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观点摘要     
发展“非正规金融”缓解“三农”融资难题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提到。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三农”能力薄弱。必须大力发展“非正规金融”,以适应农村,农业发展对分散,短期。无抵押担保的现实金融需求。涉农贷款偏低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体系的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城镇的特点,而很少考虑农村农业的现实情况。使得金融供给与农民需求无法顺畅对接。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农业、农村、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加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问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三农”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农”融资难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供给短缺之外,我国农村地区整体信用环境不佳也是导致金融资源不敢贸然进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某种意义上,能否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农村信用环境优化问题,将决定着我国“兰农”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反思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之后,一条重要的解决路径就是要将小额信贷的发展纳入整体金融发展战略,使之成为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析西北地区农村非正式金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锐锋 《农村经济》2006,(12):70-7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资金的短缺,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对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非正式金融兴起的原因,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针对非正式金融的政策建议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间金融在我国不属于合法金融,但事实上却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中有一定规模。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有制度性原因,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因而可适当加以利用,不应完全取缔。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围绕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没有停顿。近年来,金融在支持“三农’誓殳展方面功不可没,但无论在体制、机制建设,还是在业务操作和组织体系设计上,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与目前金融的服务在相当程度上脱节,造成农村建设资金短缺、农村经济发展严重贫血、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倾斜“三农”,集合多方金融力量,形成扶持农村建设的合力,从而真正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因此,解决“三农”融资困境依然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14,(1):9-9
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来,中国现代化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多数农民的城镇化;最大的风险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9.
论化解“三农”问题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弊端及制度的缺失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不仅降低了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也突出了农村金融变革与“三农”问题解决之间的不协调。本文从农村金融深化理论出发,分析农村金融在服务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村金融深化与产业扩张互动角度探讨化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国家控制下的农村金融是转轨经济中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制度背景。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有效率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作为一种底层改革,对中国整个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