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诚实的分量     
我家有一片茶园,几乎每天妈妈都要去集市上卖茶叶。后来,妈妈染上了重病,再也不能去卖茶叶了,家里的状况也日渐糟糕,好长一段时间,竟省不出钱来买一斤肉。有回星期天,我决定去卖茶叶,临走时,妈妈撑着病恹恹的身子站在门口交待我:“小风,卖了茶叶,记着买点肉回...  相似文献   

2.
<正>早期教育要得法落笔成文胜神童天上繁星点点,妈妈还没有回来,我都饿坏了,到处都找不到吃的。正在这时,听到了"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一边跑,一边说:"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打开门一看,果然是妈妈,我撒着娇说:"妈妈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呀?我都饿了。"妈妈从口袋里拿出一样东西。说:"你看我给你带回来什么?"是橘子。我最爱吃橘子了。"我高兴地说。妈妈说:"你吃吧,我去做饭。"  相似文献   

3.
<正> 有个卖玉米的,棒子特大,摊前围了一群人,其中一个买主在挑拣。说来也怪,几乎每个棒子上都有虫。那人拿出一个虫特别多的棒子,大惊小怪地说:"伙计,你这棒子倒不小,只是虫子太多,你是卖玉米呢,还是卖虫肉呢?你还是回家去吧,我们到别处买好啦!"他一边说还一边做滑稽动作,把众人都逗乐了。一席话,说得大伙都不敢买  相似文献   

4.
笑一笑     
《光彩》2000,(6)
某日上语文课,老师解释“发现”与“发明”的不同:“‘发现’是本来就有,后来被找到;‘发明’是本来没有,后来变成有。”接着,老师找了位学生举例。这位学生回答:“爸爸‘发现’了妈妈,然后‘发明’了我。”母猪肉有个卖母猪肉的,嘱咐儿子,不要说是母猪肉。过了一会儿,有位顾客来了,儿子对顾客说道:“我家卖的肉,可不是母猪肉啊!”顾客反倒起了疑心,没有买,走了。父亲大发雷霆,打了儿子一顿。又有顾客来了,问道:“这肉皮怎么这样厚?会不会是母猪肉呢?”当着顾客的面,儿子对父亲狡辩道:“怎么样?难道这话也是我先说出去的吗?”(夏庆田…  相似文献   

5.
<正> 小郭在市里开了一家豆腐坊,因近一段时间缺少黄豆,于是,决定去乡下收购黄豆。小郭开车到达郊区祝村,遇见一位约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小郭忙停下车,走到老大爷身旁,问:"大爷,我是收购黄豆的,您能告诉我谁家出售吗?"唉!小伙子,你来的不是时候,秋收已过了两个多月,缺钱花的人家早已把黄豆卖了,不缺钱的人家在_等着价格涨起来才肯卖。"您老知道谁家还有黄豆?"李小栓家有,许多人都买过,但他都没有卖,你不妨去试试。"小郭辞谢老大爷,按老大爷指给的路线找到了李小栓家。  相似文献   

6.
<正> 2000年2月,我通过关系来到了美国纽约。到了纽约后,我每天想做的事就是去寻找"快速赚钱的商机"。一天,美国的朋友告诉我,纽约"9毛9"店里的货,都是由一些很会做小数点算术的犹太人、西班牙人从世界各地收来的便宜商品。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想知道这"9毛9"店到底卖些啥东西,我几乎每天都到"9毛9"店去光顾店里的货。全是些低档商品,就像中国的"两元店"和"一元店"卖的商品一样,都是些小手电筒、毛巾、刷子、衣架等。我随手拿起一袋毛巾,在包装袋接近底部的地方发现了一行很小的英文字:"中国制造"。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不已,立即去调查进货渠道。在调查中发现,这些货都是"9毛9"店主从纽约港的小商品进口商和批发商处弄来的,他们大多是犹太人  相似文献   

7.
<正>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嫌货才是买货人》中写到,一次到市场买水果,在一个熟识的水果小摊贩前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位客人拿起水果左看右看,说:"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小贩说:"我这水果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客人回答道。小贩还是微笑着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一斤可能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而且保持得和第一次的微笑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8.
<正> 我长的相精明,然而我一直在做"憨生意"。生意场上很多人都说"无奸不商",商人是一批恨不得把别人大腿上的肉都割下来卖了的势利小人。这些年,我听到看到的太多了:靠钻"双轨"制漏洞、靠广告标王效应、靠骗取银行贷款、靠"权力寻租"获得大块廉价地皮、进口指标、大工程、靠造假账上市、靠资本运作侵吞国有财产、靠走私造假而一夜暴富的富豪们。  相似文献   

9.
<正> 1993年,儿童食品在我们镇还是一块空白。我开了一个儿童食品批发部。开业第一天我只卖了36元钱,这样子几十块钱一天,维持了十来天,我发愁了,怎么办?儿童食品并非没有市场,这十来天附近那么多学校里的商店居然没有一人到我这来进货。我请家人照看店铺,自己把那些小糖果用自行车驮到每个学校去推销,起初有些店铺看到我那些"唐僧肉"、"山楂片"、"香葡萄"之类的都还不敢要货,因为这些东西他们从来就没卖过。我就赊销给他们,一个礼拜后再来结账,就这样维持了大概七八个月,每天的营业额已基本上可保  相似文献   

10.
出“丑”     
高中毕业那年.我在家务农。一天,《参考消息》上刊了一则广告:山东师范大学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函授学员,学费55元。那时,我正为没考上大学整日心烦,参加函大,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也能圆自己一个"大学梦"。我跟父亲商量,希望得到他的资助。父亲说:"你有上进心,很好。人贵自立─-你最好自己想办法去弄钱,这对你也是个锻炼嘛。"上哪儿去弄钱呢?"我一筹莫展地说。"你可以收购些竹扫把去万埠(山外的一个小镇)卖。收一把只要6角,却可卖1块2。一次挑40把,跑三四趟就足够了。"父亲为我出了个主意。说干就干。向父亲要了30元钱做…  相似文献   

11.
<正> 很多企业在进行销售人员销售技巧培训时的主题就是"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以能拥有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而沾沾自喜。无独有偶,今年春节后,一个在 IT 行业做销售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回公司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销售人员学习赵本山,学赵本山什么?学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卖拐、卖轮椅"的"大忽悠"本领,让大家将这一技能运用到实际销售工作中去。我郑重地告诉他,这样做不仅害了销售人员,最终会害了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市场》2008,(7):40-41
<正>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高级经济师何志成日前谈到,猪肥膘最近成为抢手货,也威为猪肉涨价最多的部位;以前卖2元钱一斤,现在卖8元,涨了4倍。因为穷人多了,只能靠在菜里加点猪油,以保证肚子里有油水过冬。过去人们买肉时,总要求"瘦一点,瘦一点",现在则要求"肥一点,肥一点"。他表示,  相似文献   

13.
<正>网上贴个图就敢卖货22岁的郑某隆于3年前与姐姐在芳村租了间房,经营淘宝网店卖茶叶。1年后茶叶生意失败,欠下几万元债务,郑某隆于是寻思用其他办法赚钱"填坑"。2013年10月,他在网上接触到"比特币"这一概念,得知"比特币挖掘机"被热炒到上万元一台。据了解,所谓"比特币挖掘机",就是用来赚取比特币的电脑,一般有专业的  相似文献   

14.
从罗瑟·瑞夫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提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到现在,广告创意经典理论 USP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实践上的发展和理论上的完善过程。(一)从产品出发的 USP:卖"滋滋声"这里的卖滋滋声是指,为了表明肉的鲜嫩.就渲染肉在锅里滋滋地响。也就是说,卖的不是肉的本身,而是它在锅里发出的滋滋的响声。滋滋的响声较之以肉的鲜嫩是买主能够实际感受的,因此成为一个很有效的 USP。这里拿它做比方,是想概括从产品核心概念出发,说产品本身或者由产品延伸开来的优势或差异的这一类 USP 广告。它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做生意是在三十多年前。那年我12岁,农村正割资本主义尾巴,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农民,日子过得更难了。尽管父母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动,到头来还得为全家人的温饱问题发愁。妈妈不知花了多少个星光月夜,在树丛中间的空隙处开垦了一片小菜园,大概有Zo平米,基本上能解决全家人吃菜的困难。有一天,我的作业本写完了,问妈妈要一角钱去买两个本子(当时本子才5分钱一个)。妈妈叹了口气,说:“家中一分钱也没有,等园里小白菜长大后卖了,再给你买吧。”放学后,我一桶一桶地给小白菜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可是几大后…  相似文献   

16.
<正> 去年夏季开始,我去市公园和体育馆门前,推销国产"熊猫"牌民用望远镜和俄罗斯"贝戈士"牌军用望远镜。当时,有不少来自江浙皖一带和新疆的小商贩也卖望远镜,他们以假充真,坑骗顾客。其实,内行人一看就知是伪劣品,可顾客却偏听偏信,假的也当是真的买。头两天,我的真货根本就卖不动。怎么办?真假产品同台比顾客识真货为了让顾客知道啥是真产品,买我的货,我特意买来两台假牌子的望远镜,和我的产品摆在一块,结合实物用简单的"四看"教顾客识别真伪:一看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 我有一位表亲,从小天资聪颖,人到中年愈加思想活跃。下岗几年来,年年"创新业",干了不少行当。他拿着家里不多的积蓄频频"转岗转业",今天饭店亏了本,明天又去办厂。办厂刚有起色,又嫌赚钱太慢,看人炒股赚钱快,便兑掉厂子去炒股。炒股是有风险的,风险一来他急流勇退,贵买便宜卖,几乎把老本蚀空。如今,他仰天发问:"到底干什么好?"另一位还是我  相似文献   

18.
舅舅开店     
1984年 ,姥姥的亲侄带着一身的老陈醋味道从偏僻的山西老家来到北京。当时的舅舅很土 ,虽说他的辈分比我大 ,个头也比一般人高些 ,但他只比我大8岁 ,我和妹妹都跟着妈妈直呼他的小名“小八” ,他也并不在意 ,总是半张着嘴默默地乐。舅舅的头上有一块秃顶 ,妈妈曾劝他去治治 ,他却说 :“我一个农民 ,有什么好看难看的。”那时 ,姥姥在公路边支了个小摊 ,办了个体营业执照 ,卖些挂面、面包、冰棍之类的东西。可别小看了 ,摆这个小摊位在当时是极为不易的 ,因为一般人是不肯舍下脸去干什么个体户 ,让别人看不起的。而我的姥爷去世得早 ,姥…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第一次到一个县城去销售医药。凭以往经验,先去药店租赁柜台,然后将带来的品牌广告送往县电视台播放。一个多月过去了,卖的药还不够生活费,我的心凉了半截。  相似文献   

20.
桂永霞 《北方经贸》2013,(6):103-104
在英汉语中女性都被隐喻成食物,用食物来昵称女性如"honey(宝贝)";用"桃"、蘑菇"、点心"等来指代漂亮的女性;丑陋的女性也一如男性不爱吃的食物。英汉语中的"肉(meat)"一般都指用来食用的动物的肉特别是猪肉,但是却同时来指女性。人肉市场,指女性卖肉体卖色的地方,男性是买家。即便是女性的美,也不过为男性"盘中之餐"如"秀色可餐"。但英汉语中都不把男性比作食物。男性是食者,女性被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