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程亚萍 《特区经济》2008,(10):210-211
当前,信阳乃至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大机遇。文旅结合是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信阳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文旅结合,南湾湖应当并能够走在前列。依据文化旅游产业内涵,结合南湾湖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从"八个一"入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外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不断深入,各地夜间旅游产品的开发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丰富哈尔滨夜间旅游市场的产品类型、发扬哈尔滨优秀的文化资源,从哈尔滨夜间旅游目前存在的缺乏精品旅游项目、体验性文旅融合产品较少、未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入手,提出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丰富夜间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完善夜间旅游产品辅助设施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文化旅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必能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吉林省经济发展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景区类旅游资源历来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物.本文在对哈尔滨文旅产业融合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重要突破口,提出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场馆联动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旨在推动哈尔滨的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生机.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之源,也是吴越文化传承地,旅游资源全省领先,境内拥有国家5A级景区3个,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非遗资源,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有较好的基础.本文以嘉兴市为例,浅析非遗与旅...  相似文献   

6.
文化资源需要旅游产业的承载,旅游产业发展也同样需要文化体验。依托黑龙江省文化资源及相关资源现有优势,在邀请专家深度剖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协作的相关因素基础上,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运用系统分析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协作的驱动机制因素,并构建了内部推力、外部拉力、辅助支撑和助力保障4个动力机制系统,进一步对两者融合过程中提出相关建议。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更有利于黑龙江省文旅产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文化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对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文化特色的挖掘、无形资源的转换、名人资源的推广、民俗资源的利用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最后从观念、利益、形象、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体验属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发展茶文化旅游,既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带来业态创新、客户创新和市场创新,还能促进茶文化的推广,弘扬传统文化。川西平原的茶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十三五"规划及"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应结合优势与机遇,克服各种障碍因素,全面构建茶旅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川西,促进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兑现文化价值.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不断改革创新,做强文化旅游,讲好陕西故事. 项目拉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在旅游项目的带动下,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深层开发. 2013年,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全面启动.为保护好历史遗存,在建设中按照“以城镇为依托,以文化为形象,以旅游为路径”的方针,不搞大拆大建,尽量延续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留住文化“活”形态,让文化的种子、文化的魂魄能够沉淀、生长,使其变成可呈现、可体验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山东沂水县不断推进文化领域改革,并立足县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旅游+"和"老少红"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应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 游生产力建设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 托,以效益为中心。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对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有着非常 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旅游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88年的<桂林旅游发展前景研究>对桂林到2000年的旅游发展规模、速度、效益和前景进行了预测,不足之处是缺乏对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深入探讨;注重数量型发展模式,缺乏文化内涵与前瞻性.2000年的桂林旅游规划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桂林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上,并指明了桂林旅游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世界级、桂林化",不足之处是没有提炼出桂林能为旅游所用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高春菊 《改革与战略》2010,26(2):138-140
衡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换,使城市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是当前发展衡水市旅游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应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望庆玲  孙军  顾敏 《科技和产业》2021,21(5):115-12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究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解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原动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推力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从融合路径出发,对文旅融合的模式和具体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要从资源深挖、政府干预、市场赋活和数字文旅等方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望庆玲  孙军  顾敏 《科技和产业》2021,21(5):115-12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究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解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原动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推力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从融合路径出发,对文旅融合的模式和具体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要从资源深挖、政府干预、市场赋活和数字文旅等方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望庆玲  孙军  顾敏 《科技和产业》2021,21(5):115-12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究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解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原动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推力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从融合路径出发,对文旅融合的模式和具体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要从资源深挖、政府干预、市场赋活和数字文旅等方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将旅游发展和传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构建能够适应文旅融合发展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知识扩散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郝帅 《理论观察》2022,(9):90-9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四点重要意义,分别是文旅融合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趋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能够促进文化更好的传承,促进文化更好的传播。总体概述了黑龙江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经过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文旅融合目前存在的五个问题,分别是高质量的文旅产品供给不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支撑体系不够发达、文旅产品发展不均衡、人才缺口巨大。针对问题提出了创新的、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构建嘉峪关、酒泉、哈密、吐鲁番区域旅游文化圈,实现区域经济和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省委、省政府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为加快我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化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构建嘉峪关、酒泉、哈密、吐鲁番区域旅游文化圈,实现区域经济和旅游文  相似文献   

20.
旅游是文化之载体,文化是旅游之灵魂.区域旅游通过结合区域内的文化特色,挖掘出区域文化的潜力,融合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区域旅游的兴起是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于树立整体的国家形象至关重要.土家族区域旅游、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慕田峪长城、甘肃省嘉峪关市旅游都是区域旅游的典型代表,这些地区区域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区域形象的建立,还带来国家形象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