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表现尤其突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营造内生性金融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只有内生性金融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才不至于损害民营经济可贵的内源融资基础。因此,政府需要引导与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民间融资是以民间信用为基础的一种非正规金融活动.我国应完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准入与退出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及监管制度等,以规范科技型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行为,发挥民间融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面临着发展中的困难也不少,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融通的问题.如何化解融资难题.要加强改革措施.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贷动力;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票据市场.缓解融资困难,发展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规范非正规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并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正规金融存在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过高的问题,使得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成为大多数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我国农户借款中,民间金融的规模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民间借款比重占到了农户所有借款的60%以上。民间金融虽然一直是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着,但却在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对其经济福利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金融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起了很大作用,作为非正规金融的一种组织形式,互助融资主要形成并运行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社会人际信任机制如互助与亲缘利他、人情、面子、熟悉、定栖等维持着互助融资的正常运行。文章以温州苍南龙港镇新渡村为例,通过调研发现,超过熟人的边界或者脱离人情机制,互助融资将可能出现倒会并引发大范围的风险。伴随着社会转型,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逐渐向制度信任转变,互助融资的运行机制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但实际情况表明,中小企业互助融资的正常运行仍然依靠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机制来维持。  相似文献   

6.
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改革需要放开民间金融,形成细分市场;农村金融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经济欠发达典型地区——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8个地区的85家农村中小企业和508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甘肃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为满足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起到主要作用,并深入剖析其面临的问题.文章指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体系、拓宽农村民间投资渠道、建立监控民间借贷利率制度和加强监管等是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正规金融违规借贷广泛存在,其涉及地域广、行业多、影响范围广。文章基于成因分析的结果上,对2011年110起非正规金融违规借贷案例加以检验分析,得出高利贷、私营企业融资供不应求以及金融体制不健全是导致借贷纠纷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规避高利贷行为、拓宽私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强金融监管是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一、非正规民间金融概述1.非正规民间金融的定义非正规民间金融,即民间融资,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是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以资金筹措为主的融资活动。目前它主要服务于民营经济,有家庭融资(家庭消费、个体户等)和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10.
廖霄梅 《特区经济》2010,(5):190-192
本文基于对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融资的资金来源、用途、成本、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局部地区独特而有效的运行机制,证实了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定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间融资是对供给不足的正规金融的一种有益补充,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控的影响,民间融资风险日益显现,并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民间融资现状,对其风险性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国际经验探索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艳  张国林 《特区经济》2008,235(8):129-130
如何破解"中国农村金融之谜",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六县市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困境的现实考察和区域比较,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不仅可满足当地市场化农户的融资需求,而且为非正规金融演变创造了条件;而落后地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制取向并加强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接。  相似文献   

13.
Academic studies have neglected the financial aspect of the informal economy. This article examines saving among the poor and their savings institutions (stokvels). The black community is disadvantaged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by having limited access to formal sources of finance. Stokvels are important in filling this gap. A planning priority for South Africa is adequate financial provision for all its people. In financ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y, policies for enhancing savings and redirecting them into investment will prove crucial.  相似文献   

14.
潘维宁 《特区经济》2014,(7):139-140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资金融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等。基于此,本文从目前我国以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和以小额借贷、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出发,针对其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我国农村资金供不应求的现状,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以及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informal finance on formal finance in West Afric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WAEMU) countries. To this end, it uses a Probit model with a binary endogenous regressor and data from the Global Findex database, 2021.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aving already saved informally positively affects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to save formally. They also indicate that informal financial credit positively affects formal financial credits in the WAEMU.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ormal finance is complementary to informal finance in the WAEMU.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mobile banking use and online banking use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use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ervices in the WAEMU.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inly banks and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ollaboration with actors (money keepers, itinerant bankers, tontines systems) involved in the provision of informal financial services to popul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formal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the WAEMU.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发展日益昌盛的情况下,通过对山西省及北京市1999——2015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山西省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了山西省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西省的民间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规范发展农村非正式金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式金融在中国农村地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以其多种表现形式、融资效率和有效的作用机制而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非正式金融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在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解决对它的监督管理和市场退出问题。为此,建立适当的非正式金融政策安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经济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再造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和谐融资模式,是解决融资瓶颈的关键。供应链金融正是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及融资需求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渠道。本文深入揭示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及其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性,并针对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开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影响金融发展的一种重要的非正式机制。社会资本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人际之间的信任和互惠规范等方面,增强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对非正规金融或民间信用的影响及社会资本在微型金融发展和关系融资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