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各种城市的排行,域市决策还是“重视”的,因为这是一座城市的“商誉”。有利于招商引资.也是一届政府的政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关心的不是排行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而是自己能不能上榜。为了上榜,他们难免要下大力气“攻关”。[编按]  相似文献   

2.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0,(20):51-53
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奔跑的.但人无法逃脱社会属性,到一定年龄段,就必须要学会起跑。今天,当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成家,开始找准自己人生的坐标安顿下来后,那些所谓“90后”的孩子,那些青春绽放的面孔又开始站在自己人生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3.
王雁  彭飞 《魅力中国》2010,(3):252-253
科技改变生活,信息引发革命,高科技数字电视,融合科技与信息,引领现代生活新方向,感受增值服务带给人们的新体验.数字电视,最新一代的电视。  相似文献   

4.
“道”可道     
一二三 《中国西部》2010,(1):110-111
万物皆是具有“心”“物”特性的复合物,既不是纯“物”性的,也不是纯“心”性的。心与物是同时产生的,不存在谁第一谁第二。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物可以相互转化。在现代的哲学观念中,心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纯宗教上面,心灵的净化与修炼是完全“唯心”的;在现实自然界方面,世上万物的物质共用特征表现为纯“唯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郭莉 《首都经济》2005,(12):56-59
温州——北京,1200公里。对许许多多温州百姓来说,天安门是一种想象。 可是在l999年的秋天.一位叫范鸣强的温州人在携妻带子游北京时.突发奇想要承包天安门城楼开一家马列书店。在许多人认为是在“开玩笑”时,他神情肃穆地敲开了天安门城楼管理处的大门.结果管理处不仅当场同意.还破例对这家书店免收租金。 范鸣强只不过是在京温州人沧海中的一粟.但他的创意和韧性显示了温州人思维里的固有基因——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敢于想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07,(8):56-56
“又到了团圆相会的时候。家是磁铁,冬天的路上车马辚辚,都是热切返乡的人们。黑夜因为晚归的人而嘈杂及被照亮——家门打开,雪上人影奔跑,相互张开手臂,亲吻,说话,欢笑。笑声感染到一切。刚进家门的刹那,人们都言语含糊,头昏眼花,因为所有这些都太熟悉了,让人感到震撼。深深几下呼吸,满足感才慢慢产生,我们信赖家的不变,而它也的确未变,我们衷心感谢,又到了这个节日,这个永恒不变的回家日子。它的神秘、气氛和魔力,都是为了团圆,这个日子仿佛在时间之外,所有这一切都太珍贵绵长,而这种感觉又回到心头,我们又再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家电企业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品牌也越来越响了.可就是质量越来越差,脾气越来越大了。这恐怕是不少人对家电企业和家电产品的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8.
《开放潮》2005,(5):i018-i018
人们总在寻找一些致富的诀窍。事实上诀窍不可能存在于具体的技巧之中。因为,有的人靠某个技巧做成了事业,有的虽然也有这个技巧,但是没有做成任何事业,也有的人靠相反的技巧获得了成功。比如,有的人教育层次很高,靠知识和科技发财,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  相似文献   

9.
于维华 《魅力中国》2010,(14):68-69
人物”由“人”和“物”这两个语素的主要意义互相补充构成,后来主要侧重于用以指人了。同样的演变情况可见于“事情”一词。但“事情”在现代汉语中,除个别情况外,都可以与它主要意义的承担者“事”字互换使用。而“人物”却不能用“人”替换,因为“人物”一词后来除了“人”的意义外,中加入了“杰出、有地位、有代表性”的意义特征。原因何在呢?可与“物”字的意义有关?  相似文献   

10.
梁胜 《乡镇经济》2002,(8):43-44
提起1958年的“大跃进”,五十岁左右的人都记忆犹新,那真的叫瞎折腾啊。那时,国人像着了魔,砸锅卖铁去“大炼钢铁”;十多亩的稻子移到一亩田里去放“高产卫星”。一番折腾之后,库里粮空了,家里“玩完了”,全国饿死了百万人。这样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让五十岁上下的人现在想起来,脊梁骨的凉气还直往上泛。然而,对四十岁以下的人来说,却像是遥远的“天方夜谭”。今天,在一些地方“大跃进”之风再起,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当然,这次“大跃进”不是党中央的“号召”,更不是全国人民的意愿,而是一些基层和中层干部的“杰作”。特…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先生说过:上帝要惩罚人类.有时来一个荒年,有时来一次瘟疫或战争.有时产生一个道德家,抱有高尚的一般人实现不了的理想.伴随着和他的理想成正比例的自信心和煽动力,融合成不自觉的骄傲。我觉得改动一下,拿来形容时下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学家倒是挺贴切的:上帝要惩罚中国企业,有时来一个运动。  相似文献   

12.
整理修订发表过的有关旅游方面的章.正值“非典”肆虐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刻。在中国旅游业受到重创的时候介绍宁夏旅游.好像不是时候过去几年,每到“五一”就是“黄金周”,景点景区的游客如潮。2001年中央电视台“五一”期间中午的《新闻30分》播报全国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需要以人民的福利增进为终极目标,以人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一个国家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路径,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以依赖人的发展替代依赖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本发展.必须形成全新的效率和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4.
近日听到广播中的一则杂谈,大意是说随著自选市场、超市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的引进和繁荣.西方糟粕“进店存包”也被引进吸收。这使得消费者“上帝”的尊严受到莫大的侮辱,而国人还浑然不觉.真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杂谈作者还把这一做法与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联系起来.并且说此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实在不应该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存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绝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中国化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程名 《今日重庆》2014,(13):40-41
山上山下“花果乡” 一说到巫山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这里景色宜人,自然风光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牟来娣 《理论观察》2011,(1):143-144
“过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枚“印章”.早已植入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了。在物质日渐丰裕的现代社会,当城市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质疑“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时.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现代?什么是现代意识和现代品质?什么是时尚?这些看似很明白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现代不是豪华,不是用金钱堆积起来的别墅、名车、装饰;现代也不是居住在城市最中心价格最昂贵的豪宅里和使尉、高科技的工具;现代也不是坐飞机特等仓、穿名牌服饰、出入五星级酒店、结识名人……这些虽然都属于功代因素,但只是依附于“现代”肌体上的外衣,都没有触及“现代”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19.
《西部论丛》2006,(2):82-82
一些人对“和谐”二字作过这样的解释,“和”字是由“禾”和“口”组成,表示人人都要穿衣,个个都须吃饭,这是“科学”;“谐”字是由“皆”和“言”组成,表示人人都应发言,个个都能说话,这是“民主”。反过来,没饭吃就会打仗,于是无“和”可言,没言发就会反抗,于是无“谐”可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快讯》2007,(8):56-56
“又到了团圆相会的时候。家是磁铁,冬天的路上车马辚辚,都是热切返乡的人们。黑夜因为晚归的人而嘈杂及被照亮——家门打开,雪上人影奔跑,相互张开手臂,亲吻,说话,欢笑。笑声感染到一切。刚进家门的刹那,人们都言语含糊,头昏眼花,因为所有这些都太熟悉了,让人感到震撼。深深几下呼吸,满足感才慢慢产生,我们信赖家的不变,而它也的确未变,我们衷心感谢,又到了这个节日,这个永恒不变的回家日子。它的神秘、气氛和魔力,都是为了团圆,这个日子仿佛在时间之外,所有这一切都太珍贵绵长,而这种感觉又回到心头,我们又再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