认为在融媒体传播中,情感化叙事的价值较为突出,是创作新闻作品的重要手段。将情感融入到新闻叙事中,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能增强新闻文本的叙事效果,提升新闻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童玲 《中国报业》2024,(5):208-209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介-受众”关系架构开始动态演变,双方角色正处于转型期,也对新闻采编人员工作产生影响。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受众互动及其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变化,新闻报道语言、内容也开始影响传播关系、角色定位、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调整新闻报道方式,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关注,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李浩 《中国报业》2024,(5):184-185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个性化定制与受众参与共同构建了一个开放、多元的传播模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演进,个性化定制和受众参与将引领新闻宣传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个性化定制和受众参与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通过个性化定制和受众参与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代艳芳 《中国报业》2023,(6):168-169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力度日益增强,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为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发展要求,为全面提升新闻传播效率,真正维系广泛的受众群体,就必须着力把握好融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明确转型发展之路,综合运用高效化的发展路径,更好地提升新闻编辑工作实效,真正增强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