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7,(19):1-21
农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升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层次、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还相对滞后,投入不足、培训就业脱节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新型的财政补贴机制、市场化及多元化运作模式、部门之间乃至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协作机制等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许萍乡 《老区建设》2006,(10):12-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金溪县何源镇孔坊村围绕“五新一好”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以发展新产业为突破口,以家庭作坊形式发展水晶玻璃加工,用新产业富裕农民,促进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产生了较好的效应,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完善现代农村教育的功能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明 《特区经济》2008,(10):188-190
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更应该发挥农村教育功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发挥人才再生产的功能、普及推广科技知识的功能、农民素质全面教育的功能和农村教育全面服务功能等角度来完善现代农村教育,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各地老区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主要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使一些曾经贫穷落后的老区村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08,(6):40-41
镇海区是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是宁波市实施“中提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镇海区委、区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2007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325.65亿元,农业总产值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9.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 统筹联动 扎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以来,镇海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积极贯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开局的首要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制定了《镇海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几年发展都市农业和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公共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农村电力市场的作用、现状,对拓展农村电力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创新农电的管理机制;加快电网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8.
聂建平 《黑河学刊》2010,(8):150-15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农村美术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显。搞好贵州农村美术教育,对于提高贵州农村人口审美意识、美化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农村新体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松 《乡镇经济》2006,(7):50-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两方面来抓,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也将对原有的较为落后的农村体育有较大的促进,使之形成科学、规范的新农村体育。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要有财政支持,但决非是要政府大包大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起撬动大量社会奖金的杠杆作用,农民才是建设主体,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三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沛英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论点,值得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决策中予以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任何一场人类社会发展的变革,都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认识清楚这两个问题,是保证变革正确方向,变革成功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的历史阶段,我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新型服务组织发展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管理体制复杂,发展不平衡,组织之间差异大,资源动员和影响能力有限,内部发展机制有待改进,对外的信息不透明、运作不规范、竞争不足,完整的相关组织管理法缺乏等问题。本报告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新型服务组织发展的思路、战略和重点,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服务组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客体的统一,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也不能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应从构建服务型政府出发,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健全法规制度,构建良好互动平台来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识农民主体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农民主体性既包括了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又包含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这些主体性作用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5.
组织起来,资源共享。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充当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农村职业教育的边缘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瓶颈。借鉴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从法律建设、体系完善和多渠道共建等方面,加快发展和创新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选择,是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是引导亿万农民走向富裕的正确决策。可是由于一些干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地方把建设新农村这本经念歪了,因而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安机关负有重要责任,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找准公安机关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县级公安机关的大部分警力分布在农村,对农村建设起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三基”建设提高基层派出所服务农村建设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的基础.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需要,为农村建设持续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刘水芬  朱丽雪 《特区经济》2008,(11):174-17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要求农民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意识。本文以赣中农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揭示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现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的建议,力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