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继续增加货币紧缩的力度,出台新的货币紧缩的理由已不再存在。在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危险境地。该报告的小标题是减缓的增长,上升的风险,给人以毫无正面发展的感觉,这与 相似文献
2.
多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过积极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等等。而近十年来一直采取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提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彰显中央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含有通胀预期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基于2001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居民和专家两组通胀预期调研数据,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决策信息集中是否包含通胀预期变量,以及谁的通胀预期更能影响货币政策。研究表明:(1)央行对居民预期和专家预期均做出显著反应,但对专家预期反应更强:平均而言,专家预期值提高1%,央行当季会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0.4%,拆借利率则上浮0.1%;(2)在长期,央行遵循“逆预期”操作的相机抉择行为模式,表明预期变量是央行决策信息集的重要组成部分;(3)央行对某些机构的预测数据反应较强,其预测信息集可能与央行信息集重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刘志平 《金融经济(湖南)》2008,(11)
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各级人民银行都把控制信贷增长作为监控的重点,银行如果敢越“雷池”立即会受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强制购买特种存款、约见负责人谈话等措施的“劝诫”。在这种“高压”下,票据贴现以其期限短、周转快、成本收益稳定等特点,一时成了银行争抢的“香饽饽”,被当作了应对从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金融监管研究》2015,(6)
本文选取了2002—2014年宏观经济的月度与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影子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的宏观效应,并进一步剖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产生了显著影响,表现为利率水平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效力明显下降,而影子银行体系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效力日益增强;二是利率传导机制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利率变动对贷款创造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三是除金融抑制的大环境之外,中国过于频繁变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全球流动性异常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美国影子利率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美国影子利率的降低会促使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发现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调控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过程中,除要考虑国内因素外,也应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8.
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两大渠道(见下图),一是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二是金融市场传导渠道,或称为间接融资渠道和直接融资渠道,但目前以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9.
邱楠 《金融经济(湖南)》2004,(10):40-43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在开放经济下,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两种政策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12.
13.
货币政策对调节中国宏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货币政策在调节中国经济活动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当前中国货币当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央行的货币政策由松趋向紧,势必会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和资产定价。这对仍面临三重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和中国货币政策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无须通过保持利差维护资本流动稳定,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和保持良好的经济景气程度是稳定中国资本流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
夏志琼 《金融经济(湖南)》2008,(1):8-10
当2008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我们的耳旁仍然回响着从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的黄钟大吕: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了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二字谱成了2008年货币运行的主旋律,而且为近10年之革故鼎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我国的经济,我国的金融将随之发生哪些变化呢?各行各业将因之面临哪些挑战呢?这不但为国人,也为世界人民所瞩目。本刊这期策划愿意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