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巴经济走廊的缘起
  2013年5月23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期间,在与巴基斯坦领导人会谈中,提出了中巴携手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的倡议。设计走廊之初衷,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加强战略和长远规划,开拓互联互通、海洋等新领域合作。要着手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这条经济走廊的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这是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就中巴两国经济合作提出的大思路、大框架和大前景。时隔一个多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于2013年7月5日访问中国。中巴双方同意,尽快启动“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已引起中巴高层的高度关注,并首次写入了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正式文件中,这为中巴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大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于深化中巴经贸合作、维护能源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当前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两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其建设,使其成为中巴合作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3.
正中巴经济走廊为两国务实合作搭建了战略框架,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双方要共同建设好瓜达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再获进展。2014年11月8日,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纲要,以及经济、技术、能源、金融、工业园、信息通信等合作文件。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巴经济走廊为两国务实合作搭建了战略框架,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双方要共同建设好瓜达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能源电力项目合作,规划好经济走廊沿线工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定军 《大陆桥视野》2014,(21):80-81
中巴经济走廊为两国务实合作搭建了战略框架,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双方要共同建设好瓜达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再获进展。2014年11月8日,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纲要,以及经济、技术、能源、金融、工业园、信息通信等合作文件。  相似文献   

5.
“中巴经济走廊”能源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互联互通"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同解决巴基斯坦国内电力供应短缺问题,保障能源项目顺利建设和运营,并维护相关合法权益。本文针对"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能源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首先分析了巴基斯坦电力供需和平衡关系,认为在巴基斯坦电力投资具有较大的市场消纳空间和政治意义。其次总结提炼了"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电力投资在政治局势、延迟支付、外汇兑换、安全保障、保函没收五大方面的共性风险,并探讨了投资人的防范应对方案。最后提出希望中国政府通过扩大海外投资险承保范围、加快融资银行国际化进程、健全政府间对话机制等方式,加大对"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1,(1)
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该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因此汉语在巴基斯坦的语言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教学可以促进和深化中巴经济交流。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词的功能是为了引出对象,通常是跟动词所指的动作行为有关,有时是和形容词所指的性质状态有关。"对"是一个多词性词,具有名词、形容词、量词、介词词性。其中"对"的介词词性尤其复杂。  相似文献   

7.
中巴两国陆地边界接壤地区主要是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两国过去存在的边界问题与历史上英国对中国西部领土的侵略扩张和印巴分治息息相关。随着中巴双边关系的发展,两国开始解决双边陆地边界问题。两国先是妥善处理了克什米尔问题,并经过两年多的边界谈判,最终顺利解决了中巴双边陆地边界问题。中巴双边陆地边界谈判过程受到了印度和美国的压力。中巴两国顺利解决双边陆地边界问题为促进中巴两国合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喀喇昆仑公路建设,到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再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合作有着广泛的基础和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南海区域贸易来往日益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加强,新时代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南海区域海洋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合作主要有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环保、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战略沟通及互信有待提高、海洋经济合作层次不高、缺乏成熟的海洋环保合作机制以及海洋减灾防灾合作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新时代南海区域海洋合作应本着打造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增强海洋合作的战略互信、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和法律机制、深入互利互惠的蓝色经济合作、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以及共建共享海洋公共服务产品等路径推进海洋合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殷悦  王涛  姚荔 《海洋经济》2018,8(4):12-18
从海洋数据信息与管理、蓝色经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概述国海洋产业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现状,提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蓝色伙伴关系重点合作领域合作方式,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开展多双边合作,以及建立能力建设、人文交流机制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方式推动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助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纵横》2021,(2):97-104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为我国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新样板"。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基础良好,涉海合作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产业合作互补性较强,海洋经济合作国际化程度高,但在海洋经济发展统筹规划、涉海生产要素流动、产业链延伸、社会文化等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将重塑发展新动力,呈现海洋经济合作更加密切、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增强、涉海金融服务合作加速、海洋绿色共治协作深入等趋势。未来立足双循环,要以"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深化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共建涉海"硬件"的互联互通、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网;陆海统筹共治海洋生态环境,健全多元化的协同共治投入渠道,提升全面开放与合作水平;共享海洋公共服务产品,促进"民心相通"。最终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真正形成海洋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1925年 《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参与北极国际合作。当前,北极问题正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将对我国的生态、经济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参与北极国际合作刻不容缓。本研究主要从参与北极科研、经济、治理合作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对我国参与北极国际合作进行整体概述。可以发现,当前对北极国际合作研究的相关文献有逐年增长趋势,但对北极国际经济合作进行综合分析的文献并不多,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及《中国的北极政策》颁布,对中国参与北极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将会是以后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雷霆 《技术经济》2013,(6):57-64,129
参考韩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利用产业高级化指标评价产业结构,对中国和印度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分析劳动力转移预测未来两国的产业升级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印度的产业结构状况优于中国,具有为其经济增长贡献的更大潜力;中国拥有更大的产业升级动力,将在未来缩小与印度的差距;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诸多相似问题,可通过广泛合作和共同研究来寻找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我国11个沿海省份2006—201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以海洋创新驱动为门槛变量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海洋创新驱动水平制约而存在门槛效应;外商资本投资水平、R&D经费投入情况均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南部、东部海洋经济圈中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北部海洋经济圈则较不显著。最后,从重点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海洋科技转化应用能力、优化海洋创新驱动制度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特征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双 《经济地理》2012,(6):80-84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不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特征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选择了资源禀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就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水平等衡量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指标分析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区域分类,并归纳了不同类型区域的某些共同特征,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Blue economic zone is a typical regional economic mode,which is specially characterized by marine economy and has multiple economic types coexisting and interacting through 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resources.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rine economy as a strateg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pproved in many countries.The Blue Shandong Peninsula Economic Zone(BSPEZ) reflects the local dema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its upgrading and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lso of obvious significance for enhanc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China and the national marine economy.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BSPEZ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unique marine economy,growing high-tech industries,more and more mature industrial system,adv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outstanding big enterprises,large projects and regional bright brands,but it is also facing problems of low industry cluster,similar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each other,still weak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o we put forwards the basic approaches to upgrade and enha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the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ies with advantages,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rine industrie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industry,and promoting the rational system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16.
曹俐  王莹 《海洋经济》2020,10(5):48-56
海洋渔业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加速海洋渔业低碳发展是实现蓝色经济的重要通道。通过测算我国三大沿海地区2009-2017年海水养殖碳汇潜力,并构建海水养殖净碳汇与其产业经济发展的脱钩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 2017年中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量最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48.4%,海水贝藻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分别是蛤和海带。(2)我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直接碳汇量比重排序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3)海水贝类养殖所形成的直接碳汇量是海藻养殖碳汇量的1.5倍。牡蛎是海水贝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海带是海水藻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4) 2009-2017年我国沿海地区整体上以"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为主,三大沿海地区的脱钩状态整体差异性较大。最后,从区域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减排增汇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区域海洋环境合作治理及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17.
从集中系数、离差系数指标以及经济产业结构三个角度来分析,可知华北五省(区)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性。在经济差异性的前提下,为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华北五省(区)市应不断加强对话,提升整体协作水平,完善区域合作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转移形成良好的经济梯度,建立合理的产业链,最终实现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新颜  刘健  刘伟 《海洋经济》2019,9(5):44-52
由于传统 DEA方法在对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及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上存在缺陷,本文运用基于自助抽样的 DEA方法,利用我国 12个主要沿海城市的相关数据,对它们的海洋经济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同时分析了影响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愈发达的沿海城市其海洋经济效率未必更高,但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外贸依存度高的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效率实际更低,表明其海洋资源可能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此外,加强沿海城市的环境保护力度尧改善环境治理有助于海洋经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徐丛春  胡洁 《海洋经济》2020,10(5):57-64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应从科学利用与优化配置海洋资源、谋划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打造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