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外贸》2005,(3):27-27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国内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2.
《商》2015,(29):78-79
一国家或地区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外贸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它是一国政府通过选择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来影响本国资源的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政策和制度[1]。从我国建国至今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战略、混合战略、激进的出口导向和自由化的出口导向战略四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对我国20世纪70—90年代我国的外贸发展从进口替代—混合型—出口导向战略演变的背景、原因以及其间战略实施战略的优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大国,我国经济具备大国经济的特征,所以我国应采取与大国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作为大国,应该立足于本国经济,立足于国内市场,但如今,我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过高。因此,我国应采取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外经贸战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前,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其特征:一是,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通过独立自主、不依赖外援的方式,建立本国工业体系,并通过构筑高保护壁垒,限制进口,使进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只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二是,依靠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计划经济配置资源;三是,以要素商品价格扭曲来支撑重工业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根本原因——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出口和进口角度来看,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本国出口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本国进口的减少而增加。所以当一国经济增长减缓,GDP增长率过小时,在贸易方面,政府会趋向于鼓励本国的出口,限制本国的进口,以促进GDP恢复较高的增长。而限制本国的进口其实就是限制国外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日益重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在短期内取得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它们采取了迅速工业化的计划,而工业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依赖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和出口推动在本质上不是互相  相似文献   

7.
<正> 进口替代已经被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作为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基本经济战略。对幼稚工业保护的理论也已被许多经济学家接受。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的采取过进口替代的国家都经历了挫折或失败,因此,这似乎并非是一条通往经济发展的实际而成功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洲进口原油与传统中东、西非进口原油相比,在品质相当或类似的条件下,以其经济实惠的性价比,赢得了我国众多炼油企业的青睐,近年来持续采购,通过采取性价比测算、采购模式、拼装卸港等比较优化措施,对传统中东、西非原油进行经济性替代,进口数量迅速增长。但美洲进口原油采购中也存在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资金占用和财务费用增加、品质波动、到港时间窗口期宽,以及原油运输保供等问题。基于此,我国炼油企业需增加美洲进口原油长期合同提货量、降低采购成本及相关费用、缩窄到货窗口期、加强品质跟踪和运输保供,并加大储备力度应对地域不可控因素,方能实现经济性替代目标,降低我国整体能源进口成本,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大力扩大出口贸易,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而适用的技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模式.这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但有严重的弊病.实行对外开放,要在全国不断发展和增加外向型经济的成分和比重,促使我国原有的"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模式向以"进口替代"为主的进出口替代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过渡.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建立"出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就能带动全国经济与"进口替代"模式向进出口替代综合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10.
进口替代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里程,研究近代进口替代,有助于了解中国经济史的历程,更有利于经济工作和经济发展。本文因此而作,首先,通过查阅近代的贸易经济数据,从行业结构和布局情况来看,认为其有三大基本特点: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缓慢;外国资本的垄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和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其次,使用CGE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近代进口替代情况,得知近代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由于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GRE描述的一般均衡在中国近代市场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近代"进口替代"工业经济是夹缝中生存,困境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钢材及铁矿的进口现状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有:目前我国钢材进口增长主要集中于高端产品。是在品种结构上补充我国市场,总体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我国铁矿日益依赖进口,该“资源短缺”矿产进口一方面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经济的两种形式.1.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去代替同类进口商品的一种战略措施,目的是为了减少本国在工业制成品方面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以保护本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这一做法实际上也是实行"出口是为了进  相似文献   

13.
<正>一、根本原因——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出口和进口角度来看,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本国出口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本国进口的减少而增加。所以当一国经济增长减缓,GDP增长率过小时,在贸易方面,政府会趋向于鼓励本国的出口,限制本国的进口,以促进GDP恢复较高的增长。而限制本国的进口其实就是限制国外的出口。所以,对进口国而言,当经济状况不佳时,政府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本国企业的出口增加国外需求,另一方面会限制本国进口,减少本国需求向外流失。  相似文献   

14.
一、贸易保护主义历来弊多利少,但持续不断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在贸易压力下,通过国家立法,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和措施,以维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贸易保护压力产生的缘由众多,诸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维护社会和政治制度安全的需要,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解救经济危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诉求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关》2006,(4):80-82
大豆:前两个月我国大豆的进口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进口的价格水平较为稳定,但也略低于去年同期。2月份的进口量滑落到112万吨,为2004年5月份以来单月进口量的最低点。自今年1月1日起,国家对豆油、棕榈油、菜子油实行自动进口许可和9%的单一进口关税制度,直接刺激了植物油尤其是棕榈油进口到货量的增加,对大豆进口产生了替代作用。同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带来了贸易摩擦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我国开始调整对外贸易政策,逐渐在保持出口的基础上增加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其实,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有关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针对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回顾,同时做出相应的评论,希望能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带来了贸易摩擦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我国开始调整对外贸易政策,逐渐在保持出口的基础上增加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其实,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有关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针对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回顾,同时做出相应的评论,希望能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政策,用旺盛的出口需求来补充远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的内需,我国外贸出口的大幅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这种全面外向型经济的负面效应也正逐渐显现出来。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各有利弊,如何促进两战略的融合,为我国经济发展所用,以摆脱可以预见的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翠苹 《商》2015,(1):105
引言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收益没有贸易条款发生不利改变所带来的损失多时,贫困化增长就会成为一种长期的社会现象。贾格迪什·巴格瓦蒂在许多年前就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问题在经济增长时已经伴随着发生了。保罗·A·萨缪尔森阐述在其贸易伙伴遵循进口替代增长政策和针对出口国家转换贸易条件的情况下,贫困化增长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本文根据弗雷德里克L.普赖尔设置的一种简单的图解法来分析这些情况,然后给出数据来说明贫困化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进口现状与发展趋势,重要商品进口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通过对进口与战略资源安全、产业安全、国际收支、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出了一些新时期进口战略的思路和防范进口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