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勿须继续争论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国八条”,主题是稳定房价。“国八条”还指出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房领域出现了“五大突出问题”,其中头两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同意以稳定房价为主题。他们认为,房价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地位鲜明地提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稳定房价是“对症”之策,而对于房价过高,稳定房价就不是“对症”之策。如果把稳定房价改为平抑房价,则能全面地适用于以上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已经过去的2006年可谓“全民房地产年”,房地产业升温到“沸点”,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房价在跌宕起伏中屡破新高;国家地产政策的调控更对整个市场造成深远影响。在即将来临的2007年,地产业将延续2006年的地产调控,走向政策导向下的纵深执行……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东南置业》2013,(8):10-10
住建部:与国家工商总局赴各地督导“国五条” 房价的不断上涨给政府的房价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国五条”后,多地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但从现阶段来看,至少有超过10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已超过调控目标。住建部继约谈房价上涨过高城市后,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东南置业》2008,(2):18-18
齐骥:加大查处力度 不诚信房企清出市场,任志强:房价下降并非拐点看跌楼市最终会失望,潘石屹:盘活二手房可使北京房价降五成,王石:“这个房市有问题三四年后再买房”,郎咸平:2008年房价不会大涨。  相似文献   

5.
王敏 《国土经济》2005,(1):27-28
2004年,对地产商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房价涨了,而最不开心的是土地价格也涨了。不少的地产商对上涨最快的上海房价“耿耿于怀”,有北京地产商就干脆说:“上海的房价涨成这样,同样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的房价没道理不涨。”有人认为,房价上升的原因是供不应求。而未来房价能否平衡,关键看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量。  相似文献   

6.
《东南置业》2006,(6):18-18
《福布斯》中国慈善榜:黄如论以1.58亿元高居榜首;建设部仇保兴:城市绿化“只用对的 不用贵的”;国家发改委王小广:房价涨幅被严重低估一到两倍;“五角大楼”网友:“房价导致晚婚,开发商是计划生育最大功臣!”。  相似文献   

7.
声音     
《财会通讯》2006,(6):F0003-F0003
王小广:中国房价涨幅被严重低估了一到两倍 日前,在清华大学,一场以“宏观经济是否过热”为主题的研讨会将论题转向了“火热”的房价。  相似文献   

8.
展望之一:房价或将逆势上涨 在2010年空前严厉的调控之后,一方面,房价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另一方面却是CPI的继续摸高及流动性严重过剩。在调控的重压之下,商品房市场却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景象。据2010年12月上旬统计,一线城市成交量增幅已超过10%,而且在成交价格上也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9.
“居者有其屋”.这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由于近些年来房价高企、“涨势不减”的志势.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居者有其屋”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国家的宏观调控,让他们燃起了希望:房价降下来.“住房梦”可圆!  相似文献   

10.
毋庸讳言,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仍问题多多,二年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房价,依然涨势逼人。对此,只说是政府“不作为”是不客观的。2006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调控政策累计有13项之多,涉及房地产运行各个环节和各职能部门,以“疾风暴雨”来形容毫不为过。特别是将控制房价问题上升到行政问责高度,处理官员职务级别和弊案数量都创历史新高。要说开发商“无良”,攫暴利欺瞒天下,财政部对开发商的审计报告终于撕开了冰山一角,除个别如任志强者仍放言喊“冤”外,开发商集体缄口,可算对事实的默认。要说专家教授们坐错了“位置”,预测失灵、导向不当,但细细观察,也总是那么几位屡有惊天之言,而引发的论争与轰动“效果”已大不如前。  相似文献   

11.
平抑房价的政策是收紧货币供应和放开土地供应。 新闻提示针对目前调控加码,"市场学派"的经济学家对此屡有批评:行政式干预有违市场经济规律,最终达不到调控房价和房地产市场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05,(22):32-32
关键词:“旧国八条” 起因:近两年。国内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上海、杭州、温州等地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出现了较大的泡沫。“乱世”需用重典,国务院伸出调控之手,目的似乎只有一个——抑制房价。 时间:2005年3月26 聚焦: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共有八条意见,内容包括稳定房价、调整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严控拆迁等被动性住房需求、引导居民合理进行住房消费、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政策措施、督促检查稳定房价工作等。 影响力:“旧国八条”犹如一场“惊梦”,让地产界的投机分子意识到:“后果很严重,国家很生气。”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4月房价数据未能使人们释惑:对于政府调控成效,对于房价未来走势,分析人士各执一端。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房价不败”的市场预期未能发生根本改变,公众的购房需求仍然强烈。  相似文献   

14.
《江苏楼市》2005,(8):6-7
国家七部委八项措施稳定全国房价,国务院转发相关稳定房价的通知,江苏制定“铁八条”稳定住房价格……上半年政府密集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打出了政府稳定房产市场的决心,更唤醒了江苏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在对全省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最新统计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后,江苏省建设厅指出:全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房价涨幅趋于稳定,全省房价的过快上涨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的中国楼市,政策迭出,市场风波起伏,呈现出一种“大洗盘”前夜的动荡和迷乱。2006年堪称“全民房地产年”,房地产业升温到“沸点”,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房价在跌宕起伏中屡破新高;“房奴”成为城市流行语……更重要的是,国家对房地产行  相似文献   

16.
《北京房地产》2008,(1):10-11
2007年房价涨幅数据令中国的最高决策层感到忧虑。2007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观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时,感慨地说:“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  相似文献   

17.
习文 《上海房地》2012,(6):12-12
房价如何合理回归,在探讨中不少同仁认为:首先要科学地确定房价回归的两个“度”:一是幅度,二是速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来,我国的房价只涨不跌,房价的回归应该定在什么样的幅度和速度,没有经验可循。为此,介绍几个有关的事例,望能从中取得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企业导报》2005,(8):9-10
武汉房价最新预测全年涨幅:5%-8%,“房产新政”威力初显上周武汉房价出现微跌,开发投资放缓湖北省房地产市场降温,户型120平方米:武汉商品住房销售的分水岭,武汉商品房上半年预售成交均价:3023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江苏楼市》2005,(3):35-35
尽管老套,2005年的房价依然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前不久南京市房管局的“2004年南京房地产形势通报会”上政府部门预测今年的房价会上涨10%左右,而相关专家学者也对2005年房价做出了种种研究和预测。那么,南京的开发商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近日,由南京房地产信息网等单位组织的“地产名人堂?南京行”研讨会上,来自南京的一些知名开发商对这一问题,或多或少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大腕”的普遍看法是:2005年南京楼市不会“崩盘”,房价仍然稳中有升,对明年的销售前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高峰 《上海房地》2010,(8):61-61
对于高涨的房价,经常听到“雷人”的观点。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房价,有人说未婚同居女青年推高了房价,还有人说增长的离婚率推高了房价。这些奇谈怪论,虽然抓人眼球,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丈母娘、未婚同居女青年、离婚的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为什么这些人过去没有推动房价暴涨,现在却成了房价暴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