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KMRW声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监管机构—信托公司—投资者”三方多阶段博弈模型来研究信托公司“刚性兑付”问题.分析认为,由于投资者缺乏识别和定价能力,以及监管机构的准入审批和评级机制,使信托公司可以利用监管机构的“信用背书”,在前期通过“刚性兑付”建立声誉,进而在未来获取超额收益,因此“刚性兑付”成为信托公司的必然选择.利用68家信托公司2010-2015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当期声誉与下一期收益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好声誉能够为信托公司带来更高收益.对此,应当从加强投资者教育、转变监管方式、强化信托公司治理三个方面来打破“刚性兑付”.  相似文献   

2.
毛益民 《商界》2013,(4):151
信托找投资者拿钱,是典型的借款而不是投资行为。借款是必须偿还的,并且必须支付承诺的利息收益;而投资是存在风险的,亏损自负。"信托公司刚性兑付是行业对投资者保护的必要措施,不能打破。"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副主席蔡锷生在两会上说。信托公司打破"刚性兑付"的做法蔡鄂生并不认可,他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信托市场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信托项目中所蕴含的风险也逐渐显露。本文分别从政府监管、信托公司在危机发生前的风险控制以及兑付危机发生后对风险的处置三个角度对我国目前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做了简要分析。最后,本文指出了未来我国房地产信托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完善信托产品登记流动机制和打破"刚性兑付"定律。  相似文献   

4.
信托产品的"命门"是兑付时间刚性,即到期后必须向投资人偿还本息。因此房地产信托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房企销量下降,销量下降会直接影响资金流动性,进而影响信托公司偿付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珣 《致富时代》2015,(3):167-168
造成近年来信托业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元化的,然而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即是所谓的"刚性兑付"。"刚性兑付"在房地产信托、政府融资类信托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被广泛执行。这一做法虽然并无立法依据,然而却成为了我国信托业实务中必须遵循的"潜规则"。"刚性兑付"在推动我国信托业繁荣局面的同时,其实质是让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承担保证收益的担保义务。  相似文献   

6.
正最终需忍痛割爱地去杠杆化。今年对金融市场将是一个静水流深的时期。继11超日债、13中森私募债触碰零违约边际,并大都以征信机构代付利息稍许平静后,国内金融市场的刚性兑付游弋于破立相间中已预留下了冰层撕裂的"代表性断层线"。正当投资者警觉下个冰层撕裂的品种是谁之际,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罕见地强化了信托公司卖方尽责义务。99号文实际与银监会2013年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8号文、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  相似文献   

7.
信托业在逐渐成为我国第四大金融支柱的同时,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难以预计的风险。随着信托业第六次整顿的结束,大量信托公司回归信托本身,发行了大量的信托产品,随着信托产品兑付高峰期的来临以及国际经济本身的不稳定,信托业风险将会大量涌现。本文从信托业应该承担何种风险以及缓冲机制理论的研究出发,借鉴其他金融领域的风险防治机制,探讨了信托业风险缓冲机制应归于何处。  相似文献   

8.
作为持有全牌照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横跨投、融资领域,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信托公司甄别风险,提升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通过研究信托公司的特点以及当前信托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信托公司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希望对信托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孟叶 《市场周刊》2014,(1):100-103
信托业,作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体。由于其高收益、投资门槛高,一直受到“高富帅”式的投资者追捧。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2013年度,全行业经营收入总额8326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6851亿元,营业利润率达68%。但近几年来,部分信托产品出现兑付风险,存在违约的现象,如中诚信托事件;另一方面,按照今年l幸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7号文,信托业不属于影子银行,但监管层开始规范影子银行的行为,必然对信托公司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房地产信托迅速发展,违约兑付时间频频曝光,本文首先对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状况做出简要概述,并从房地产行业本身、融资渠道以及刚性兑付几方面分析兑付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化解、治理兑付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托公司独占综合性信托业务经营权,受托财产形式和运用方式广泛,且根据监管机构对于新设信托公司的审慎态度,其牌照价值明显。本文基于财务上的现金流折现模型对信托公司的收入净现金流进行分析,得出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的信托牌照理论价值为150亿元的结论,并与信托上市公司、浦发银行收购的上海信托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信托公司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陆续出台,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直至2012年年末,信托规模一举超过保险业,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业务的迅猛发展,信托规模的快速膨胀,对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基于净资本管理办法下的信托公司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而房地产的信托整体风险虽然还可以掌控,但是随着信托兑付达到顶峰,房地产信托兑付逐渐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兑付风险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托兑付风险是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该文将围绕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分析与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吴怀镛 《现代商业》2012,(21):54-55
随着我国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托公司的整体营销水平亟需提高。本文在分析我国信托公司产品营销所面临的制度背景情况下,考察了信托公司现有的营销渠道,进而提出了加强信托公司营销能力建设应当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经济形势及监管政策对信托公司业务发展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 《现代商业》2011,(8):61+60
新办法颁布实施后的信托公司业务发展迅速,2011年经济环境及监管政策将对信托公司业务发展方式、产品结构、资金投向等产生影响,本文对当前经济形势及监管政策下,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发展及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信托公司及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信托公司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陆续出台,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直至2012年年末,信托规模一举超过保险业,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业务的迅猛发展,信托规模的快速膨胀,对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基于净资本管理办法下的信托公司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刚性兑付现象在我国有着复杂的成因,并植根较深。辩证来看,刚性兑付并未绝对有弊无利,但仍然是"弊大于利、近利远弊"。随着监管态度的进一步明晰以及资产管理行业自身的努力,顺应经济新常态下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方向,打破刚性兑付已成共识。本文在对刚性兑付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利弊、行业现状进行探讨,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打破刚性兑付准备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08-2017年信托公司年报及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了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各维度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托公司的受托责任中对政府、员工、客户和社区的履行情况均对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股东和合作伙伴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对核心竞争力有不显著的负面影响。信托公司控股股东性质在其中起到了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金融市场不同行业和领域间差距缩短,我国金融市场同业间合作愈加深化和广泛。信托公司与银行间的联系始于2006年,在这曲折的十年同业合作历程中,信托公司曾在金融业引起骚动,也因此遭遇金融监管机构的整顿。尽管如此,信托公司与银行间的同业合作并未中断,相反,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信托公司基于监管政策的原则熟练地把握客户需求点,创造出了多样化创新型同业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琳 《商》2014,(8):125-125
近期媒体陆续报道多起信托计划到期后无法兑付,银行拒绝兜底,刚性兑付被打破的事件。大众关注到针对个人客户的信托计划,在兑付环节上银行面临的风险,那么企业客户的债务融资工具业务中,商业银行经营过程是否潜在风险,也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