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萤火虫算法基础上建立了优化模型,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将主、客观相结合并应用于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研究表明:萤火出算法表现出更高的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与可靠性,所提解决思路可为解决水资源优化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区域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构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POS优化算法对辽宁东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优化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优化算法可提供水资源优化配置优化求解的收敛精度和实现目标解的快速优化,可解决多目标、多供水用户以及多种约束条件下的复杂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可提供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配置结果。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研究区域,以2015年数据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评价中期水平年2020年和远期水平年2030年用水量,计算出地下水超采量。结果表明:尽管已经大幅度采取了退地还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修建水源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水利用效率,但是高昌区地下水仍有超采。在这种情况下,从宏观的水资源配置角度出发,采取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实行高昌区产业发展结构转型,跨地区调水,为实现高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水资源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实际优化配置过程中,资源最小适度存在数值偏差,导致输出的非劣解数值较大,针对该问题,文章设计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随机选定一个区域应用设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参与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输出的非劣解数值最小,适合配置优化区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GIS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关于地理信息处理中相对于传统手段有着巨大优势.文章以某森林防火工程为例,介绍了GIS技术基本原理,对林区道路网络、供水设施点及影响范围、火险等级等图层分别进行了整理,全部整合在项目区GIS系统中,建立了整个区域地理信息地图.为火灾指挥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北某地区水资源水平年供需不平衡,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引入人工鱼群智能算法,求解模型,并分析优化配置结果。获得了水平年水资源预测供需处于不平衡,枯水期缺水显著,以E镇缺水率最高,达39.5%。研究了优化配置后丰水期供需平衡,枯水期缺水率显著下降,其中E镇下降至26.9%。为人工鱼群算法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区域水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相关资料,分析了基尼系数计算理论和洛伦兹曲线模型,以辽宁省为例运用空间配置模型分析了其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适应性。研究表明:该区域水资源与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第2产业产值的基尼系数依次为0. 5337、0. 3427、0. 7082,分别为高度不平均、比较合理及高度不平均状态;结合评价结果和水资源规划相关资料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对策,可为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以配电设施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站配置方法——多站融合方案,可解决在土地利用、业务需求、安全可靠等约束条件下多种能源基础设施的规模优化设计和协调运行问题,将对综合能源服务业态产生一定影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形态将向柔性化、智能化转变,大电网与分布式电网并存融合发展,用电侧负荷柔性、绿电消费比例高及灵活调节能力强,储能侧多时间尺度、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以电力为枢纽的多能耦合场景不断涌现。目前,新型电力设备如电动汽车、5G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分布式发电、电化学储能等蓬勃发展,对土地、电力及信息网的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和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与生态保护用水矛盾日益显现,系统治理和田地区水资源问题,对于推动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在总结和田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等方面问题和形势基础上,结合和田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定位,梳理出和田地区水安全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10.
要想完善和优化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必须首先明确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理清影响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力争以最小的科技资源投入创造出最大的科技产出、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明确了黑龙江省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提出黑龙江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形与无形资产优化配置,是两种性质不同但又相互依托的优化配置形式。有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物资性资产,而无形资产是企业依托有形资产持续获得效益的道德性和知识性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发展经济需要获得有形与无形两种资产。有形与无形资产优化配置的内容不同。有形资产优化配置,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原材料、能源、资金、劳动力等等。这种资产具有实物和几何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是企业生产经营必需的基础性物资,因而必不可少,它可用数字来衡量。无形资产优化配置,主要是指信誉、形象、美誉度、名牌、专利、版权等知…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方案优化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投资方案经济分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投资者进行投资方案决策时,其目标是使获得的收益最大化。然而投资活动总是在错综复杂的客观经济环境中进行的,投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也就是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投资方案的风险分析正逐步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分析可为各种具有不同风险的投资方案之间的相对效果提供比较的基础,投资者必须对各种投资方案的收益和风险做一分析、权衡,根据其变化趋势对未来的状  相似文献   

13.
压裂工艺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中孔低渗储层,而且层薄,小层数多,压裂的难度大且难以取得好的压裂效果,必须进行系统压裂优化设计。在系统分析储层特性的基础上,一套适合葡萄花油层的压裂优化技术应势而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地铁工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社会各界对地铁承建综合质量关注度持续攀升。为此优化配置地铁供电系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目标,已成为地铁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研究地铁供电系统资源共享及优化配置方略,以期提高地铁建设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我国铁矿资源蕴藏丰富的重要省份,截止1992年全省保有储量65.09亿t,其中工业储量35.53亿t,远景储量29.56亿t。 河北省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达的重要省份,主要有唐山钢铁公司、邯郸钢铁公司、宣化钢铁公司、承德钢铁公司,如果把北京钢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养护事业逐步走向机械化、自动化、多功能化,迫切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养护机械配置优化方法。在探讨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理论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养护机械设备配置优化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结果对于高速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配置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基本的建设环境和方式方法导致施工设备配置管理上存在问题,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成本、进度等目标。施工设备配置工作的开展,具备较为科学化的配置优势和提升优势,以专业化的施工设备配置优化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对于潜在问题的规避和解决能力。积极研究施工设备配置优化方法,制定科学化的配置原则,提升实际的设备配置优势,提升对潜在问题的规避能力,以应对客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的现状在客观上对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出了现实需求。从供应链方法、集团管控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四个方面入手,研究电能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多维视角展现了跨省跨区电能优化配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先投入高串抗率电容器、后投入低串抗率电容器这种单一配置方案,导致变电站出现高串率电容器频繁投切、寿命降低和无功容量浪费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估计和多电能质量约束的变电站电容器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获取电容器投切后公共连接点母线电压电流数据;其次采用小波最大最小阈值去噪,通过Prony算法得到暂态电压、电流数据来估计系统谐波阻抗,最后结合AVC下达的调度指令和目标函数在满足电网电能质量约束条件下对电容器组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在满足电能质量约束和AVC调度指令下,优化配置后高低串抗率配置频次均有所改善,高串抗率电容器组投入频次下降32%,低串抗率电容器组投入频次由26%提高至58%。由系统谐波数据、谐波源和电容器等元件组成的谐波阻抗模型,以及基于谐波谐振机理设计的电容器组配置方案,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减小电容器损坏以及解决无功容量损失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可为变电站电容器组的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结合现场实例,分析3000型钻井泵和2200型钻井泵在投资效益、运行费用、调剂共享、移运性能等方面的优缺点,得出配置3000型直驱泵组,推行多部钻机共享和二开大负荷专打模式,是目前钻机升级改造的最佳机泵提速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