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凯  王新欣 《水利经济》2020,38(5):12-16
水资源利用秩序反映了水资源供给侧效率和需求侧公平的程度。采用秩序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8—2017年的水资源利用状态进行测度,通过测量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度量公平程度,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分解,从而度量其效率发挥状况,将二者综合,计算水资源总秩序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利用纵向秩序较好、横向秩序较差,因此应采取措施,以保障水资源利用秩序保持在较高且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基于IPAT方程的脱钩理论评价方法,利用2000—2010年江苏省及13个市的统计数据,分别从整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4个方面描述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2000—2010年多数年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处于弱脱钩状态,第一产业经济发展与江苏省整体发展态势大致相同,第二产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已逐步实现稳定的强脱钩状态,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一直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各市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对此,江苏省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发挥区域协同效应,因水制宜,扬长避短,稳步实现江苏省及各产业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强脱钩,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安全是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的综合效应,兼有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的属性。提出水安全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理念,其本质是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利用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通过制度安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着眼于在一定时间内重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钱俊 《水利经济》2002,20(1):1-4
由于自然条件、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环境严重受损,水资源的缺乏与污染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的现实水况,探索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及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省为例分析农业灌溉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粮食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的四种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静态比较分析和动态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灌溉用水合理利用的若干经济准则。  相似文献   

6.
姜元春 《水利经济》2006,24(4):73-75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用水量占青海全省用水量的42%。由于人口和水资源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加之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直接制约着青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水资源丰富,但随着全省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自然和人为方面的原因。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基础上,指明了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西桑干河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世平  徐明  周喜 《水利经济》2007,25(4):58-61
介绍桑干河的自然环境、经济及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桑干河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桑干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从组织层面上建立桑干河流域管理机构,使流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技术层面上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桑干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如工程方面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法律层面上实现依法治水;经济层面上,建立合理供水价格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集办法,实现桑干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环境层面上,采取措施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改善桑干河流域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9.
创业农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创业农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了量化,并且选取2000年作为评价年度运用恰当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得出本年度农场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严重不可持续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由国栋 《水利经济》2009,27(6):60-61
分析了影响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滨州市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水分蒸发量大,灌溉用水缺口大;地表水遭受污染;对黄河水源的依赖性强,泥沙问题严重;水价机制不合理,农民节水意识薄弱;水利配套工程不完善,末级渠系管理不到位;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实现滨州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①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水资源利用规划;②改革水价机制,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③推广非工程节水措施;④兴建蓄水工程;⑤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水利配套工程;⑥合理利用引黄泥沙;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沈欣媛  赵敏 《水利经济》2015,33(1):9-13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结合江苏省水利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建立指标体系,并将水利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作为输出指标加以运用,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2011年的用水效率进行排序和评价,分析省辖市DEA有效或无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江苏省为例,构建超对数函数模型,运用SFA测算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选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指标来表示城镇化水平,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大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为苏中最高,苏南最低,苏北居中;2人口城镇化水平对江苏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最大;3社会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各区域的产业城镇化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内外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现状,探讨江苏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开发潜力,提出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预期成果。研究成果将为江苏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了湖北省2000~2007年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情况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湖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与中部其他5省相比,除湖南省外,湖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湖北省的水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高于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是湖北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相比,湖北省17市(州)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建议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李婷  岳金桂 《水利经济》2015,33(4):29-34
选取1995—2013年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法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考察江苏省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对工业用水量冲击响应的滞后期强度最大,而对生活用水量冲击响应的反应最小,说明江苏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推动该省的经济增长,而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行为也会抑制该省的经济提升。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对该省水资源利用各变量的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而水资源利用各变量对该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建议不仅要重视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压力,更要关注水资源短缺、污染和浪费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征收水资源费是诸多措施中重要的经济手段。在对江苏省各市水资源费征收现状与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征收标准中存在的缺乏差别性、征收范围不全面、征收标准偏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水资源费差别征收标准体系的差别性要素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3年间江苏省的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资源和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并不具有一致性。水资源环境水平波动上升,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这决定了两者的耦合关系呈现出独有的特征:2004年之前处于波动的较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或磨合阶段),2004年起迅速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并随后一直保持在此水平。据此提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水灾风险防范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3年苏北地区水资源相关数据为样本,根据水足迹理论构建研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对该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盐城市用水效率较高,而徐州和宿迁用水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Malmquist的江苏省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3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2010—2017年农业用水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整体农业用水效率未达有效,各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用水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南、苏北、苏中;凭借技术进步效应,江苏省及各市、各时期农业用水效率均处于上升趋势,农业用水效率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苏南、苏北、苏中;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处于衰退阶段,限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未来应加强区域间合作,增加技术投入,重点提升技术效率,以达到提高江苏省农业用水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