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存在初始计量时范围界定不确定、后续计量中对企业净资产影响较大等问题。笔者对此作了分析,并建议简化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分类以及核算程序与内容,避免金融资产在存续期间的重分类问题,从而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未实现价值对企业净资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股票类金融资产投资业务,是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对股票类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理与重分类方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会计处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准则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八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相似文献   

4.
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是企业以购买债券方式并形成金融资产的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文章对债券类投资业务中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理与重分类等方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会计核算的内在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反映了企业管理者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意图:如果持有至到期的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出于其他原因,企业可以将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反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也可以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两者互相转换的标的物只能是债权性质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深入实施,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实务中互相转换的问题将不断出现。笔者拟对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反映了企业管理者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意图:如果持有至到期的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出于其他原因,企业可以将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反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也可以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两者互相转换的标的物只能是债权性质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深入实施,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实务中互相转换的问题将不断出现。笔者拟对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是企业以购买债券方式并形成金融资产的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文章对债券类投资业务中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理与重分类等方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会计核算的内在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8.
和淑绵 《财会月刊》2013,(3):100-100
《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还规定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尽管如此,在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上依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上。概括地说,分类差异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的资产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不同的分类将影响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例;二是影响企业的财务比率分析,  相似文献   

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例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了其他三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可以按照金融资产有无到期日,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一步划分为有固定到期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到期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前者主要指企业的债券投资,后者主要指股票投资。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两类金融资产,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属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本文对由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本身持有目的的变化导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韩旺生 《财会通讯》2007,(10):64-65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因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按照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金融资产应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大类。某项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资产分类方面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严重缺陷,尤其是在实务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不明确。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不明确使得企业存在利用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本文以"两面针"公司为例对金融资产分类以及其后续计量中"利润堰塞湖"效应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完善金融资产的分类、后续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  相似文献   

14.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进行严格的分类,并规定了各自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本文从初始确认与计量、后续计量及其处置等几个方面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的处理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帮助财务人员正确地对这两类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资产分类方面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严重缺陷,尤其是在实务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不明确。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不明确使得企业存在利用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本文以“两面针”公司为例对金融资产分类以及其后续计量中“利润堰塞湖”效应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完善金融资产的分类、后续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两类资产,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属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笔者拟对由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本身经营策略的变化导致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现行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其初始类型划分、初始确认计量、持有期间及其出售处置时各个不同阶段的会计处理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两种金融资产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对报表使用者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等相关问题是当前会计学界的研究热点,尤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更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实务中,由于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不明确,给了企业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与重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文章以"中粮地产"为例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利润堰塞湖"效应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金融资产分类及后续计量的建议,以期改进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0.
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为:将支付的对价作为取得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应为:企业发起但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优先顺序为:公开活跃市场上该项资产的市价、参考市场上类似交易资产的价格、采用期权定价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