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定湘  刘敏 《水利经济》2014,32(5):43-45
蓄滞洪区是我国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流域和区域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蓄滞洪区生态补偿,弥补蓄滞洪区因丧失机会而减少的收入,对促进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持续改善区内居民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采取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蓄滞洪区在我国防洪减灾中的地位及所作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蓄滞洪区生态补偿范围、主体、对象、标准、方法等。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蓄滞洪区生态补偿的法规或政策,中央财政重点要对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的蓄滞洪区开展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2.
谢中  江华 《南方农村》2009,25(5):46-49
目前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主要有货币安置、社会保险安置、留地安置和就业安置等。但因安置方式简单,政府单一的安置方式与农民多种安置的愿望相冲突以及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和缺乏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的存在,并未能消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本文在分析产生上述矛盾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失地农民实行科学补偿安置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3.
沈和  陈蓉  邓敏  仇蕾 《水利经济》2011,29(4):36-40
行蓄洪水的特定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蓄滞洪区管理中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蓄滞洪区目前管理现状,分析蓄滞洪区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阐述蓄滞洪区管理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借鉴公共政策中的政策工具,对我国蓄滞洪区管理政策工具进行划分。从社会、经济、生态、防洪4个方面构建了我国蓄滞洪区管理制度与政策框架,并结合不同类型政策工具提出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问:国家对征地补偿安置有哪些新规定?江苏王晓山答:最近,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土资源部随后出台配套文件《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对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做出了许多新规定。征地补偿安置原则是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批准增加安置补助费,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制订并公布各市县征地的统一年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洪水灾害频繁出现,洪水保险制度尚未正式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洪水保险工作经验,对天津市蓄滞洪区的洪水保险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天津市蓄滞洪区洪水保险机制建设的具体的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多层风险分担机制;开展洪水风险图的研制和蓄滞洪区保险试点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全国公路,铁路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扩大,大批的农村土地被征收,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的产生。这些失地农民在没有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后,如何对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安置,使他们的今后生计与生活得以维持和进行下去,就成了我国当前治发展的一大问题。中央,地方政府的安置的方式有多种,但传统的安置方式却带来了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是否有一种真正能够持久,一劳永逸的安置方式呢?在经过长期的比对各种安置方式的优劣,分析思考之后,通过本文,本文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说明,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平理论下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补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补偿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公平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补偿问题的不公平性,并从公平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保持横向和纵向安置补偿公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安置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不公平是新农村利益协调的主要障碍,从征地补偿项目、标准、方式、程序以及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加以完善,是新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安置,是协调利益关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水库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方式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7年起,全国已建和在建水利水电项目水库移民采用长期补偿安置方式的已有30多个,遍布全国7个省区。然而,学术界和各地实践中对长期补偿的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长期补偿是对现有水库移民安置方式的补充,其实质是在移民自愿的基础上对移民原一次性补偿费用进行动态的长期支付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各地长期补偿的实施模式也各不相同。在总结分析各地长期补偿实施模式的基础上,对长期补偿安置方式的实施模式和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1.
将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得到风险评价投影值。根据结果把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运用风险等级分为4类,风险等级及分类区间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投影值≥4.16,包括4个蓄洪区和寿西湖、鲍集圩2个行洪区;Ⅱ级,投影值为4.10~4.16,包括汤渔湖等4个行洪区;Ⅲ级,投影值为3.90~4.16,包括香浮段等7个行洪区;Ⅳ级,投影值为0~3.90,包括邱家湖等4个行洪区。  相似文献   

12.
针对行蓄洪区运用决策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淮河干流的蒙洼蓄洪区作为"基于风险可控行蓄洪区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典型应用案例区,基于GIS软件和平台,将多种模型与行蓄洪区内的多源数据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解决行蓄洪损失难以快速评估,行蓄洪区风险无法快速有效预警、控制和管理,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等难题,为行蓄洪区规划管理(包括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作为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淮河沿岸大堤的洪水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行蓄洪区的运用会造成行蓄洪区内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多种风险。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是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及御灾环境的脆弱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从4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的风险因素,提出淮河蓄洪区运用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鑫  熊敏  刘坤 《水利经济》2016,34(5):51-54
以淮河干流蒙洼蓄洪区为例,分析行蓄洪区内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框架。运用实地考察法和关键信息人访谈法确定灾情预警信息依据,结合各利益主体的信息需求,提出相应的预警信息传递联动路径。以行蓄洪区预警决策层、管理层以及实施层为切入点,提出多层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信息传递预警模式,以最大限度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实现蓄洪区灾情预警信息传递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浅议安徽省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家先 《水利经济》2005,23(5):46-46
行蓄洪区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做好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确保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实现区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针对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管理法规、调整安全建设的规划思路、研究适应性经济产业政策、鼓励人口外迁及建立稳定投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水资源的禀赋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瓶颈;建设“水银行”制度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水银行”运作模式设想包括机构设置、职责、运作过程、交易形式,要保障“水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顺利进行,必须从分配水权、立法等方面努力,努力创造市场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基于GIS模型的蓄滞洪区空间数据库,对蓄滞洪区内的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并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操作;运用RS技术对蓄滞洪区内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建立蓄滞洪区发展指标体系;探求蓄滞洪区的和谐发展模式,为蓄滞洪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GIS为设计工具,对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数据库建设进行设计,研究灾害损失评估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加工和更新。研究认为,行蓄洪区灾害损失数据库建设包括数据库内容、数据来源与处理、Geodatabase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库管理与整理等关键工作内容;数据库建设完成后的数据采集、加工和更新主体和路径要以淮河流域当前管理体制为依托,以淮河流域当前各项数据统计路径为载体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总结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从区住、成本、政府作用、外部辐射及制度文化因素等多个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机理做了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